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9 19:18

蘑菇、香菇與蘑菇一樣,性平味甘,含有多糖、維生素、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實驗證明,其多糖具有免疫調節和抗腫瘤作用,建議肝病患者經常食用。

大蒜:為百合科植物,味辛,性溫,味辣。它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軟化血管等作用。

蕹菜:又稱水菠菜,味甘,性平,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胡蘿蔔素等,具有解毒、清熱、涼血的作用。

辣椒: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煙酸、無機鹽等。動物實驗表明,它能縮短凝血時間,有止血作用,適用於慢性肝病流鼻血、牙齦出血等。

捲心菜:捲心菜、白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

蘑菇。蘑菇的種類很多,但現在多為人工栽培,包括香菇、蘑菇、香菇等。它們也是蘑菇。它性平味甘,含有多糖、維生素、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實驗證明,其多糖具有調節免疫力和抗腫瘤的作用,建議肝病患者經常食用。

木耳:黑白相間,性平味甘,含脂肪、蛋白質和多糖。可益胃養血,有滋補作用。

海帶:性寒,味鹹,含有大量的碘、藻酸、維生素、蛋白質和脂肪。具有化痰散結的功效。據研究,其提取物能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質氧化,以及抗潰瘍。

百合:性平,味甘,含蛋白質、脂肪、去甲基秋水仙鹼。具有益氣、潤肺、止咳的作用,能軟堅散結、安神。秋水仙鹼有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作用,常吃百合可預防肝硬化。

胡蘿蔔:性微溫,味甘、辛,富含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還含有揮發油。本品營養豐富,健胃消食,可生吃或熟吃,對提高肝病患者的維生素A水平,間接預防癌症的發生有較好的效果。

乙型肝炎患者應該吃哪些蔬菜相關文章
1.禁忌酗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臟內可以轉化為醛,它們對於肝臟都有直接的損害作用,可使肝細胞發生變性和壞死。乙肝患者本身肝細胞已有損害,加上飲酒更加是雪上加霜,促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變。 2.禁忌飲食過量,特別是過多食肉和糖類。過多的吃肉類和糖類,會使多餘的蛋白質和糖類食物轉化為脂肪而儲藏,其中肝臟也是重要儲藏點,天長日久,身體肥胖,勢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臟負擔加重
發布於 2024-04-29 17:42
0評論
  (1).表面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符號為+),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符號為—)。 (2).表面抗體、e抗體、核心抗體為陽性,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 (3).表面抗體為陽性,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為陰性。以上情況不必接種乙肝疫苗,也不需任何治療。3.屬於現症感染狀態,須劃歸乙肝患者的情況: (1).表面抗原陽性。 (2).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為陽性(俗成“大三陽”)。 (3).
發布於 2025-01-17 22:59
0評論
乙型肝炎病毒(HBV)為專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於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的進展,在肝外器官細胞也能檢出HBV-DNA。通過北京鴨乙肝肝病毒試驗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細胞複製的證據。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細胞內複製,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經電鏡檢查有3種病毒顆粒:①Dane顆粒(HBV顆粒),外殼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顆粒
發布於 2024-04-29 17:29
0評論
(1)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症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治療至症狀消失、隔離期滿、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經1~3個月休息,逐步恢復工作。 (2)飲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應含多種維生素,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脂肪不宜限制過嚴。 (3)急性乙肝最有效的治療就是抗病毒治療另外就是以適當休息和合理營養為主,根據不同病情給予適當的藥物輔助治療,同時避免飲灑、使用肝
發布於 2024-04-29 17:35
0評論
Blumberg博士在1963年通過蛋白電泳技術,在來源於澳大利亞的一份血樣中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抗原,並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Australiaantigen,AuAg),後來證實這種AuAg與乙型肝炎(hepatitisB,HB)相關,事實上屬於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的表面抗原,從而開啟了乙型肝炎研究的新時代。也正是因為這一重要發現,Blumberg博士於1976年
發布於 2023-02-23 05:56
0評論
患者劉××,女,13歲,家住河北省邯鄲市。初診:2013年4月13日。主因乏力、腰痛、尿多濁沫1年餘來診。曾行腎穿刺檢查提示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炎,接受皮質激素治療,結果導致了股骨頭壞死,腰髖痠痛,影響步履,遂來求診。刻下:乏力體倦,腰髖痠痛,大便溏稀,尿多濁沫。診查:咽紅,舌苔白膩,脈象細略數,化驗血肌酐、尿素氮正常,24小時尿蛋白定量1.18g。辨證:脾腎兩虛,溼熱瘀滯。治法:健脾補腎,清利溼熱
發布於 2022-11-26 11:51
0評論
患者有急性肝炎的臨床及實驗室所見再加上HBsAg陽性,即可確診。但有些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液可以查不出HBsAg(HBsAg已經陰轉或檢測方法不靈敏),對於這種病人我們必須依賴HBsAg以外的其他指標。其次,在我國無症狀的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相當常見。這些病人如合併其他型的急性肝炎(如甲型肝炎、丙型肝炎、EB病毒或CMV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由於其血中HBsAg陽性,故很易被誤診為急性乙型
發布於 2022-11-30 06:56
0評論
一、乙型肝炎病毒是怎樣傳播的?潛伏期多長?1、乙型肝炎有以下傳播途徑:(1)輸血及血製品的傳播;(2)注射、針刺、美容、紋身的傳播;(3)醫源性傳播,即醫療器械不潔造成感染,如手術、牙科器械;(4)母嬰傳播:宮內感染、產程感染、產後感染;(5)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共用牙具、漱口杯、毛巾、共用餐具、不潔的街頭飲食店;(6)性接觸傳播:乙型肝炎患者體液包括汗水、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等均可檢出HB
發布於 2022-11-30 07:06
0評論
1、血液傳播:經血液或血製品傳播乙肝病毒。 2、醫源性傳播:由醫療過程中各種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注射器、針頭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創傷性醫療器消毒不嚴格而導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汙染的針頭和注射器也可能會導致感染。 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和攜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育齡婦女,通過妊娠和分娩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 4、性接觸傳播:個體在與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進行性接觸或生活密切接觸時可
發布於 2024-04-29 17:22
0評論
1.全身症狀 肝臟會影響人體全身,因肝功能受損,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體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腫,容易疲勞,打不起精神,失眠、多夢等乙肝症狀。少數人還會有類似感冒的乙肝症狀。 2.消化道症狀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厭油、上腹部不適、腹脹等明顯的乙肝症狀。 3.黃疸 肝臟是膽紅素代謝的中樞,乙肝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會出現黃疸,皮膚、小便發黃,小便
發布於 2024-11-22 23: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