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即Alzheimer病(AD),是一種能慢性進展性疾病,其患病人數以每20年翻一番的速度日漸增多,預計到2020年,中國痴呆患者將達到1020萬,並將成為AD第一大國,痴呆是繼癌症和心臟病後第3位花費最大的疾病。
AD起病隱襲,初期往往症狀輕微,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而不為患者家屬所重視,等就醫時已比較嚴重,從而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實際上,AD的防治重在“早”,即早發現、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
1、痴呆症狀早識別
AD患者的症狀可概括為ABC,即認知功能障礙、精神行為異常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乃至喪失。
(1)認知功能障礙
記憶障礙是AD早期的突出症狀。表現為好忘事,尤其是新近發生的事情,如剛用過的東西隨手即忘,日常用品丟三落四,嚴重時剛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轉眼即忘,吃飯不久又要求進餐,不能記住新近接觸的人名或地名,反覆說同樣的話或問同樣的問題。常放錯或丟失東西,購物忘記付款或多次付款。凡事需別人提醒或靠“備忘錄”,常忘記赴重要約會。家庭主婦炒菜忘記放鹽或多次放鹽,做飯將飯燒糊、將水燒乾。隨著病程進展,遠期記憶也受損,不能回憶自己的工作經歷、生活經歷、甚至自己的年齡,嚴重時連家中有幾口人,他們的姓名、年齡和職業都不能準確回憶。可出現似曾相識和舊事如新症,如遇陌生人熱情招呼,猶如親人,而熟人熟地卻感到陌生。喪失對自己的辨認能力而出現“鏡綜合徵”,如對著鏡子問“你是誰”,曾有患者面對鏡中的自己以為竊賊侵入,而一拳擊碎鏡子。病人可在已熟悉的環境中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門,甚至在自己家中也走錯房間或找不到廁所。出現全面的智能減退,包括理解、推理、判斷、抽象概括和計算等認知功能。首先是計算困難,不能進行復雜運算,直至兩位數以內的加減運算也不能完成。逐漸出現思維能力遲鈍緩慢,不能進行抽象邏輯思維,不能區分事物的異同,不能進行分析歸納,看不懂小說、電影情節等,聽不懂他人談話等。
(2)精神行為異常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在疾病的早期。病人最初表現為主動性不足,活動減少,孤獨,對新環境難以適應,自私,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對人缺乏熱情。以後興趣越來越窄,對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不負責任,情緒不穩,易激惹,因小事而暴怒,訓斥或罵人,言語粗俗,毆打家人等。進而缺乏羞恥及倫理感,行為不顧社會規範,不修邊幅,不講衛生,常常拾撿破爛,藏汙納垢以為奇世之寶,亂取他人之物據為己有,爭吃搶喝恰似孩童。病情嚴重時,可表現本能活動亢進,當眾裸體,甚至出現性行為異常等。可出現各種精神症狀,包括幻覺、妄想、錯認、抑鬱、類躁狂、激越、無目的漫遊、徘徊、軀體和言語性攻擊、喊叫及兩便失禁。睡眠障礙頗為常見,表現睡眠倒錯,夜間不睡,到處亂走,或做些無目的動作,白天則精神萎糜、瞌睡。
許多精神行為症狀是以認知障礙為基礎的,如因記憶障礙忘卻將物品放置何處而繼發被竊妄想;因人物定向障礙不認識家人或配偶而認為他們是騙子,是冒名頂替者。有些症狀繼發於人格改變,如表現退縮、古怪、糾纏他人、藏匿及破壞行為等。
(3)日常生活能力減退或喪失
衣、食、行及工作能力等日常生活能力逐漸減退,不能完成或勝任已熟悉的工作,不能正確地以手勢表達方法做出連續的複雜動作如刷牙動作,穿衣時將裡外、前後、左右順序穿錯,進食不會使用筷子或勺子,或用手抓食,或用嘴舔食,最後完全喪失生活能力。
2、出現痴呆早治療
一旦發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儘早就醫,儘可能減慢病情的進展。痴呆治療的目的在於改善認知功能;延緩或阻止痴呆程度的進展;抑制和逆轉痴呆早期部分關鍵性病理過程;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質量;減少併發症,延長生存期;減輕看護者的照料負擔。
痴呆的治療主要是改善認知功能及精神行為異常。常用的改善智能藥物包括膽鹼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加蘭他敏、石杉酯甲(雙益平、哈伯因)等;興奮性氨基酸拮抗劑美金剛;鈣拮抗劑尼莫地平;麥角鹼類如雙氫麥角鹼;吡咯脘類如阿尼西坦;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銀杏葉製劑等。精神行為異常可通過抗精神病藥物控制。此外,康復治療也有一定幫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在疾病不同階段選用適當的藥物治療,從而提高生活質量,減輕社會及家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