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位於腰椎的相鄰各個椎體之間,為腰椎關節的組成部分,對腰椎椎體起著支撐、連接和緩衝的作用,它的形狀酷似個算盤珠,由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三部分組成。當椎間盤退變、外傷、勞損等原因造成纖維環後凸或斷裂,髓核脫出,就稱為腰間盤突出。當椎間盤突出物壓迫或刺激脊神經根和(或)馬尾神經等受累組織引起腰腿痛、麻木等症狀時,就稱為腰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中青年人的多發病。
該病病理機制複雜,臨床症狀多有變化,被公認為難治性疾病之一。該病患者最大的病患即在於不同程度的腿痛或腰腿痛,持續或劇烈的疼痛不僅給患者造成生理創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睡眠和休息,久之還會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另外,腰椎間盤突出後,還可隨後引起脊柱生理前凸變直或側凸、脊神經根受損、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間關節退變、椎管狹窄、腰背肌衰弱和腰椎失穩等一系列繼發性改變,從而有可能導致許多病人的疼痛症狀遷延難愈、反覆發作,殘餘麻木經久難愈。患過該病的患者大多對疼痛的經歷“刻骨銘心”,時刻害怕疼痛復發,生活處處小心翼翼,因此總希望找到一種“根治”的方法,設法讓這魔鬼般的疼痛經歷一去不復返!這種美好的願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其實也是絕大多數專科醫生矢志不渝努力的方向!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症到底能否被根治呢?這恐怕是所有該病患者及其家人都特別關心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屢屢或長期被該病困擾、飽經疼痛折磨的人,或幾經治療而未痊癒患者所急切想知道的。
顧名思義,“根治”應理解為:徹底治好(指災害、疾病)。
如“根治黃河”、“根治血吸蟲病”等。另外,“根治”一詞,也可被用以表達人們剷除與扭轉每種不良現象或事務的一種美好的期望,比如“根治腐敗”、“根治房價虛高”,如此等等。總之,從本義上講,“根治”就是“從根處治療,斷絕根源,永不復發”。但是,“根治”一詞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非常狹窄,其適用病種非常有限,主要被用在腫瘤等疾病的治療上,其實用意義相對於“姑息”而言。如肺癌的手術可以分為肺癌姑息性切除和肺癌根治性切除。因此,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這種退行性脊柱病而言,正規的醫院與絕大多數專科醫生都不會使用或慎用“根治”一詞的。就連一些非常常見的疾病,如感冒、頸椎病、骨關節炎、高血壓病、糖尿病、腸炎、肝炎、痢疾、腳氣(腳癬)、咳嗽、胃痛、痔瘡,等等,誰能又能根治呢?
就根本的病因而言,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痛總與椎間盤自身退變、遺傳、受涼或外傷等諸多因素有關,絕大多數患者並無特別的誘因。
其病理(疼痛)機制多與椎間盤突出物的機械性壓迫以及局部炎症刺激或缺血有關,但尚未達成共識。因此,以前主張外科切除的所謂“根治術”也具有一定的複發率,部分病例甚至術後也不能完全解除疼痛症狀。因此,即使“非常先進”的外科手術雖然可切除部分突出的椎間盤組織,但也不能完全根除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腿痛,“從根本上治療”實際上是不恰當的。況且,由於外科手術破壞了已經發生病變的脊柱解剖結構的完整性與穩定性,此後會有較多的併發症和後遺症。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我們應當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根治”,即突出的椎間盤組織不能被完全切除,這是因為即使退變突出的椎間盤本身也具有維持椎間隙高度等重要的生理功能。
實際上,椎間盤突出物也不可能被完全切除乾淨。
那麼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其將來的發展會是怎樣的?一般來說,早期突出程度較輕的髓核或可還納復位或部分還納復位,這在椎間盤彈性較好的年輕患者中有較大的可能性;突出較大的髓核,尤其是突破後縱韌帶的所謂遊離型髓核在機體自身免疫機制的作用下,則可進一步表現為髓核纖維化或吸收萎縮;也有部位髓核突出物可能在上述變化的基礎上骨化,甚至導致椎體邊緣骨贅形成,從而使臨床症狀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並已經發生退變失穩的腰椎重新獲得代償性穩定,這些不僅對改善病情有利,對患者長期的預後也有幫助。
目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眾多非手術療法完全可以在不破壞病變脊柱解剖結構,基本不干擾椎管內突出椎間盤組織空間佔位的前提下將腰椎間盤突出症治好,其主要目標是“消除疼痛”,即所謂的“對症治療”。由於疼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疾病的主要矛盾,是患者的主要症狀和尋求醫學治療的主要理由;再者,從本質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症也被學說界公認為“自愈或自限性疾病”。
因此,“對症治療”完全“合情合理”,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且實踐業已反覆證實我們可以做到。
各種非手術療法完全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消除或改善疼痛症狀,逐步恢復腰椎生理功能,不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具有療效好、恢復快、不良反應少、醫療費用低廉等優勢。因此,從“解除疼痛、恢復功能、改善生活質量”這個意義或層次上講,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而且現行各級醫療行政主管部分所頒佈的“疾病診療常規”中大都規定有“治癒”的判定標準。這種“治癒”比患者所想象的所謂“根治”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尚存在一定的距離,與理想中的“完全痊癒”、“永不復發”的“根治術”也尚有本質區別的,但確實是要實惠與現實得多,尤其是在目前醫療科技水平與醫療條件下。
暫時無法根治也並非世界末日,其實世間凡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生、老、病、死、苦”的矛盾之中,任何人都不能“超然物外”而“遺世獨立”。儘管如此,每種難治性疾病能否被根治是相對而非絕對的,況且人們對困人類健康的難治性疾病的探索永遠也不會停止。為實現理想中所謂的“根治”,達到所謂“長治久安”的境界,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而言,總的建議是須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具體如下:
1、目前條件下,腰椎間盤突出症完全有被治癒的可能。
其中包括手術與非手術治療,且各地與每位醫生的認識與經驗各有不同,希望廣大患者樹立必勝的信心,主動化解心理壓力,積極配合醫療;
2、對於經治痊癒的患者,要想疼痛不再復發,須注意的事情較多。
首先要提高認識,意識到自身已經突出的椎間盤可能會給脊柱的結構與功能帶來不利的影響,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講自身脊柱也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弱點,從而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加以注意,主要是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長期保持坐或站立的單一姿勢、不臥軟床坐軟座、避免長時間處於振動的環境、少開車、避風寒和受傷等。
3、堅持循序漸進的功能鍛鍊。
恢復並增強腰背肌的肌力和應激能力,以充分發揮椎旁肌“軟支柱”的支撐、保護和穩定作用,從而達到預防復發的目的。從消極的意義上講,只要“拖到”六七十歲,隨著椎間盤自身的脫水萎縮,其發病率或複發率自然下降。因此,從總體上講,能否被“根治”也不完全是醫生或醫療的職責,只有做到“三分治,七分養”,走“醫患合作”、“防治結合”之路,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解除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痛苦,不斷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另外,從根本上阻止該病的發生,即徹底讓這一疾病遠離人類,一直醫務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目前,眾多的基礎研究業已發現導致椎間盤自身退變的基因,設法改變基因的類型,阻止椎間盤自身退變,使其“保持永遠年輕狀態”,自然就不會發病。這一方法已經在動物身上獲得成功,但對於人來說還有一定困難。不少學者目前正努力地去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必然惠及整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