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9 18:06

  定義:胃癱是各種原因導致一組無胃流出道機械性梗阻,而以胃排空延遲或瀦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胃動力下降綜合徵,是腹部手術特別是胃部手術的併發症,常持續1個月以上,臨床處理比較棘手,患者非常痛苦。採取正確合理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診斷標準:
  1、病史;
  2、經一項或多項檢查(胃鏡、上消化道造影)提示無胃流出道機械性梗阻,但有胃瀦留;
  3、胃引流量每天>800ml,且持續>10d;
  4、無明顯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
  5、無應用影響平滑肌收縮的藥物史。
  治療:胃癱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主要採用禁食、胃腸減壓、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避免使用鎮靜劑和抗膽鹼藥,此外還可應用藥物、針灸、中藥等綜合治療。
  禁食、胃腸減壓:減輕胃腸負荷和胃壁組織水腫。
  溫鹽水洗胃:3%溫鹽水洗胃促進胃動力恢復。
  營養支持:營養支持對胃癱患者至關重要,不僅補充能量所需,還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及微量元素的補給,有靜脈營養和腸內營養兩種方式。
  靜脈營養:因病人不能進食,機體處於負氮平衡,因此可採用深靜脈留置導管,給予靜脈高營養。保證供給機體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複方氨基酸、各種維生素及電解質。
  腸內營養:腸內營養支持能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是治療胃癱的有效措施。將營養管放入空腸內輸注營養液,腸內營養有助於維持腸粘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完整性,支持腸粘膜屏障,使代謝更符合生理過程,減少了肝、膽併發症的發生率。
  藥物治療:主要採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多潘立酮(嗎丁啉)可加速胃的運動和協調胃十二指腸的運動,促進胃內食物排空;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兼有中樞和外周雙重作用。新型的胃腸動力促進劑普卡比利具促進胃腸動力和結腸轉運的雙重作用。
  紅黴素及其衍生物具快速糾正紊亂的胃電節律和改善胃排空的功能。聯合應用胃腸動力藥物能更有效的改善胃癱症狀,縮短住院時間。
  心理治療精神因素亦可使胃張力減退,運動減弱。胃癱發生後,應及時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消除顧慮,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胃電起搏(GES)是近年開展的治療胃癱的一種新方法,通過外科手術或超聲內鏡將起搏裝置植於胃壁肌層,用外源性電刺激使胃的慢波頻率恢復正常。低頻高能電刺激不僅可以恢復慢波。還可改善胃排空,緩解症狀;低能的電刺激改善惡心、嘔吐等症狀效果明顯,對胃排空作用有限。
  中醫治療:胃癱中醫屬於 “痞滿”、“嘔吐”的範疇。中醫認為肝失疏洩、肝胃不和、氣機鬱滯,或脾胃虛弱、升降無力、運化失常,就會造成胃腸排空功能紊亂。治療上要疏肝解鬱、健脾益胃、行氣止痛、消痞導滯,使肝氣舒、脾氣升、胃氣降、積滯消、痞氣去,則痛可止,諸症除。
  中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溫和胃氣。大黃甘草湯,瀉熱通便。梔子生薑豉湯,清宣鬱熱兼以止嘔。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兼通陽明裡實。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清裡熱,降逆止嘔。大半夏湯溫胃止嘔。吳茱萸湯溫胃暖肝、降逆補虛。理中湯溫中散寒,健脾燥溼。半夏湯溫胃散飲,降逆止嘔。茯苓澤瀉湯或五苓散以通陽化氣利水。半夏乾薑散溫胃散寒。
  針灸:內關、足三里、上巨虛、公孫。內關穴具有理氣和中之效,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對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對腸的運動有調整作用。足三里穴具有調理脾胃,理氣活血、扶正培元之功效。上巨虛穴有調中和胃,通腸化滯之功,對胃腸功能有調整作用,可使胃蠕動增強。公孫穴對胃和小腸的運動有明顯的調整作用,與內關相配有協同增效作用。
  總之,胃癱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明確,胃癱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疾病,需採用多種方法聯合治療。 

胃痙攣如何診斷和治療相關文章
1.急性胃痛 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官能症。也見於胃黏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症等病。急性胃痛發病急,變化快,病情重。患者感覺胃部劇痛,同是伴隨打嗝、脹氣、噁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病症。 2.慢性胃痛 常見於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慢性胃炎常
發布於 2023-11-15 05:29
0評論
胃痙攣多數具有突發性,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劇烈,胃部有抽筋感,嚴重者會出現臉色蒼白、四肢發冷、出冷汗、腹部出現硬塊、拒按等虛脫症狀,一般情況下可在一至二小時內自行緩解。得了胃痙攣怎麼辦呢?中醫有辦法,療效不一般。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胃痙攣屬於中醫的“胃脘痛”、“腹痛”等範疇,祖國醫學認為胃痙攣的發生多因為暴飲暴食、飲食積滯、寒積胃腸、情志失調等致使氣機鬱滯、肝脾不和、胃失於和降從而不通則痛發生此
發布於 2023-11-16 07:36
0評論
腸痙攣又稱腸絞痛,是由於腸管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腹痛,是小兒內、外科門診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本症特點是發作突然,在發作間歇期甚至發作期也缺乏特異體徵。本症大多可自然緩解,但因其易與同年齡組發生的其它引起腹痛的疾病特別是各種腹部外科疾病相混淆,故作好臨床鑑別診斷猶為重要。二、病因及病理生理 本症發生的內在因素主要是由於小兒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對腸管運動功能的調節也不穩定,副交
發布於 2023-11-15 05:35
0評論
半個世紀以來,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腦血管痙攣(cerebralvasospasm,CVS)一直是神經科學領域中的研究熱點之一,現已部分解決了CVS的診斷、治療、預防及預後等問題,但還依然存在著不少令人難以理解及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治療方面,CVS的病死率和殘疾率由20世紀60年代的30%下降至80年代的15%。據統計,SAH患者中有12%的CVS在未治療前就已死亡,25%於24h內死亡,另
發布於 2023-02-09 07:22
0評論
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病程初期多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漸緩慢擴展至一側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為人注意,嚴重者甚至可累及同側的頸闊肌,但額肌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較輕,持續僅幾秒,以後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抽搐逐漸頻繁加重。嚴重者呈強直性,致同側眼不能睜開,口角向同側歪斜,無
發布於 2023-02-10 01:47
0評論
胃痙攣時日常生活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發作時會有突發性劇烈腹痛,其痛如鑽、如刺、如灼、如絞。然而,胃痙攣需與哪些疾病進行鑑別診斷呢?以下內容為大家介紹一些。 1、胃腸氣脹:胃腸氣脹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胃腸道不通暢或梗阻,胃腸道的氣體不能隨胃腸蠕動排出體外面積聚於胃腸道內稱胃腸氣脹。胃腸氣脹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器質性的。如腸道易激綜合徵、糖尿病引起的胃輕癱使胃腸道氣脹為功能性氣脹。幽門梗阻、
發布於 2023-11-16 07:43
0評論
胃痙攣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神經激素作用,可以造成胃痙攣。胃平滑肌痙攣就像腿肚子抽筋兒的道理一般,發作時腹痛難忍,嚴重的可發生噁心、嘔吐。胃痙攣常見於胃壁受到涼或辣刺激後。可見於游泳時水溫過低、準備活動不充分、胃痙攣的症狀運動量過大等。所以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忌過飽,忌食豆類及地瓜、土豆等食品,少食冷飲,可預防胃痙攣的發生。胃痙攣的症狀出現症狀時可做上腹部熱敷和飲用少量溫水。出現胃痙攣的人
發布於 2023-11-15 05:09
0評論
1、惡性貧血:惡性貧血患者中10%發生胃痙攣,胃痙攣的發生率為正常人群的5~10倍。 2、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與胃痙攣的發生率呈顯著的正相關。 3、巨大胃粘膜皺襞症:血清蛋白經巨大胃粘膜皺襞漏失,臨床上有低蛋白血癥與浮腫,約10%可癌變。 4、胃息肉:腺瘤型或絨毛型息肉雖然佔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變率卻為15%~40%.直徑大於2cm者癌變率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見,而癌變率僅1%胃痙攣的
發布於 2023-11-15 05:22
0評論
1.環境因素 (1)飲食飲食不規律可能增加胃痙攣病的危險性,生冷和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常可引起胃痙攣病的復發。 (2)吸菸如長期吸菸者的胃痙攣發病率明顯高於不吸菸者。 (3)藥物一些藥物如阿司匹林可破壞胃酸分泌的自身調節作用及胃黏膜屏障,可致胃痙攣病。 2.遺傳因素 胃痙攣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有密切關係。 3.身心因素 長期心理壓力或持續高度精神緊張,易患消化性胃痙攣。有些慢性疾病易伴發胃痙攣,如:胃
發布於 2023-11-15 05:15
0評論
1.刺激性食物 有胃痙攣等情況的患者,在患病期間一定要注意諸多的飲食禁忌,這對痙攣的症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專家特別提醒,這部分患者應該儘量的少吃些刺激性食物,以免這類食物刺激胃黏膜,從而導致疼痛的情況更加明顯。刺激性食物有很多,最常見的有過辣、過冷、過酸、辛辣等食物,如火鍋、啤酒、酸奶等,這些食物不管健康與否都應該儘量少吃。還有就是一些冰涼的飲料,這類飲料會造成溫度相差大,從而強烈刺激胃腸道以
發布於 2024-10-22 20:5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