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鋼筋混凝土廣泛用於建築結構中,但您聽說過嗎?它還能用於治療人體疾病。當然,這兒的鋼筋混凝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真正鋼筋和混凝土,但是它的原理和普通鋼筋混凝土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放射科主任吳春根教授率先提出一種新的微創治療技術――“鋼筋混凝土技術”,並將其用於治療人體長骨轉移瘤,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開闢了轉移性骨腫瘤治療的新天地,據悉,該項技術於2014年5月在國際權威期刊JVasc interv Radiol首次報道。
大部分腫瘤患者最終都將會有骨轉移,甚至引起病理性骨折,特別是在承重性長骨,如股骨近端,骨折使患者無法行走,產生的劇烈疼痛,更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規避這一風險的最佳策略就是在骨折發生之前進行手術。其中,外科假體置換或應用內固定是增加病變部位機械穩定性的標準療法,但是,由於骨折發生概率、患者全身狀以及預期生存時間的不同,很難判斷是否有必要進行外科開放手術,加之開放性手術創傷大、風險大、手術成本高,經常不被患者所接受。然而,微創介入治療卻為不能行外科開放手術的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是,對於即將發生病理性骨折的股骨頭或股骨頸區域,常規的介入治療――單純經皮骨成形術,在生物力學方面存在缺陷,不能提供足夠的機械穩定性,仍存在骨折的風險,為了克服這一缺陷,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放射科主任吳春根教授創新性的提出經皮內固定聯合經皮骨成形術,這一方法也被形象的稱為“鋼筋混凝土技術”:去除針尾的針芯能增強橫向支持力,同時,骨水泥能固定去除針尾的針芯。簡而言之,針芯充當鋼筋的角色,骨水泥充當混凝土的角色。兩者結合大大提高了股骨的穩定性。
目前在臨床上已成功實施了這項技術並且效果明顯。“鋼筋混凝土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微創技術,有如下優點:①手術引起的失血及損傷很小,可以減少手術部位感染以及腫瘤轉移的機會;②可以在局麻下進行手術,手術風險大大減低;③相對於外科開放手術,介入治療可以明顯縮短臥床以及住院時間,住院花費大大降低;④手術過程中,可以聯合其他治療方法,對病變部位進行診斷治療,如穿刺活檢,射頻消融。
總之,經皮內固定聯合經皮骨成形術治療可能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長骨轉移瘤是一種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特別對於因為健康狀況不適合行外科開放手術治療的患者,是一種理想的替代治療方案,大大提高了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