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發生在兒童身上,部分患者可出現弛緩性神經病變,故又稱小兒麻痺症。該病毒可分為三型,各型之間幾乎沒有交叉免疫,所以患過一次小兒麻痺症後還可以再患,該病是人類消滅天花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二次消滅的傳染病。目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在同步進行根除脊髓灰質炎的行切。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3至35天,一般為5至14天。根據病變的範圍和嚴重程度,臨床表現可分為。1.前驅期有發熱、乏力、全身不適、上呼吸道感染和胃腸炎症狀,持續1~4天。
2.癱瘓前階段可在前驅期症狀消失後1~6天再次發熱(雙高熱),到此階段,或直接從前驅期發病,或直接在此階段發病,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頸部強直、Kirschner徵陽性等,同時常有全身肌肉痛和多汗。
3、麻痺期多在病程2~7天時體溫開始下降並逐漸加重,體溫正常時停止。癱瘓期是指病程較長的階段,在病程較短的階段,病程較長的階段是指病程較短的階段,在病程較長的階段,病程較短的階段是指病程較長的階段。腦幹型(球麻痺或延髓型):病變主要在延髓和腦橋,可有顱神經麻痺、呼吸中樞麻痺、血管運動中樞麻痺等,出現相應症狀。(三)腦型:較少見,有病毒性腦炎的表現。(四)混合型:脊柱型合併腦幹型較常見。
4.恢復的順序一般是首先是四肢遠端小肌肉群,其次是近端大肌肉群和腱反射,開始時恢復很快,6個月後減慢,多數在一年內恢復。
5.後期部分神經細胞嚴重受損,相應肌群功能不能恢復,造成長期癱瘓,繼而肌肉萎縮,出現脊柱側彎、足馬蹄內翻或外翻、手下垂等肢體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