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3 13:51

  骨延長 手術是治療各種原因造成的肢體不等長的有效方法,由於手術風險大、技術操作複雜而產生一系列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可以導致手術的失敗,因此該手術要求很高,需要有精良的手術器械和高水平的醫生,才能保證手術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

  骨延長併發症

  1、針道感染

  發生率偏高,是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與鋼針多、佈局不合理、延長過程中切割皮膚、療程長、鋼針張力丟失等有關。經觀察分析針道感染與下列原因有關:①頻繁的針孔消毒;②外因造成針孔處結痂脫落,創面外露;③長期牽拉造成慢性切割傷(與鋼針直徑有關);④過量的功能鍛鍊;⑤患者抵抗力減弱(如感冒後)。因此術後定時觀察針孔處敷料有無滲血、滲液,定期更換敷料,保持針孔周圍皮膚清潔乾燥,酒精消毒針孔時液量不要過多,以防滲入皮下引起組織壞死,削弱局部的抵抗力。如發現針道周圍紅腫、有異常分泌物,即時加強換藥、停止延長、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出現感染嚴重者,鋼針拔除後即可癒合。延長鋼針應儘量使用細鋼針固定。

  2、鋼針鬆弛與鋼針折斷

  隨著調整延長器而肢體不斷延長和功能鍛鍊,會發生鋼針鬆弛以及應力集中鋼針疲勞而折斷現象。延長鋼針應儘量使用拉張後固定,保持鋼針張力,定期檢查鋼針鬆緊度。

  術中擰緊螺絲應當可靠,鋼針截斷應留有餘地,以備鬆弛再緊。鬆弛後緊螺絲過程亦應緩慢,逐漸達到與另一交叉鋼針平衡。

  3、延長骨端提前礦化融合

  並不十分常見,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截骨不全和延長速度過緩。另外脛骨延長腓骨部分切除也十分重要,往往因腓骨的早期融合誘發脛骨融合。通過臨床觀察,我們認為延長的最佳速度約0、7 mm/d,不宜低於0、33mm/d,若違反此原則延長速度過緩易導致骨端提前礦化融合的併發症發生。

  4、延遲癒合和骨不連

  傳統方法延長速度為1~1、5mm/d,通過臨床觀察,我們認為延長的最佳速度約0、7 mm/d,最高限度不宜超過1mm/d,若違反此原則延長速度過快易導致骨延遲癒合,甚至骨不連併發症發生。

  5、軸向偏移

  截骨後牢固穩定的外固定和熟練的解剖知識是延長中保持軸向防止成角的基本條件。截骨處肌力不等和單環固定不穩以及截骨位置是軸向偏移的主要因素。脛骨近端趨向外翻前凸,脛骨遠端易發生內翻前凸。瞭解上述基本知識可以克服或降低成角畸形的發生。因此預防其發生更為重要。術前預計成角方向,術中傾斜5~10度置延長器,通過延長既可保證良好的軸線,術後在觀察過程中如發現肢體偏移、成角、扭轉、不勻稱等情況,隨時調整延長器。

  6、肌肉攣縮與關節功能障礙

  在小腿延長後肌腱被動拉長,置入的外固定釘限制了肌肉的收縮,超過了其可伸展調節範圍,因此限制了膝、踝關節的活動。Ilizarov等已用證據表明,在一定的速度和頻率進行牽張的條件下,肌肉組織具有再生功能;但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則會導致肌肉組織再生失控發生攣縮,結果肌肉攣縮關節屈伸受限甚至僵直。在脛腓骨延長整個過程中為了避免膝和踝關節功能障礙和肌肉攣縮的發生,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進行功能鍛鍊指導,具體包括:①常規負荷運動是維持關節正常功能、保持內環境所必需的。在肢體延長過程中,加強關節主動和被動屈伸活動功能鍛鍊;同時,肢體活動時產生的間歇性應力刺激有促進骨癒合作用。在牽伸延長期間應鼓勵患者進行關節活動,配合肌肉的等長收縮等,輔以肌肉按摩及關節的被動活動(CPM機),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肌力和關節的正常活動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②輔助磁療及促進骨折癒合的藥物治療,加速截骨端癒合,儘早去除骨延長器。③脛腓骨延長,特別是大幅度延長過程中,患者膝與踝關節活動度下降,但通過功能鍛鍊,關節功能均可達到較大改善或恢復。鍛鍊要循序漸進,每日活動3~4次,每次10~20分鐘,不可快速猛烈。

  7、神經血管損傷

  在延長術的早期,術後2周內用薄枕將患腿略抬高,密切觀察患肢遠端的血運和足趾的感覺、運動及傷口引流等情況,便於發現肢體的神經、血管的損傷,自術後第7天開始,每天扭動延長器上的撐開螺桿,使之延長0、67~1、0mm,延長的速度視病人耐受情況而定。嚴密觀察,避免因過度牽拉導致肢體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障礙

  在延長術的中後期,由於神經血管的延長慢於骨的延長而受到牽張,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出現血管神經損傷。在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肢的皮膚感覺、關節活動、動脈搏動及末梢循環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如足青紫、蒼白、腫脹可判斷為血管危象,去除肢體有無壓迫、包紮過緊等外部因素,報告醫生給與擴容、抬高患肢、理療、按摩,嚴重時切開減壓。如足趾主動活動喪失、劇痛、麻木、感覺異常可判斷為神經危象,去除肢體有無壓迫、包紮過緊等外部因素,仍無改善應該考慮到予以減慢延長速度等,如仍未見好轉,則停止延長,甚至適當的短縮。通常可以得到緩解,但如果血管神經已有撕裂則需要探查修補。還有一種情況也要注意就是防止穿入鋼針時對血管神經的直接損傷。我們認為延長中後期適當增加延長次數,6~8次/日,有利於預防血管神經損傷併發症的發生。

你瞭解骨延長術的併發症嗎?相關文章
骨延長手術是治療各種原因造成的肢體不等長的有效方法,由於手術風險大、技術操作複雜而產生一系列併發症,嚴重的併發症可以導致手術的失敗,因此該手術要求很高,需要有精良的手術器械和高水平的醫生,才能保證手術成功,取得良好的效果。骨延長併發症:1、針道感染髮生率偏高,是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與鋼針多、佈局不合理、延長過程中切割皮膚、療程長、鋼針張力丟失等有關。經觀察分析針道感染與下列原因有關:①頻繁的針孔消
發布於 2023-01-03 15:51
0評論
甚麼是肢體延長術?肢體延長術是通過外固定支架將骨骼逐步延長,外固定支架可以是環狀的也可以是單邊的條索狀的,其基本原理是俄羅斯醫生Ilizarov的牽拉成骨原理,也就是任何組織包括骨骼、血管、神經在張力和應力的作用下會出現再生和活躍生。因此在將骨截斷後通過緩慢的牽拉,斷骨之間會出現新生的骨組織,在新骨完全形成後並且有足夠的強度後去除外固定支架。一般情況下會再用石膏進行保護一下。肢體延長術有哪些風險
發布於 2023-01-20 18:41
0評論
首先介紹甚麼叫肢體延長術?肢體延長術又稱“增高術”是根據細胞在應力刺激下再生的原理,應用截骨術在股骨或脛骨形成“第二次生長線”,然後通過特製延長器的牽伸,使下肢緩慢延長,達到增加身高的目的。其次介紹肢體延長術適用於些人?肢體延長術適應症:先天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失或肢體不等長,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圖一為五研醫療的肢體延長器框架構型。圖一肢體(骨)延長器框架接下來我們來看收
發布於 2022-12-06 15:31
0評論
首先介紹甚麼叫肢體延長術?肢體延長術又稱“增高術”是根據細胞在應力刺激下再生的原理,應用截骨術在股骨或脛骨形成“第二次生長線”,然後通過特製延長器的牽伸,使下肢緩慢延長,達到增加身高的目的。其次介紹肢體延長術適用於些人?肢體延長術適應症:先天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失或肢體不等長,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接下來我們來看收集的病例。患者,女,肢體短縮畸形,在國家康復醫院骨二科就診住
發布於 2022-09-24 23:53
0評論
短指(趾)症的患者很多,大家對骨延長技術充滿期待。其實骨延長技術歷史悠久,但做好它卻並非易事。一般認為:骨延長過程中,張力―應力作用可使新生骨小梁和纖維組織沿牽引方向排列,以成熟骨組織的形式從骨端向中央區逐漸過渡。牽引所產生的機械應力可以刺激牽引骨痂中成骨細胞的增殖,並促進骨細胞外基質的生物合成。延長速度:一般術後7天開始延長,每天延長1mm,每天分二次,每次旋轉牽引器1/2圈(旋轉360度等於
發布於 2023-02-14 06:07
0評論
骨腫瘤是發生在骨骼系統各種組織如骨、軟骨、纖維組織、脂肪組織等的腫瘤。骨腫瘤也有良性惡性之分,良性腫瘤可能只會帶來疼痛或骨折,而惡性腫瘤可能危及生命。我國最常見的良性骨腫瘤是骨軟骨瘤、骨鉅細胞瘤、軟骨瘤,而惡性骨腫瘤佔前三位的是轉移性骨腫瘤、骨肉瘤和軟骨肉瘤。早期發現骨腫瘤對於醫生的診斷和治療以及病人的預後影響非常大,所以熟悉骨腫瘤的常見症狀對於早期發現,及時就診是非常重要的。骨或關節的疼痛(包
發布於 2023-01-28 23:27
0評論
短指(趾)症的患者很多,大家對骨延長技術充滿期待。其實骨延長技術歷史悠久,但做好它卻並非易事。一般認為:骨延長過程中,張力―應力作用可使新生骨小梁和纖維組織沿牽引方向排列,以成熟骨組織的形式從骨端向中央區逐漸過渡。牽引所產生的機械應力可以刺激牽引骨痂中成骨細胞的增殖,並促進骨細胞外基質的生物合成。延長速度:一般術後7天開始延長,每天延長1mm,每天分二次,每次旋轉牽引器1/2圈(旋轉360度等於
發布於 2023-02-12 00:32
0評論
骨延長技術(Distractionosteogenesis)是一種特定形式的臨床組織工程。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將骨切斷後通過特製的容易操控的器械以適當的速度牽拉,引導新的骨性結構的形成,達到骨延長的目的。過程包括:骨質切開或切斷造成骨折,骨折局部休息一定時間,斷端牽拉造成間隙,固定癒合,骨質改建與成熟。是動態、連續的過程,也是骨質損傷與修復交替進行的過程。在顱面外科中的應用近年來更是得到了很大發展。
發布於 2023-01-01 07:25
0評論
骨外固定早期併發症,是指骨外固定手術中至術後1周內,因為手術可能引發的問題。如在骨折復位、截骨術、器械安置和鋼針穿放時,可能的損傷、創傷等潛在的威脅和臨床問題。如神經血管損傷,肢體腫脹、截骨不全、器械和鋼針位置不當,以及偶見的骨筋膜室綜合徵、脂肪栓塞等因手術引發的可逆的或不可逆的併發症。(一)神經損傷臨床實踐中神經、血管損傷極為少見。神經損傷術後會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刺激症狀如,感覺異常、運動障礙,
發布於 2023-01-03 11:11
0評論
 一側顱頜面部骨組織和軟組織先天性發育不良、短小畸形的疾病,臨床醫學上稱之為:顱面短小症,或半面短小症。為胎兒在子宮內第一、第二鰓弓發育受阻所致。造成兩側顱面部不對稱畸形。畸形程度有輕有重。【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耳朵、下頜骨及上頜骨短小,嚴重者也影響到臨近的顴骨、蝶骨翼突、顳骨以及表情肌、咀嚼肌或皮下組織,甚至有眼眶異位、小眼症及眼眶和顏面裂。另外還可能伴有神經系統的異常,最常見的是
發布於 2023-01-01 19:1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