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這個詞在中國家喻戶曉,尤其是南方地區,天氣炎熱,只要口腔潰爛了,老百姓們就自認為是吃了“熱氣”的食物“上火”了,喝杯“涼茶”應該就好了。
其實,當出現口腔潰爛,而且反反覆覆經久不愈時,應該小心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白塞病”。白塞病是一種常見的風溼病,屬於系統性血管炎的範疇,它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反覆的口腔潰瘍,每年發作至少3以上,當伴有外陰部的潰瘍和皮膚結節紅斑、頑固的毛囊炎時應格外小心該病的可能,該病最好發於20-40歲的人群,尤其是我國以男性多見,女性和中老年人也可發病。
白塞病除了以口腔黏膜和皮膚的潰爛為主要表現之外,也可以表現為關節腫痛、發熱等,但最重要的是可以累及全身各大臟器系統,如眼睛,可以因虹膜睫狀體炎而導致突發失明。另外,內臟的損害更加隱匿而不能被早期發現。如,心臟可以表現為主動脈瓣的嚴重返流而被迫行手術治療,最終卻因反覆瓣周漏而導致失敗;肺臟可以表現為肺炎或者肺實變;大動脈受累表現為假性動脈瘤、血栓或者臟器出血、靜脈的血栓形成等,該類型為血管型,為導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神性型和胃腸型為其他兩種類型,分別表現為神經系統的損害和全胃腸道的糜爛、潰瘍、出血甚至大出血以及腸穿孔。這些類型因起病非常隱匿,臨床表現相當不特異,容易被患者和基層醫院醫生誤認為是一般性的頭痛、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等。等病情進一步惡化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當胃腸道穿孔大出血時,往往不得不緊急外科手術切除病灶治療,但是如果沒有抗風溼藥物的基礎治療,術後往往很快失敗,再出血和再手術的風險很大,患者的預後進一步惡化。研究表明,男性患者、病情反覆復發和動脈受累是重要的死亡危險因素。
很多內科醫生和患者都常常詢問,做哪些檢查才能確診白塞病呢?很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任何檢查對白塞病的診斷有特異性,該病仍然依賴風溼科醫生綜合患者的病情和各項輔助檢查,並排除其他疾病後做出診斷。治療方案也遵循個體化的原則,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性和臟器受累的情況綜合考慮制定治療方案。
因此,白塞病需要多學科的醫生之間進行密切的協作,其中涉及口腔科、消化科、神經科、呼吸科、心內科、心外科、胃腸外科、腫瘤科和普內科等等。老百姓平時也應該多學習一些醫學科普知識,有類似病症的患者也應該警惕自身的病情變化,及時到醫院就診,疑似患者儘快到風溼科就診,以便早發現早治療。絕大多數的患者只要正規診治,預後都是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