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生活中不少年輕人在遇到事情時容易狂躁,特別是心煩的、難辦的事情就會抓狂,甚至幹出一些一發不可收拾的事來。然後讓人覺得他的所作所為不可理喻,會被旁邊人罵之為神經病。這樣的情況總是經常發生,讓他自己都不能拜你控制,事後又非常後悔的話,這樣的情況就很像狂躁症。那麼到底狂躁症是不是精神病?這是很多人想要弄明白的,專家表示:狂躁症是常見的一種精神病發作形式,多發生在20歲左右。患者及家屬應該給予重視。
步驟/方法:
1、 狂躁症的病因: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精神因素都是狂躁症的誘發因素,狂躁症是一種情感性精神障礙,多發生在20歲左右的青春期,狂躁症的發病通常急驟起病,病程短,而且預後良好,基本都能恢復到原先的正常狀態。
2、 狂躁症的症狀:狂躁症患者以心境明顯而持久的改變,心境高揚為基本臨床表現,伴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有反覆發作的傾向,間歇期相對緩解。發作症狀較輕者,可達不到精神病的程度。該病發作表現為躁狂相,其含義和診斷標準為:患者心境高揚,與所處的境遇不相當,可以興高采烈,易激怒、激越,甚至發生意識障礙。嚴重者可出現與心境協調或不協調的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症狀。
3、 狂躁症的主要臨床表現是情緒高漲,興奮,話多,思維快,口若懸河,自我評價過高,自以為有本事,精神抖擻,活動多,行為輕率,不顧後果等。當然,有的人程度沒有這麼重,很可能是“輕躁狂”,但很有可能發展為“狂躁症”,需早期治療。狂躁症患者發病之中,他們自己多不會主動就醫。往往是發展到了嚴重的地步,才被家人或朋友送往醫院。或者更糟糕,由於越軌行為,或違約而碰到法律方面的麻煩,因而被發現得到治療者當屬萬幸。所以及早發現,診斷異常的行為不容忽視。
注意事項:
瞭解到了這一些知識後,患者自身也知道了根源,然後正確對待自己的性格、精神、心理問題,採取正確的態度對待生活,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讓身心在健康的環境當中成長。我們做為家長的朋友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不辱罵不放棄,用心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爭取做個完整人格的人,為家庭和諧多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