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3 04:48

  焦慮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是情緒困擾的一種,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但這與精神分裂症的腦部化學遞質有所不同,因此,焦慮症絕不等同於精神分裂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有幻聽、妄想等情況。

  焦慮症主要是個人性格問題,通常都較為內向。必須將性格完全扭轉過來,才可能克服焦慮症。

  真相:部分焦慮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較內向,但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先天或後天的因素,如家族遺傳、腦內化學遞質分泌因素,長期處於沉重壓力之下、個人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習慣也有重要影響。因此,無需刻意扭轉性格,“有的放矢”才是關鍵。

  無論焦慮症有多嚴重,靠個人意志都可以完全克服。

  真相:如果用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目前的情緒困擾,確實對緩解有積極作用,但單靠個人意志並不能克服焦慮症,還需要專業、系統的方法才能成功,如專業自助書籍、心理諮詢,較嚴重的更需藥物幫助。

  只要定時按量服用精神科藥物,就可以治癒焦慮症。

  真相:藥物確實對焦慮症有一定幫助,但焦慮症的成因並非純粹生理因素引起的,個人適應不良的思維模式和處理壓力的錯誤方法也是關鍵所在,因此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是相輔相成的。

  患上焦慮症的人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只要學會放鬆心情、去旅遊散心、或到養生館做個“水療按摩”就好了。

  真相:沒錯,很多焦慮症的朋友平時都不懂得放鬆自己,所以放鬆心情、過均衡的生活,對緩解焦慮幫助不小。但是,焦慮症並非單純是生活過度緊張的問題,焦慮情緒背後的負面思維方式和與之相關的負面行為才是關鍵。況且,減輕眼前生活壓力,如散心遊玩等方法,很多時候只能治標,我們總不可能天天旅遊或做水療按摩吧。要有效地治本,必須針對焦慮症發生和維持的核心問題。

  對於焦慮性神經症的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為主,當然也可以適當配合藥物進行綜合治療。患者不妨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自我治療: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相關文章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不要提到精神病這幾個字就害怕,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焦慮、抑鬱、恐懼這樣的情緒之中。被壓迫,被強迫,也強迫自己去做某事,這樣的心理狀態下難免不滋生些心理障礙。焦慮症就是生活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那麼,到底焦慮症是精神病嗎,這個問題成為大眾化的疑問。 生活在現代和諧社會的我們,是真的有病了嗎?患上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生活在步伐快捷的社會中,如果不懂得消憂排愁,很容易被焦慮纏上,甚至終
發布於 2025-01-04 12:48
0評論
生活在現代和諧社會的我們,是真的有病了嗎?患上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生活在步伐快捷的社會中,如果不懂得消憂排愁,很容易被焦慮纏上,甚至終其一生,極大地降低了生活質量。當不幸患上焦慮症時,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心理專家指出,焦慮症是神經症的一種,屬於精神疾病,但不是精神病,只要早發現及時治療該病都能痊癒。所以,當疾病襲來時,我們大可不必驚慌,應不失時機的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很快地恢復健康。 甚麼是
發布於 2025-01-10 15:26
0評論
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是情緒困擾的一種,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但這與精神分裂症的腦部化學遞質有所不同,因此,焦慮症絕不等同於精神分裂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有幻聽、妄想等情況。 焦慮症主要是個人性格問題,通常都較為內向。必須將性格完全扭轉過來,才可能克服焦慮症。 真相:部分焦慮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較內向,但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成因,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先天或後
發布於 2023-02-01 02:06
0評論
腰痠背痛、頭疼腦熱、胸悶心悸……生活中有這些症狀的人比比皆是,但很多人的症狀卻是由於心理原因引發。他們可能身體好好的,卻總是懷疑自己有“大病”,只有看到“白大褂”,才覺得有安全感。一項調查表明,在醫院的門急診中,這樣的“患者”已佔到3成左右。專家認為,他們應該去看心理門診或者做抗焦慮和抑鬱治療。“想”出病四處求醫24歲的許小姐最近正忙著四處求醫。身為知名外企職員,她一直處於一種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
發布於 2023-02-25 14:06
0評論
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一種以焦慮為主的神經症,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一般認為,焦慮症狀的形成與思維和認知過程有著密切的、重要的關係。焦慮症患者的性格往往是易激惹、易焦慮,自信心不
發布於 2025-01-17 06:13
0評論
狂躁症屬於精神病 狂躁症以情感高漲或易激惹為主要臨床相,伴隨精力旺盛、言語增多、活動增多,嚴重時伴有幻覺、妄想、緊張症狀等精神病性症狀。躁狂發作時間需持續一週以上,一般呈發作性病程,每次發作後進入精神狀態正常的間歇緩解期,大多數病人有反覆發作傾向,屬於精神病範疇的
發布於 2023-02-18 21:06
0評論
1.驚恐障礙的臨床表現 (1)驚恐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在日常活動中,突然出現強烈的恐懼,好像即將要死去(瀕死感)或即將失去理智,使病人難以忍受,同時感到心悸,好像心臟要從胸口跳出來,有胸悶、胸痛、氣急、喉頭堵塞窒息感,因此驚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過度換氣、頭暈、出汗、面部潮紅或蒼白、震顫、手腳麻木、胃腸不適等植物神經功能症狀,也有的伴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等痛苦體驗。 一般沒有明顯的誘因或
發布於 2024-11-27 04:48
0評論
概述 在生活中不少年輕人在遇到事情時容易狂躁,特別是心煩的、難辦的事情就會抓狂,甚至幹出一些一發不可收拾的事來。然後讓人覺得他的所作所為不可理喻,會被旁邊人罵之為神經病。這樣的情況總是經常發生,讓他自己都不能拜你控制,事後又非常後悔的話,這樣的情況就很像狂躁症。那麼到底狂躁症是不是精神病?這是很多人想要弄明白的,專家表示:狂躁症是常見的一種精神病發作形式,多發生在20歲左右。患者及家屬應該給予重
發布於 2022-10-10 20:24
0評論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 (1)情緒症狀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吊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症狀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症狀。 (3)運動性不安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 2.急性焦慮發作(
發布於 2022-12-11 09:09
0評論
通常,輕度焦慮症的表現首先是視力模糊。焦慮開始發作時進展很緩慢,幾乎讓人難以察覺。但可能會意識到一些微小的變化,如輕微視力模糊,無法專注於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同時可能還伴有不安情緒或坐立不安。 如果此時患者沒有積極治療和環節,這時輕度焦慮症的表現就會發展為感覺胸部緊張:當發作開始變得加劇時,你會感受到胸部發緊。這不會是很急性的,以至於讓人誤認為是心臟病發作。相反,只是感覺胸部有壓迫感,或者感覺有點
發布於 2023-12-16 18:1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