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14個城市的14所三級甲等醫院對糖尿病足患者展開統一調查,結果發現,在引發糖尿病足的各種誘因中,物理因素佔六成到八成。據主持研究的專家介紹,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發生足部潰瘍或壞疽(俗稱糖尿病爛腳),其概率要比普通人高40倍。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0%的人將在發病過程中,由於足底壓力異常增高,最終導致足部潰瘍。
糖尿病患者足底壓力增高的主要原因:
1、糖尿病神經病變:當人體發生糖尿病時,因代謝紊亂引起神經纖維減少,從而引起足部小肌群萎縮。足部肌肉的萎縮直接引起足部屈伸功能失衡,運動神經病損害的同時也累及自主神經,從而患糖尿病的人感覺足部皮膚乾燥,足部肌肉萎縮,無汗,嚴重的可引起足跟皸裂,因此造成足底壓力明顯增高。
2、關節活動受限:關節活動受限也是糖尿病足底壓力增高的重要原因,在正常步態行走過程中,足部各關節的靈活性可以保證正確的足著地走路,姿態平穩,在步行中保持穩定有力,可以緩衝震動,如果自主神經和運動神經發生病變,直接影響了行走過程中的穩定性,而導致了緩衝能力下降,引起足底壓力增大。
3、體重超重:人體的雙足,是支掌整個身體的定位點,特別是足跟和第一、五蹠趾關節部,是人體站立、走路的最佳的支撐點,如果體重過重,足部壓力無形中就會增大。
4、足底角化增多:如果足底角化增多,重者形成胼胝,胼胝則直接增加了壓力負荷,從而引起足部壓力增加。
緩解足底壓力的有效方法:
1、足底按摩:每天早晨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 用溫水泡腳10分鐘,用雙手搓腳10 分鐘,從腳趾頭到足背部、足心、足跟部順位揉搓,然後再逆方向揉搓。這樣可以有效改善足部血液循環, 調節運動神經,防止肌肉萎縮,減輕足底壓力,從而防止足部潰瘍的發生。
2、減少體重:儘量減少人體的超出重量, 能夠有效地減輕足底的壓力,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的潰瘍發生。
3、防止足底部角化症:多食用維生素類的食品和藥物,對於鞋襪一定要穿著舒適、得體,不能過於擠壓,防止凍傷、皸裂發生,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糖尿病足的潰瘍發生。
4、預防性手術治療:應定期到骨科醫師那裡檢查,看看足部骨骼是否存在畸形,關節運動和步態是否不平衡,因為這些都可導致足部著地點受到傷害。目前醫院有專用足底壓力測試儀器,糖尿病患者可定期做足底壓力分析,研究發現足部潰瘍近半數集中在大拇趾,這可能與第一足趾壓力負荷高有關,因此可通過行蹠骨頭切除減壓手術可降低足底峰壓。對無感染和缺血的糖尿病足底潰瘍患者亦可行預防性蹠骨頭切除或蹠骨頭截骨短縮抬高來減輕足底壓力。
糖尿病足底壓力改變是糖尿病足部潰瘍(爛腳)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局部足底壓力增高,是足底發生潰瘍的一個早期預測因子,因此早期對患者足底壓力水平進行客觀評價非常重要。糖尿病神經病變、關節活動受限、胼胝等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足底壓力增高的重要的常見原因,應積極有效地採取壓力緩解措施,對糖尿病足防止潰瘍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糖尿病足病的宣傳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定期檢查足底壓力,能夠有效預防糖尿病足潰瘍發生。專家提醒患者,如保守治療效果不好,應儘早尋求專科醫生診治,防止進一步惡化發展。另外,在手術前期和手術治療之後,必須配合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