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30 12:34

  一、對胃癌病因病機的認識
  孫師認為,祖國醫學雖無“胃癌”病名之記載,但對胃的證候及症狀描述有很多與胃癌相似。分析胃癌臨床證候特點,當屬中醫“胃脘痛”、“噎膈”、“心下痞”、“反(翻)胃”、“胃反”等範疇。如《黃帝內經》中最早記載有“胃病者,腹_脹、胃脘當心而痛……膈咽不通,食慾不下”及“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金匱要略》中記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並指出其病機是“脾傷不磨”;《諸病源候論》中進一步指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的病機在於“榮衛俱虛,其氣血不足,停水積飲,在胃脘則藏冷,藏冷則脾不磨,脾不磨則宿谷不化,其氣逆而成胃反也”;元?朱丹溪說“反胃之病……大便秘少,上下不通”,並說 “大概因血液俱耗,胃脘亦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飲可行,食物難入,間或可食,入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與胃為近,食雖可入,難盡入胃,良久復出,名之曰膈,亦名翻胃”,指出噎膈、翻胃的病機是“血液俱耗,胃脘枯槁”;明?張景嶽說“食入反出者,以陽虛不能化也……食不得下者,從氣結不能行也”,“噎膈證,必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傷陰,陰傷則精血枯竭,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豐富了噎膈、翻胃的病機,且認為“少年少見此證,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明?趙獻可《醫貫》亦認為“惟男子年高者有之,少無噎膈”,並在《噎膈論》中對噎膈與翻胃進行詳細的比較:“噎膈者,飢欲得食,但噎塞迎逆於咽喉胸膈之間,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帶痰涎而出;翻胃者,飲食倍常,盡入於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兩時而吐,或積至一日一夜,腹中脹悶不可忍而復吐,原物酸臭不化,此己入胃而反出,故曰翻胃”,從這些症狀描述及當代胃癌相關臨床表現來看,噎膈極似賁門癌,而翻胃似於胃體和胃竇癌。清代《醫宗金鑑》中記載“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謂胃、小腸、大腸。三府熱結不散,灼傷津液,胃之上口為賁門,小腸上口為幽門,大腸之下口為魄門,三府津液既傷,三門自然乾枯……賁門乾枯,則納入水谷之道路狹隘,故食不能下,為噎塞也。幽門乾枯,則放出腐化之道路狹隘,故食入反出,為翻胃也。二證留連日久,則大腸傳導之路狹隘,故魄門自應燥澀難行也”,進一步指出噎膈、翻胃導致大便秘結的病因。《景嶽全書發揮》中說:“膈者,在胸膈、胃口之間,或痰、或瘀、或食積阻滯不通,食物入胃,不得下達而嘔吐,漸漸食下即吐,為反胃矣”,進一步擴展了病因病機學說,說明噎膈、反胃的病因不單是因陽氣不足或氣結鬱滯所致,而與痰溼、血瘀、食積亦有關係。孫師總結古人相關論述及自己40餘年臨床經驗,認為胃癌發病主要因素有:
  1、脾胃虛寒  

       素體脾胃虛弱,先天稟賦不足,或由於外感寒邪、過食生冷食物傷胃、勞倦傷陽,導致中焦陽氣虛弱,氣機不暢,升降失司,不能腐熟水谷,壅滯中焦,則胃脘脹滿不舒,噯氣餿腐,甚至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素有胃病經久不愈,胃氣耗傷,胃中虛冷,胃不能磨食,食入返出,而成反胃。如張景嶽說“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以陽虛不能化也,可溫可補”。
  2、飲食不節  

       飢飽無度、縱情口福,必損傷脾胃。或過食生冷,寒積中宮,氣血凝滯,胃脘冷痛;或恣食肥甘辛辣、過飲烈酒,脾胃損傷,溼熱內生,津液耗竭,痰氣互結,漸成痞塊;或過食粘膩難化之物,積於中宮,生溼生痰,損傷脾胃,脾傷而不磨,胃傷而不降,脾失健運升清,胃失和降傳導,中焦壅滯,漸成痞塊,甚則脘腹脹滿,噯氣呃逆,吞酸噦腐,梗噎不通,進食疼痛,食入返出,乃成反胃。如明代《景嶽全書》說:“(反胃)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溼,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致損胃氣而然”;喻嘉言在《醫門法律》中指出:“過飲滾酒,多成膈症”;清代何夢瑤《醫碥》說:“酒客多噎膈,好熱者尤多,以熱傷津液,咽管幹澀,食不得深入也”,“好熱者,多患膈症”。
  3、氣滯鬱結  

       情志失調,七情太過或不及,均可導致臟腑虛損,氣滯鬱結,脈絡壅塞,陰陽失調,三焦隔絕,施化不行,津液不暢,食不得下也。明代李中梓《醫宗必讀》中亦謂:“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皆傷,血液漸耗,鬱氣而生痰……噎塞所由成也”。
  4、氣滯血瘀  

       氣血不和,乃由於氣鬱、氣虛,或寒凝,或熱結,導致氣機不暢,脈絡瘀阻,氣血壅滯,蘊結日久,即成積塊。《古今醫鑑》中記有:“凡食下有礙,覺曲屈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心下牢大如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肚腹結塊,必有形之血”。中醫認為,氣滯必有血瘀,血瘀則脈絡不通,不通則痛。
  二、擬定辨證主方,隨證加減
  孫師緊扣胃癌病機主線,即脾胃虛損導致脾失健運、胃失和降,進而中焦壅滯,食積不化、氣滯血瘀、壅滯化熱,擬定辨證主方,以黃芪建中湯為主,分別予以健運脾胃、升清降濁、磨谷除壅、消食化積、祛瘀生新、清熱解毒等治療,方用黃芪、白芍、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等健運脾胃,生麥芽、代赭石、雞內金、焦楂榔等升清降濁、磨谷除壅、消食化積,白芷、露蜂房、血餘炭、生蒲黃祛瘀生新,藤梨根、虎杖清熱解毒。然後根據病情需要,隨證加減:如脾虛氣滯者,加木香、砂仁;如溼濁中阻者,加白蔻仁、杏仁、生苡仁、清半夏、厚朴;如伴有腹水鼓脹者,酌加豬苓、澤瀉、漢防己、車前子、螻蛄;如氣滯血瘀者,酌加香櫞、佛手、地龍、桃仁、水紅花子、凌霄花、當歸、九香蟲、三稜、莪術、炮山甲、八月扎;如需溫中止痛、降逆止呃,酌加小茴香、桔核、荔枝核、烏藥、高良薑、香附;如吞嚥困難者,加威靈仙;如腎精虧虛者,酌加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龜板、鱉甲、生熟地、當歸、首烏、桑寄生、牛膝、雞血藤;如腎氣虛者,加菟絲子、桑螵蛸;如腎虛伴有骨轉移者,加補骨脂、骨碎補;如熱毒熾盛者,酌加草河車、半枝蓮、蛇莓、金蕎麥、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如淋巴結轉移或腸道粘連者,加急性子;如腎功能不全者,加晚蠶砂;如伴有出血或出血傾向者,加三七、阿膠珠、白芨;夜難入睡者,酌加合歡皮、夜交藤、炒酸棗仁、炒柏仁、龍眼肉;如痰熱擾胃,噁心嘔吐者,酌加桔皮、竹茹、清半夏、枇杷葉或瓜蔞皮、清半夏、尾連、吳茱萸、旋復花;如痰熱傷陰者,加沙參、黃芩、清半夏;如胃熱陰虛者,與玉女煎加減,方用玉竹、女貞子、知母、牛膝、生石膏、生地、麥冬等。
  三、寓醫於食
  孫師認為,胃癌患者在飲食上應適當忌口,忌菸酒、辛辣刺激及油膩之品。但對於患者提出的茶葉、綠豆降低中藥藥效之說,孫師表示此說法不符合科學,指出應寓醫於食,凡膳皆藥。對茶葉的認識可追溯到西漢古書《淮南子》:“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隨後唐代《本草拾遺》指出:“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這些論述說明中華民族的先祖早在實踐中認識到茶葉具有解毒及廣泛的防病功能。大量的現代研究證明,茶葉藥效的主要成分茶多酚( tea polypenols,TP)具有增強機體抵抗力、抗氧化、防癌、抗腫瘤、抗輻射、抑菌、抗病毒、降血糖和降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抗衰老等多種作用。PAN等研究了茶多酚誘導人類胃組織淋巴瘤U937細胞凋亡的分子機理,發現TP具有線粒體途徑靶向性、誘導DNA裂解因子DFF-45降解。故茶多酚可成為一種新的腫瘤細胞凋亡誘導劑。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綠豆“真濟世之良谷也”,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滋潤皮膚;綠豆粉解諸毒、治瘡腫、療燙傷;綠豆皮解熱毒、退目翳;綠豆芽可解酒、解毒。但是,綠豆雖好,由於它屬寒性,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而且,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的功效。總之,孫師認為患者在飲食上不必過多忌口,尤其不要道聽途說,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四、病案舉隅
  患者高某某,男,66歲,北京市人。主因“上腹痛5月餘,進行性消瘦10餘斤” 於2001年5月來本院門診就診。患者自訴上腹疼痛,呈持續隱痛,進食後加重,尚可耐受,伴有噁心,呃逆、反酸,食慾減退,氣短、乏力,查體:T 37. 2℃,P 82次/min,Bp 110/ 70mmHg。慢性病容,輕度貧血貌,面色萎黃,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腹部平軟,劍下壓痛(+),無反跳痛,肝脾未觸及,無移動性濁音,雙下肢無水腫。舌質胖淡,苔薄白,脈弱。輔助檢查:血常規:WBC 6.4×109/ L,N 75%,L 20%,Hb 86g/L。便潛血試驗(+)。胃鏡示:胃小彎2cm×2.5cm深大潰瘍,伴有少量滲血,邊緣質地較硬,表面附著穢濁苔,疑為胃癌,未行鏡下病理檢查。隨行胃大部切除術, 術後病理:胃小彎中分化腺癌,腫瘤大小約2.0cm×2.3cm,表面潰瘍形成,淋巴結轉移2/ 10。術後因患者有陳舊性心梗病史,未行化療,隨來門診中草藥治療。中醫辨證屬氣血兩虧型,治則健脾和胃、益氣養血、升清降濁、消食化積,佐以抗癌。方藥:生黃芪30g、白芍10g、太子參15g、炒白朮15g、茯苓15g、生麥芽30g、代赭石15g、雞內金30g、白芷10g、露蜂房5g、血餘炭10g、生蒲黃10g、白芨10g、鍛瓦楞10g、蛇舌草15g、佛手15g、香櫞10g、草河車15g、炮山甲15g、龜板15g、生草10g、虎杖15g、藤梨根30g。每2日1劑,分2次服用。2003 年1月複查未見異常。胃鏡:吻合口小彎側粘膜充血水腫,未見潰瘍。病理:胃粘膜組織中度慢性炎症。患者無自覺症狀,食慾好,體重增加10Kg,隨訪至今已健康生存7年。

治療胃癌的經驗是甚麼?相關文章
概述 胃癌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大殺手,此病對於所有患者而言都是一大噩耗。胃癌意味著患者需要長期與病魔進行鬥爭,並且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令患者無論是身心還是經濟都遭到別人無法理解的巨大消耗。目前,在學術上,有通過調補脾腎法進行胃癌的治療方法,許多患者都想通過這一方法來改善生活質量,下面就來介紹調補脾腎法治療胃癌的學術經驗。 步驟/方法: 1、 中醫學認為,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脾
發布於 2022-11-13 05:21
0評論
胃癌在我國一直都是高發的,中國胃癌人數約佔世界胃癌人數的50%,總的來看,胃癌的發病隨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40-60歲年齡段常見,而男性患者大約是女性的兩倍。如今,全國普遍胃癌發病率增高,且呈年輕化趨勢,中青年人士也需關注防癌知識。胃癌的診治現實仍然是嚴峻的:發病率高、復發轉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診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因此做好科普宣傳,普及胃癌預防基本知識很有必要。高危人群:幽門螺
發布於 2023-01-04 09:11
0評論
胃癌是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胃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以男性胃癌發病率為例,45-54歲發病率為70/10萬,55-64歲階段為145.7/10萬,65-74歲為264.3/10萬。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大約90%的胃癌屬於腺癌,可分為兩個主要類型:1、腸型胃癌,分化較好,在男性、老年患者中更常見。腸型胃癌在高風險地區中佔主
發布於 2022-10-08 18:23
0評論
概述 女人在世上有太多的痛苦了,因為懷孕生孩子是女人的事,胃癌也很容易找上女人。那麼,女人得了胃癌的症狀是甚麼呢? 步驟/方法: 1、 第一。女性患有胃癌會經常因為沒有甚麼原因變會出現食慾減少。而且還會覺得渾身沒有力氣,沒有甚麼精神。讓人看起來沒有活力。讓人知道自己都是沒有精神,很難有對生活有較大的勇氣。 2、 第二,一般來說有了胃癌的人,一般會帶有輕微胃痛。而且早期,胃痛是有規律可行呢,
發布於 2023-05-14 10:02
0評論
我國是胃癌發生大國,每年的新發病例佔到全世界的近一半。尤為可怕的是,這些新發病例中絕大多數為進展期,早期胃癌僅佔不到10%。對比世界上其它兩個胃癌高發國家,日本和韓國,它們的早期胃癌可佔所有胃癌新發病例的50%-60%。由此可以推論,如果我國胃癌發現窗口能夠前移得更早,發病率完全可能翻一番!如此高的發病率,卻因症狀不典型,或患者本人不重視,往往在就診時已處於晚期,失去最佳手術機會。因此,瞭解可能
發布於 2023-02-09 02:42
0評論
胃癌是指胃的細胞轉變為惡性(癌變)並生長失去控制,而形成腫瘤。幾乎所有的胃部惡性腫瘤(大約95%)來源於胃的腺體組織。腫瘤可以沿著胃壁,或直接穿過胃壁,並將腫瘤細胞轉移入血流或淋巴系統。一旦離開胃,癌細胞將會轉移到其它器官。根據組織來源的不同,胃癌的分類如下:1、最常見的是腺癌--起源於胃粘膜腺體。2、淋巴瘤--起源於淋巴細胞(是與免疫系統有關的血液細胞)。3、肉瘤--起源於結締組織(如肌肉,脂
發布於 2023-03-24 15:06
0評論
近半數早期胃癌病人沒有臨床症狀,僅部分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症狀,如上腹隱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噁心、噯氣等,而這些症狀並非胃癌特有,可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根據調查:約有80%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現上腹部疼痛;約1/3胃癌患者出現胃部悶脹、上腹不適、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1/3的胃癌患者雖沒有明顯消化系統症狀,但可能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和疲倦無
發布於 2022-10-08 18:13
0評論
概述 導致胃癌病的原因有很多,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有些胃病,只是我們平常並不察覺,這句話我特別同意,如果你靜下心來想一想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句話非常的正確,所以你要經常想動腦筋,要做一個勤思考的人,我鄰居家一個老頭,他的胃非常不好,有時候連平常的水果都不可以吃,在平常說話吃飯的時候很謹慎,有一次她胃病發作了,然後就去醫院治療,結果被檢查出來是胃癌。 步驟/方法: 1、 首先,胃癌
發布於 2023-10-03 08:45
0評論
概述 一個朋友長期胃病,經常胃疼的冒冷汗,有時候還會吐血,後來大家勸他去醫院檢查,後來發現是胃癌早期,大家都特別的緊張,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胃癌早期的一些症狀。 步驟/方法: 1、 長期胃痛的患者,有經常胃潰瘍的患者最容易引發胃癌,平時會覺得胃酸胃痛,還有胃出血的現象。 2、 有時候會吐血,消化道用可能也會出血,消瘦的很快。胃癌早期主要就是噁心,胃部泛酸,吃不下飯。 3、 上腹部漲,還
發布於 2024-01-12 10:27
0評論
一直陸陸續續會有這樣的夫妻來到我的診室,有些甚至是父母陪送過來:新婚不久,或者結婚很久了,但是始終在不同程度上無法完成同房。有些剛結婚不久,有些結婚1月,有些是一年甚至若干年。而基本上這些夫妻都是或者至少其中一個是零性經歷的。面對這樣的夫妻,有時面對整整兩輩人的整個家庭在我面前焦急又斷斷續續的吐露著自身的情況時,我深切的感受到每一個人內心的焦慮甚至是抑鬱,深切的感受到內心的不願意說出口但是又很無
發布於 2023-02-28 11: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