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PE)的臨床表現較複雜,早期診斷、正確判斷病情及合理治療對預後影響重大。選擇性肺動脈造影因假陽性率低、不易漏診,成為臨床上診斷PE的“金標準”,但該檢查為創傷性,費用較高,且有時難以開展。因此,目前除了綜合考慮患者的症狀、體徵與既往病史,應用無創性綜合超聲影像技術、增強CT或放射性核素顯像之外,部分實驗室檢查[如D-二聚體、腦鈉肽(BNP)和心肌肌鈣蛋白等]同樣有助於PE的診斷及預後判斷。
肺栓塞的實驗室檢查
D-二聚體
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急性血凝塊形成激活凝血及纖溶系統可升高D-二聚體水平。因此,在急性PE及深靜脈血栓形成(DVT)的情況下,D-二聚體很少處於正常水平,但在腫瘤、炎症、感染、壞死、主動脈撕裂、住院或妊娠等情況下,D-二聚體可能升高。
當急性PE或DVT發生時,用定量酶聯免疫分析(ELISA)或ELISA衍生(ELISA-derived)的方法檢測D-二聚體的敏感性高(>95%),特異性低(約40%),而採用全血凝集法和定量乳膠凝集法測定D-二聚體的敏感性為85%~90%。研究顯示,D-二聚體陰性對PE患病可能性小或中等的患者(應用Wells量表評分<11分或應用修正的Geneva量表評分<7分),確定PE診斷的可能性極小,但D-二聚體陰性可排除Wells量表評分≤4分者罹患PE的可能。
基於D-二聚體對PE的陰性預測值較高,陽性預測值較低,D-二聚體水平正常無法排除PE的診斷,但其作為急性PE的初篩指標已得到公認。因此,疑似PE的患者都應檢測D-二聚體,作為排除診斷的指標。
動脈血氣分析
動脈血氣分析是疑似PE的首選檢查項目,用於評估動脈攜氧及酸鹼代謝狀況。PE患者可能出現低氧血癥,但血氣結果正常也不能排除PE,低氧血癥合併低碳酸血癥可增加PE的可疑性。
斯汀(SteinPD)等的研究顯示,在動脈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肺泡動脈氧分壓差[P(A-a)O2]正常(PaO2>80 mmHg、PaCO2>35 mmHg、P(A-a)O2<20 mmHg)且存在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中,14%被確診為PE;在無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中,38%被確診為PE。若患者PaO2正常且D-二聚體為陰性,則可完全排除PE,患者無須接受肺部CT檢查。
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對年輕或老年患者的預後評價價值各異,年輕患者若P(A-a)O2>50mmHg、肺泡動脈氧分壓比值<0.5,提示預後差;老年患者短期不良預後只與低血氧飽和度相關,與P(A-a)O2關係不大。
腦鈉肽(BNP)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急性PE導致右心室功能不全可增加心肌負荷,並促使BNP釋放入血。因此,BNP或N末端鈉尿肽前體(NT-proBNP)水平升高,可反映右心功能不全的嚴重程度與血液動力學的變化情況。
新近研究顯示,與超聲心動圖相比,BNP可提供更多與預後相關的信息。雖然BNP或NT-proBNP水平升高與不良預後有關,但其預測不良預後的陽性值較低(12%~26%),而低水平的BNP(<50 pg/ml)或NT-proBNP(<500 pg/ml)預測良性預後的價值較高(陰性預測值為95%~97%)。
心肌損傷標誌物
研究發現,心肌肌鈣蛋白T(cTnT)和肌鈣蛋白I(cTnI)升高與PE患者預後較差相關。詹尼蒂斯(Giannitsis)等的研究顯示,50%的大面積PE患者cTnT升高(>0.1ng/ml),35%的次大面積和非大面積PE患者cTnT升高。希門尼斯(Jimènez D)等的大規模前瞻性研究顯示,在血液動力學穩定的患者中,cTnI升高(>0.1 ng/ml)提示可能存在致命性PE,而cTnI陰性者的預後較好(陰性預測值為93%)。
部分研究發現,cTnT升高的PE患者死亡率為44%,而cTnT陰性者死亡率僅3%。另有研究顯示,cTnI升高(>0.5 ng/ml)的患者發生3個月內死亡的風險較高,較cTnI陰性患者升高3.5倍。
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
有研究顯示,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可早期反映心肌損傷,與BNP、肌鈣蛋白、肌紅蛋白相比,能更好地預測PE患者的預後。
以H-FABP為6ng/ml為界值,其對PE患者短期死亡率的陽性預測值為23%~37%,陰性預測值為96%~100%。因此,測定H-FABP可進一步明確患者的危險分層,有助於制訂治療策略。
肺栓塞患者的危險分層
PE患者應接受個體化死亡風險評估,該評估較明確栓塞的解剖形態與面積更為重要。200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公佈的《急性肺栓塞診斷與治療指南》首次根據血流動力學狀態將PE分為“大面積”與“非大面積”。2008年ESC肺栓塞指南指出,由於“大面積”、“次大面積”、“非大面積”等術語在臨床上易與血栓形狀、分佈及解剖學負荷相聯繫引起混淆,強調應根據早期死亡風險對PE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評估,建議以“高、中、低危”替代“大面積”、“次大面積”與“非大面積”等術語。採用危險分層的新術語既能反映PE最新進展,又對針對性治療策略的採用及預後改善具有現實意義。
與PE早期死亡(住院或30天病死率)相關的危險指標包括:臨床指標(休克或低血壓)、右心功能不全的指標(超聲心動圖示右室擴大,運動減弱或壓力負荷過重,螺旋CT示右室擴大,BNP或NT-proBNP升高,右心導管檢查示右心壓力升高)及心肌損傷標誌物(cTnT或cTnI陽性)。根據上述指標將PE進行危險分層,能在床旁快速識別高危與非高危患者(表1),且該危險分層同樣適用於疑似PE患者。高危PE屬於威脅生命的急症(短期病死率>15%),須快速準確地進行診斷與治療。非高危PE根據有無右室功能不全和心肌損傷可進一步分為中危與低危(短期PE相關病死率<1%)。
同時新指南還提及,Geneva預後評分量表應用6項危險因素[癌症、低血壓(<100mmHg),以上每項2分;心功能衰竭、深靜脈血栓(DVT)病史、低氧血癥(PaO2<8 kPa)、超聲證實存在DVT,以上每項1分]組成8分評分系統對患者進行危險分層,以決定患者是否適於門診治療(評分≤2分的低危患者出現不良預後的幾率為2.2%,評分≥3分的高危患者出現不良預後的幾率為26.1%)。此外,包括男性、心率加快、低體溫、神志改變和血氧飽和度降低在內的11項與預後相關的臨床表現組成了另一評分系統,也適用於對急性PE患者進行危險分層,從而預測患者30天內的死亡率。
總之,及時對PE患者進行危險分層將有助於選擇最佳的診斷措施和治療方案,以及科學地判定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