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7 09:26

  第一位――我刷牙經常流牙血,一定是我太大力
  解釋過刷牙流牙血是因牙肉發炎所致,但很多人誤解以為因刷牙太大力刷損牙肉,所以流血。反而因他們避開牙肉,不刷牙肉,形成惡性循環,令牙肉周圍越來越汙穢,促使牙周病惡化。
  相反當我們刷牙流血時,更要把流牙血(發炎)的牙肉刷乾淨。一般數日後便會痊K,相反,有些人怕刷得不清潔,所以更用力地刷。其實長時間大力刷牙亦有不良效果,它會令牙肉萎縮及琺琅質受損,牙齒開始敏感,更甚令到細菌入侵牙髓。
  第二位――洗牙後牙縫增大及牙齒痠軟,一定是洗牙時洗壞了我的牙
  有些病人洗完牙後牙齒痠軟,簡直覺得是貼錢買難受,更發現牙縫增大,容易藏食物,以為一定是洗牙洗壞了牙齒,洗走琺琅質,令牙縫變疏,決定以後不再。
  其實一般市民都沒有定期的習慣,有些更可能十幾年都沒有洗牙,筆者亦都遇過不少男病人三十幾四十歲才第一次洗牙,原來是因為拍結婚照,被另一半迫去洗牙。大量牙石積聚令到牙肉發炎,當洗牙後,牙齒重新外露,會有敏感情況,大概三、四天後程度會慢慢減輕。洗牙是利用超音波震掉牙石,不會損害琺琅質,而牙縫之間的牙石洗乾淨後,加上牙肉消炎,便會令人覺得牙縫增大,不必過份擔心。
  第三位――少了一隻大牙, 我還有幾隻牙,又不影響外觀,不需要啦
  前文亦提過,缺少了一隻大牙,對稱牙過度生長,導致不正常牙面接觸,影響咀嚼能力及正常咬合關係會令鄰近牙齒走位,移入缺牙位置。牙隙增加,容易滋生垢膜、增加及風險,而因骨牌效應,其他牙齒也容易損壞。
  少了一隻牙更會令到後牙失去支持,門牙走位便成哨牙,影響外觀。所以我們要護理牙齒及儘量保留牙齒,如必須脫牙,便要鑲牙,避免牙齒走位的情況發生。
  第四位――小朋友蛀牙,遲些會換,不需理會
  一般人以為小朋友的牙齒會換,所以蛀了都不要緊,最多痛的話就去脫牙。
  其實小朋友到12至13歲才會完成換牙的程序,如過早脫了幼齒會令六歲齒走位,引致小臼齒不夠位長出。除此之外,蛀牙會引致發炎,感染下面發育中的恆齒,所以小朋友蛀牙情況不容忽視。
  第五位――孕婦壞牙,是因為BB抽走牙齒中的鈣質。
  好多人以為孕婦懷孕期間,容易壞牙和蛀牙,一定是因為腹中胎兒抽走她的鈣質;更甚有病人申訴,她懷著一個BB就壞一隻牙,而她一共有四個兒子,故總共沒有了四隻大牙。
  其實這是一般人的誤解,事實上孕婦壞牙機會比較大的原因如下:
  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分泌改變,孕婦的牙齦容易受牙菌膜分泌的毒素刺激而紅腫和出血,這現象稱為 妊娠期牙齦炎 ;
  懷孕期間,孕婦飲食習慣改變了,亦比平時多吃了甜、酸食物,加上容易作嘔,故容易。
  孕婦就算牙痛,一般都不敢看牙醫,怕會影響BB。其實一般檢查、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第一妊娠期是危險期,不能照X光;過了第一妊娠期,醫生會視乎需要而定,但如非必要,否則都會盡量避免。
  第六位――我不接受X光檢查,因為沒有需要,又有輻射。
  根據英國牙醫學會指引,一般人每兩年便需要照X光片檢查牙齒一次。如屬高危一族,更應每半年照一次。
  其實X光可檢查牙縫、牙腳等隱藏位置,及早發現牙患,但一般病人誤以為醫生可以靠肉眼,所以不需要照X光,加上X光有輻射,可免則免。
  當醫生用肉眼發現蛀牙時,病情一般都已經是比較嚴重,而X光可以幫醫生及早診斷。加上牙科所用X光的輻射十分少,不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新式的數碼X光輻射更是傳統的十分一,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第七位――補了的牙以後不會再蛀。
  一般病人心態都以為補了的牙就是永久,以後都不會再蛀。但試想想,一隻健康正常的牙齒都會蛀,試問一隻補了的牙又怎會不再蛀呢
  當補牙粉受到冷縮熱、酸性和咀嚼的力度影響,久而久之會開始變形及變得容易翻蛀。
  另外,蛀牙一般都是壞的飲食習慣及所致,如情況沒有改善,補了的牙都較易翻蛀。牙醫亦會分析病人的飲身習慣(Dietary Analysis),減低蛀牙機會。
  第八位――杜牙根沒有用,因為壞牙遲早會枯死,過程又十分痛楚。
  有些病人不相信杜牙根,因他聽朋友說 杜牙根又貴又痛,而且沒有用,因為那隻牙會枯死,遲早都要脫 。
  其實當壞牙壞到要杜牙根時,一般情況都不太好,杜牙根亦都只是盡能力救治壞牙;而因杜牙根程序複雜及費時,所以費用亦都不便宜。另外杜完牙根的牙就算再蛀亦都沒有感覺,如沒有定期檢查,根本不能發現。直到蛀剩牙腳才發現,所以誤以為牙齒枯死。
  牙醫一般情況下會建議病人為杜完牙根的牙齒加上作保護,以及定期檢查及護理。
  第九位――我年紀太大,不能箍牙。
  有些病人以為年紀大便不能箍牙,其實這是錯的。當然小童箍牙時間比較快,加上發育時期,效果更事半功倍。成人箍牙時間相對比較長,但不表示成人不適合;礙於工作關係,成人多不接受以牙釘見人,所以不箍牙。現在有隱形牙箍,或舌側內箍,可以幫到這類病人。
  第十位――醫生請幫我的牙鑲得好一些(全牙口託),我要可以咬骨頭、花生。
  有些長者因牙齒變壞,全部,要求鑲副全口活動假牙,但卻希望如真牙一樣,可以用來咬骨頭、花生等堅硬的食物。筆者亦遇見不少有此類要求的病人。就如沒有了腳的病人裝上義肢,不能希望可以跑步一樣,事實上全口牙託因沒真牙承託,咀嚼力大減,更容易移位及鬆脫,打乞嗤也可能會跌出來。幸好現在有植牙可以大大改善此情況。

牙科治療中的誤解告知相關文章
一、兒童哮喘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治自愈?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兒童哮喘如不及時治療,一旦氣道壁結構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即氣道重塑,將會影響其終身的肺功能;有研究表明:1、三分之一越來越好,一是免疫學上的改變,另一則是生理構造的變化;2、三分之一會惡化,過敏反應極強,無法以生理成長因素來抵消,哮喘可能會終其一生;3、三分之一介乎於兩者之間,大多數成人哮喘病患者都是起病於嬰幼兒時期。二、用藥後沒
發布於 2022-12-20 12:35
0評論
灌腸術的告知程序: 1.告知患者和家屬灌腸的意義:通過向大腸內灌入大量液體以協助患者排便排氣的方法,有時也藉以灌入藥物。 2.外科灌腸法多用於腸道術前患者清潔腸道,避免術中汙染,利於術後腸道吻合口癒合。 3.腸梗阻保守治療患者,灌腸可以刺激腸蠕動,促進通氣。 4.灌腸前可讓患者和家屬準備好衛生紙,並注意為患者保暖。 5.身體虛弱者或老年患者要家屬陪同,並準備好便盆,注意安全,防止墜床或跌倒,告知
發布於 2024-01-15 00:31
0評論
誤解一:乳腺癌的治療不應該是隨意的,而要嚴格遵守循證醫學的治療規範;誤解二:手術萬能。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乳腺腫塊之時局部的表現,治療強調合理的綜合治療,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誤解三:不重視初始治療。不要把大量的希望都寄託在那些補救措施上,要極度珍惜初次診斷和治療的機會;誤解四:化療盲目求小。化療可以平均將乳腺癌復發危險降低l/4,將死亡危險降低l/7。化療的價值與劑量強
發布於 2023-01-10 09:26
0評論
誤解一:血脂對人體有害。 血脂,是指人體內的中性脂肪(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等),它們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生理物質。膽固醇是合成某些重要激素、維生素的主要成分;甘油三酯主要參與能量的產生和貯存。如果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或能量過低,好比汽車沒有燃料無法行駛,人的健康、生命也將受到影響。磷脂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這些生理活性物質,在體內只有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發揮其生
發布於 2022-12-29 05:39
0評論
打鼾在醫學上被稱為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之所以被稱為綜合徵,是因為這種疾病會引起身體很多系統、器官出現病變。然而,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關於打鼾,許多人是存在誤解的。 誤解一:打鼾是睡得香的標誌 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認為打鼾是睡得香的標誌。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一個主要臨床表現。由於打鼾導致機體缺氧,身體所有的器官都會缺氧,這些器官都會變得
發布於 2024-12-17 15:18
0評論
科學的進步,讓我們可以用計算機、手機等打字,免於了厚重的書籍查閱。萬事皆利弊共存啊,低頭黨盛行的年代,即使是醫務工作者也會弄混很多醫學詞彙,而且是非常基礎、高頻使用的。例不多舉,下面這5組詞彙,捫心自問,搞得清楚就每組得20分,試試能打幾分啊。筆者在翻閱資料之前,沒有及格,果斷面壁思過......詞組1:適應證?適應症?正確舉例:適應證、禁忌證、併發症、合併症。「適應證」和「禁忌證」在醫學書刊、
發布於 2022-12-19 16:45
0評論
被誤解的多動症“多動症”越來越多地被人提及,但隨著這一名詞的普及,誤解也相伴而生。隨意為孩子貼上“多動症”標籤很危險,但患病兒童迴避治療也同樣危險。“皮大王”還是“多動症”?做了十多年“學習困難”門診專科醫生,見識過各種各樣患“多動症”的小朋友,眼前這個男孩顯然是典型的一個。還沒輪到他進診室,就已經見到他,每隔幾分鐘他會推開診室門,醫生和家長告訴他不能推門進入,但命令顯然對他不起作用。候診室裡,
發布於 2023-03-15 01:16
0評論
對植物雌激素的誤解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傳言,男人喝豆漿會女性化,嚴重的會乳房發育、不長鬍子等;女人喝豆漿會提高乳腺癌的發病率;小孩喝豆漿容易出現性早熟等。究其原因,是因為有一種人們稱之為植物雌激素的物質,混淆了大眾的視聽,引出許許多多的誤解。 其實,所謂的植物雌激素並非是激素,只是因為它們的結構與人體的雌激素中雌二醇相似,並且與人體的雌激素受體有親和力,故而就把它們稱之為植物雌激素。
發布於 2023-10-06 21:57
0評論
誤解一、避孕藥會增加癌症的機率 事實上,口服避孕藥可以提供額外的保護,使你能夠抵抗癌症的侵害。有不少研究證明,女性在服用避孕藥一年以後,得宮頸癌的機率降低一半;而服用超過一年以上,則可以使得卵巢癌的機率降低40%;據臺灣一份新近的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在服用避孕藥十年之後,得乳腺癌的機率並不會高於從不服用此藥的女性。宮頸癌主要是由通過性行為傳播的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所引起,避孕藥沒有隔離功能,而服用避孕
發布於 2024-09-30 21:52
0評論
2011年10月26-29日舉行的加拿大糖尿病年會的主題發言《吸菸、牙周炎和糖尿病》表明,牙齦疾病會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水平。因此,牙醫及其相關人員應該成為糖尿病治療團隊不可缺少的組成人員。糖尿病患者也應該定期到相關的醫院科室檢查牙齦疾病,包括:牙齦出血Bleedinggums,不穩定牙齒Unsteadyteeth,牙齦萎縮Gumrecession。牙齦問題是炎症反應的來源之一,並會導致糖尿
發布於 2023-02-08 13:5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