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是腦脊液生成或循環吸收過程發生障礙而致腦脊液量過多,壓力增高,擴大了正常腦脊液所佔有的空間,從而繼發顱壓增高,腦室擴大的總稱。
腦積水患兒在病變進展過程中,常有煩躁、嗜睡、納呆、嘔吐等症,甚至會出現驚厥,重者常致失明,以及出現營養不良、智力發育障礙,但有部分輕症患兒如能及時治療,常可逐漸緩解。腦積水產生的原因主要為腦脊液循環障礙,而導致腦脊液循環障礙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新生兒缺氧和產傷所致的顱內出血、腦膜炎繼發的黏連、腫瘤等。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營養狀態較佳,運動功能常超前發育。經常可以看到有的孩子10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獨立行走了。將孩子的運動功能發育水平與同齡的孩子相比較,是家長評估孩子發育水平的好辦法。一般孩子只要達到同齡孩子的平均水平,或經過鍛鍊就能完成相應的動作就可以了。仔細的觀察會幫助家長早期發現蛛絲馬跡。有易驚、抽搐、尖叫或煩躁不安等表現;
腦癱的症狀表現可有主動活動慢慢減少。髖關節傾向屈曲。一般腦癱的症狀為姿勢的穩定性差,在運動時或靜止時姿勢彆扭,左右兩側不對稱,有些嚴重的腦癱患兒的頭常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樣處於豎直正中位置,而是習慣於偏向一側,或者左右前後搖晃。此外,腦癱兒在新生兒期常不出現應該出現的原始反射,如不能吸吮,不能擁抱。嬰幼兒時期應該相繼出現中腦水平的立直反射與皮層水平的平衡反射不出現。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是人體的保護性反射,有利於控制姿勢,保持身體平衡穩定,而腦癱兒常常不能很好地平衡身體,維持姿勢。腦癱的症狀可以從患者一些不正常的行為中看出,因為腦癱一般是小腦和腦幹的病變,所以對日常行為的影響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