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是針刺方法的一種,即《內經》中的刺絡法。是用“三稜針”根據不同的病情,刺破人體特定部位的淺表血管,放出適量的血液,通過活血理氣,達到治療的目的。古代醫家對放血療法非常重視,《靈樞九針論》說:“故為之治針,必筒其身而鋒氣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疾竭,……主癰熱出血。”《素問血氣形志篇》說:“凡治病必先去其血。”《靈樞官針篇》中更有“絡刺”、“贊刺”、“豹文刺”等法,雖然針具各不相同,但都屬於刺絡放血的範疇。《素問刺瘧論》中說:“刺瘧者,必先向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額眉間出血。先項背痛者,先刺之。先腰背痛者,先刺郄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陰陽十指間,先足脛痠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靈樞熱病篇》中說:“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等等不予多舉。不僅如此,同時還說明始終與經絡學說結合在一起,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後世醫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地豐富了放血療法的內容。如《千金方》中所載有:“胃腑瘧者令人且病也。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太陰、陽明橫絡出血。”金元張子和有:“目疾頭風出血最急說”的專論,論述了對放血作用的認識和臨床應用,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為廣大群眾所沿用。
祖國醫學認為臟腑功能紊亂,經絡氣血運行失調,是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放血療法通過“調血理氣”通達經絡,使臟腑氣血和調,以恢復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放血療法的作用和適應範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清熱作用。中醫認為發熱有兩種,一為陽盛發熱,一為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則適用於前一種。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了血脈中的邪熱。人身之氣是以血為本的,同時又隨血出入,放出血來必然也會除去過盛的陽氣,這就改變了陽盛的狀態,使肌體的氣血趨於正常。
2、止痛作用。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內有疼痛症狀的疾病,在其經脈中必有閉塞不通的地方。放血療法可以直接帶出經脈中瘀滯的病邪,調整閉塞壅阻的局面,經脈暢通了,疼痛立時可止。臨床許多急病,例如咽喉痛及偏頭痛等,應用放血療法,能迅速收到很好的效果。
3、解毒作用。中醫所說的解毒作用,是指機體在病理的狀況下,由於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而出現的證候,如因毒火亢盛而致的 “紅絲疔 ”,以及毒邪浸淫而生的瘡瘍癰疽。放血不僅能使侵及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更加重要的是通過 “理血調氣”的作用,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病邪擴展與再生。
4、瀉火作用。中醫認為心主火,如果心火過亢,人體就會出現火的症狀,如心煩不安、口舌生瘡,甚至發熱神昏譫語等症狀。心主血脈,所以放血可以直接減少心陽過盛的症狀,而達到瀉火的作用。肝陽亦稱為“相火”,肝又藏血,因此放血又能治療肝陽偏亢相火過熾的疾病。
5、消腫作用。腫痛多是由於氣滯血澀,使經絡瘀滯而造成的。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脈中“菀陳”的氣血與病邪,促使經脈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6、止癢作用。癢的症狀是風邪存在於血脈之中的表現,故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治療原則。放血就是理血調氣,血脈流暢迫使風邪無所留存,而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7、止麻作用。氣虛不能帥血達於四末,則往往出現麻木的症狀。用毫針點刺患側肢體的穴位,使其出少量血液,治療麻木之症,是以血行氣至的理論為指導的。
8、鎮吐作用。急性嘔吐多屬胃熱熾盛或肝氣橫逆犯胃或食滯停留,放血能瀉熱平肝逆,並有疏導腸胃積滯下行的作用。
9、止瀉作用。放血治療洩瀉的範圍,一般是指腸胃積滯化熱而成的熱瀉,或者感觸流行時疫,造成清濁不分的洩瀉等。其機制是瀉火降熱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
10、急救作用。所謂急救作用,是指卒然昏倒,驚厥不省人事的閉症而言。放血能改善血液循環的狀況,是一種很好的有效的搶救方法。放血療法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深受廣大患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