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被誤解為由非酒精因素引起的脂肪性肝病。事實上常見的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或近年來日益增多的藥物性肝炎以及肝豆狀核變性、全腸外營養等也常發生肝細胞脂肪變性,但並不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範圍,治療方法也不同。
非酒精性脂肪肝幾乎都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相伴隨。治療這些相關疾病往往比治療脂肪肝本身更迫切,因為它們才是危及生命的直接原因。有效地治療這些疾病往往也有助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但不能完全代替脂肪肝治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有一種稱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on-Alcoholic Steoto Hepatitis, 以下簡稱NASH)的類型,危害性較大。NASH大多是在例行體檢時偶然被發現。與單純型脂肪肝相比,病人多有易疲勞、肝區隱痛,血清轉氨酶(ALT、AST)和/或轉肽酶(γ-GT)升高,也可有輕微膽紅素增高。但肝酶升高並不和B超影像下的嚴重程度正相關。也即B超影像下的“輕度脂肪肝”並不意味著不是NASH。
NASH的危險性在於其慢性隱蔽性的肝內炎症引起持續性肝細胞壞死和肝內膠原纖維增生沉積,其中大約20%的病人終於會演變到肝硬化,帶來危及生命的嚴重後果。因此必須積極治療。
目前認為NASH的發生機制可以簡述為病人體內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代謝紊亂導致肝外脂肪尤其是白色脂肪分解釋出大量遊離脂肪酸進入肝細胞,超出肝細胞內線粒體代謝脂肪酸的能力而在肝細胞內形成大量甘油三酯,又不能及時排出肝細胞外,以致肝細胞內脂肪沉積(第一次打擊)。繼之脂肪過氧化應激反應損傷肝細胞(第二次打擊)。
NASH治療並非簡單的“少吃多運動”。應分兩步走。
第一步:以抑制肝細胞急性損傷為主包括應用水飛薊類藥物、還原型谷胱甘肽、甘草二胺、肉毒鹼乳清酸鹽、易善復、熊去氧膽酸等藥物使肝酶恢復正常,同時適當休息和減少熱量攝入。此階段不宜通過劇烈有氧運動消耗脂肪。
第二步:肝酶正常以後,指導病人依據具體情況逐步加強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游泳、打球、跳繩、踢毽子等,貴在堅持。同時有計劃地減少食量、改變攝入食物比例(高蛋白、低糖、低脂肪),以減輕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