喝出來的精神病
你可能奇怪能喝出精神病來?什麼東西有如此魔力?告訴你,是酒。你可能不信,酒是司空見慣的物質能使人患精神病?給你講兩個真實的故事就明白了。
牛某,男 42歲,原來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原本不喝酒的他因工作關係,應酬較多,經常陪領導吃飯、喝酒。開始並不感覺喝酒是好事。兩年後已成習慣,每每在家也要飲上3―4兩。由於工作努力、人緣好,被提升為公司下屬一飯店的經理。有了便利條件,牛某每日飲酒,一年後發展到不飲就難受,飲了就醉的地步。
每日做在辦公桌前手不離酒,終日酒氣熏天,脾氣暴躁行為怪異,不能勝任工作。被家屬、領導強迫送住院戒酒治療,約兩個月後牛某情況好轉,春節回家探視。前3―4天尚可堅持不飲,到第五天不顧家人反對,再次豪飲致跌傷,造成腦出血死亡。
劉某,男 50歲 一名淳樸的農民。自小在父母的影響下,偶爾少量飲酒。成家後為解疲勞每日2兩白酒,持續20餘年後感到每日2兩不解勁逐增量。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更多的錢買酒,愛人又反對其大量飲酒。劉某則找各種機會買酒,以至說謊、借錢、賒帳。村裡的人大多被借過錢,總是不還,一弄到錢就去買酒喝。
怕家人發現,就把酒藏在床下、棉鞋內或村外的墳地裡。家人總聞到酒氣,就是找不到酒。如此2―3年,劉某已不能勝任勞作,出現幻覺、看到鬼影,妄想、總感到有人對他不好,要謀害他。一次飲酒後感到有人追殺他,無路可逃,在墳地上吊自殺。
飲酒已有幾千年歷史,形成了酒文化。酒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疲勞時喝一點,高興了喝一點,聚會喝一點,憂愁時喝一點,總之,總有理由喝一點。大眾心中還有酒可養身、祛病觀念,作為保健品每每飲之。
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酒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飲酒的人群也在不斷擴大。人們大多僅知道飲酒的好處,對其危害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願意知道。其實不恰當的飲酒會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以致生命。
筆者從醫20餘年,接觸診治過大量由於長期飲酒造成的各種軀體及精神疾病者,大多有著共同的飲酒經歷。從青少年起,由於家庭、社會的影響,開始偶爾少量飲酒。初始可能並不感覺到飲酒是件多麼好的事情,如:苦辣、胃燒燜感、話多、頭暈、臉紅等等。
隨著飲酒經驗不斷增加對酒的耐受性隨之提高,其不舒服的感覺逐漸被接受,也就習慣於飲酒了。成年工作後,由於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加之工作環境的影響,為解疲勞、為應酬、為工作、為親朋好友,隨時赴約,逐漸發展到習慣飲酒,即每日必飲,少則1―2兩多則半斤不等。
由於形成習慣,每日必飲,其酒精對身體的影響逐漸顯現。首先是耐受性增加,就是原來1―2兩可以起到的作用,現在可能需要3―4兩才能表現出來,這是由於肝酶的作用所致。經過若干時間後,飲酒者會有一個時期的無節制飲酒階段,就是說豪飲不醉、來者不拒。此時預示著慢性酒精中毒的開始。
從經驗上看,無節制飲酒階段最多維持2―3年,此後飲酒量會逐年下降,此時依賴中毒已十分明顯不飲則乏力、手抖、口齒不清、走路蹣跚、失眠納差、煩躁不安等。小飲後則精力大增,象換了一個人似的,但維持時間不長再次出現上述症狀,則再飲再消失,往復循環,致每日少量多次飲酒。
此時飲酒者除軀體上發生明顯變化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變化,對工作不關心、對家人無責任感,除酒以外的興趣都明顯降低,不能勝任工作,中心活動是飲酒。為飲酒可以說謊、曠工、到處借錢、賒帳,以致偷竊犯罪。
由於長期飲酒對軀體的損害作用,導致腦力不足、記憶力下降、思考能力不足,智力受到影響,性功能下降,影響夫妻生活,最後造成離異。嚴重者出現大量精神症狀、幻覺、妄想、行為障礙、焦慮抑鬱等。最終導致軀體及精神殘疾或死亡。
一般而言,從偶爾飲酒到習慣性飲酒到酒依賴,再到慢性酒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礙平均7―11年。短則2―3年,長則20―30年。其中,開始習慣性飲酒的年齡十分重要,年齡越小,其自制力差,發展越快;其次,飲酒量大,易在短期內形成酒依賴、慢性酒中毒。
除酒精對心理上造成的危害外,長期飲酒還可造成軀體方面的直接損害或誘發諸多軀體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胃炎,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壓、糖尿病、維生素B1缺乏症、銀宵病、營養不良等等。
從臨床上看,酒依賴、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礙有逐年增加、發病年齡年輕化的趨勢。筆者曾見到最小的一位自14歲在父母及同學的不良影響下開始飲酒,到19歲時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軀體損害及精神病性症狀,記憶、智力嚴重受損,喪失工作能力。
由於酒在人們的心目中佔有重要地位,要完全禁酒簡直是天方夜談。做為醫生只能告戒大家:不飲酒,少飲酒,飲酒有度,不貪杯。以50度白酒為例:男性每天不得超過100毫升(2兩),女性不得超過50毫升。控制在此範圍內是相對安全的,超過此量,無節制的豪飲則易形成酒依賴,產生慢性中毒,此時應該戒酒了。
北京回龍觀醫院正在開展新的藥物戒酒治療。通過包括心理支持等綜合療法,80―90%的患者都可在10―15天內戒掉酒癮。但複發率較高,易復飲。因此,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社會環境是減少復發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