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4 12:50

在中國,中風是導致嚴重殘疾和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中風包括缺血性中風(由大腦供血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和出血性中風(由動脈瘤、血管畸形等引起的血管破裂)。科學研究表明,20%至30%的缺血性腦卒中是由頸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的。因此,早期治療頸動脈狹窄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包括手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和介入方法(頸動脈支架術,CAS)。就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而言,兩者大致相當。然而,CAS的創傷性較小,手術的適應症也很廣泛。由於手術是在局部麻醉和清醒狀態下進行的,一些有症狀的血栓栓塞或灌注不足的併發症很容易被觀察到並及時干預治療。因此,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已越來越多地採用支架成形術。頸動脈支架術將在預防頸動脈狹窄患者的中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隨著支架材料的發展,使用遠端栓子保護裝置可以減少因操作斑塊而導致的術中栓子移位的風險性。同時,血管內操作技術的改進和圍手術期藥物治療的規範化,大大改善和提高了CAS的手術安全性,降低了圍手術期的併發症發生率。
適應症:適合支架成型治療的主要指標是有症狀的狹窄(≥50%的狹窄),或無症狀的狹窄(≥60%的狹窄),病變的性質是動脈粥樣硬化。非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不是禁忌症,但長期結果不是很確定。"有症狀 "是指在6個月內相關供應區發生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非嚴重致殘性梗死。此外,在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前頸動脈嚴重狹窄、手術後再狹窄或患者拒絕手術治療等情況下,建議使用CAS。
禁忌症。所有有活動性出血的情況都是絕對禁忌症;最近的外科手術;不能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胃潰瘍);嚴重的肝、腎、肺功能不全;1個月內血供面積超過1/3的梗死;造影劑過敏;甲狀腺功能異常;導絲不能通過病變部位;以及存在需要治療的顱內動脈瘤或AVM。併發症是指術中和術後30天內發生的不良事件。CAS可能發生的主要術中和術後併發症包括新的腦梗塞、顱內和其他出血和心臟病發作,以及由此導致的死亡。還有支架內血栓、一過性血管痙攣、穿刺部位出血、造影劑過敏、腎功能損害、迷走神經反射(心率和血壓突然下降),以及術後支架內再狹窄甚至閉塞。支架成形術的圍手術期併發症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60歲、60-69歲、70-79歲和>80歲的人分別為1.7%、1.3%、5.3%和12.1%。
通過使用保護裝置,術中新發梗塞的幾率已大大降低。目前國際上新發梗塞的機會平均約為4%,顱內出血的發生率<1%,死亡率<1%,梗塞<1.1%。有症狀的血管狹窄患者的總髮病率高於無症狀的患者。我們中心的發病率都在1%以下。
其他發病率分別為血管迷走神經反射5-17%,造影劑過敏<1%,支架內血栓<1%,短暫性血管痙攣10-15%,再狹窄率3-13%,穿刺部位血管損傷5%。對於這些併發症,一般都有預防和處理措施,引起致殘和致死併發症的幾率很低。

頸動脈狹窄的支架治療相關文章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總是在手術前一天向患者交代併發症的問題。這個行為並不是在免責,而是希望患者瞭解手術可能帶來的問題,並能夠在出現問題後一同和醫生共同面對這些問題。介入治療頸動脈狹窄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創傷小和安全性是兩碼事,它帶來的問題不在於手術切口的大小。這個手術造成併發症的幾率雖然不高,但是有些併發症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甚至致命。在這裡,我將患者關心的問題做一個統一的解答。1、缺血性併發症這個
發布於 2022-10-21 06:34
0評論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是治療頸動脈硬化狹窄的新方法,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其長期療效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還有待進一步隨訪觀察。澳大利亞珀斯皇家醫院的Ling醫生在2008年6月份發表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LingAJ,MwipatayiP,GandhiT,SieunarineK.Stentingforcarotidarterystenosis:fractures,proposedetiologyandthen
發布於 2023-02-20 14:51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我母親右頸動脈狹窄達69%,做64排CT檢查出腦幹和小腦間血管變狹窄。醫生說需做右頸動脈支架,但告知右頸動脈狹窄做支架處有斑塊,做支架時極易斑塊脫落,風險很大,家人很猶豫,不知該不該做。我在網上看到您2008年寫的一篇《頸動脈狹窄與腦梗塞》的文章,文章中提及:“在頸動脈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中,頸動脈內還臨時安裝了腦保護裝置DD頸動脈濾網,即使在手術
發布於 2022-11-28 17:01
0評論
頸動脈狹窄症狀頸動脈狹窄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當頸動脈出現狹窄時,大腦也就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現為:頭暈、眼前發黑,有黑,短暫的意識喪失。頸動脈狹窄檢查:患者一旦出現上訴症狀,建議去門診做一個頸動脈彩超,彩超如果表現有狹窄,發現有潰瘍性斑塊形成,就需要遵照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具體確診方面,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正在逐漸取代動脈造影成為診斷
發布於 2022-12-12 18:22
0評論
一、頸動脈狹窄是由甚麼原因引起的?一般認為,頸動脈斑塊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引起腦缺血:一條途徑是嚴重狹窄的頸動脈造成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導致大腦相應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條途徑是斑塊中微栓子或斑塊表面的微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上述二者機制何者更佔優勢,目前觀點尚不一致,但多數認為斑塊狹窄度、斑塊形態學特徵均與腦缺血癥狀之間密切相關,二者共同作用誘發神經症狀,而狹窄度與症狀間關係可更為密切。二、頸動脈狹窄
發布於 2023-01-27 01:27
0評論
頸動脈為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供血。頸動脈狹窄除了可造成腦供血減少外,常因狹窄部動脈硬化斑塊破碎、局部血栓形成栓子脫落而發生腦梗死。60%的腦梗死是由顱外血管疾病引起的,。治療頸動脈狹窄是預防腦中風的重要手段。頸動脈狹窄治療的發展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即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過去的50年中,這種手術為腦梗死的預防作出了很大貢獻。近十年來隨著血管內介入技術的發展,頸動脈腔內成形、頸動脈支架置入技術
發布於 2023-01-10 03:01
0評論
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管腔的狹窄而導致腦供血不足,其發病率較高,在60歲以上人群中患頸動脈狹窄者約佔9%,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頸動脈狹窄的病因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大動脈炎及纖維肌性發育不良等。臨床症狀:頸動脈狹窄症本身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常不易發現,在早期的臨床表現有突然發作的麻木、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上肢或下肢無力、面肌麻痺和
發布於 2022-12-02 22:16
0評論
甚麼是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多發生於頸總動脈分叉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頸動脈狹窄有甚麼危害?腦缺血性卒中是引起患者致殘的常見危險,而頸動脈狹窄性病變和腦缺血性卒中的關係非常密切。一般的原因包括:1、嚴重狹窄造成的腦灌注減少;2、頸動脈粥樣斑塊脫落或斑塊破裂形成的微血栓脫落造成腦梗塞。尤其以後一個原因更多見
發布於 2022-11-30 01:06
0評論
腦卒中是當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殘的首要原因。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卒中事件發生的最常見原因。目前預防的主要措施有:1、藥物,2、血管內支架成形術3、頸動脈血管內膜剝脫術。大量的臨床實驗已經證實,無論是有症狀還是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病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均能有效地預防卒中。在美國每年進行約20萬例的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但在我國僅為數百例,與我國人口數量極不成比例。20世紀80-90年代已有多
發布於 2022-10-01 13:24
0評論
大腦的血液絕大部分來自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罪魁禍首,粥樣斑塊的表面是一層纖維帽,中間是膽固醇結晶和壞死物質。粥樣斑塊形成後不斷增大,最後纖維帽破裂,斑塊向一座活火山,不斷有碎屑向外噴出。破裂的纖維帽表面極易形成血栓並且在血流衝擊下非常容易脫落。那麼頸動脈狹窄和小中風又有甚麼關係呢?很早以前人們一直認為中風是由大腦內部的血管出了問題而引起的。50多年前,醫學界開始認識到頸動脈狹窄
發布於 2023-01-27 01: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