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詞,最早出自《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中醫崇尚“上工治未病”,意思是好的醫生防病重於治病。所謂“未病”,很多人認為指的就是健康的狀態,還沒有病,“治”從現代的字面來解釋,是治療的意思,那麼,既然沒有病,又何來的治療呢?其實這裡的治包含了預防、治療、康復等等現代醫學的概念,未病,並不等於無病,而是具有“病”的危險因素,所以要防範於未然。
道法自然的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講究道法自然的境界,追求天人相應、順乎自然的養生方式,《黃帝內經》開篇“上古天真論”就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現代醫學這麼發達,已經對人體研究到了分子的微細結構,但是現在這些研究多少遇到了瓶頸,將人體細分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必然是需要一個理論再將它們彙總起來,這個理論西醫學上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是中醫就可以給出解釋,這個理論就是天人相應。人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自然界的很多現象在人體上都會有相應得體現,比如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氣候的變化,人體內的陰陽之氣會受其影響而產生相應的生、長、化、收、藏的變化,而人體的五臟也有所對應的季節,肝應春、心應夏、肺應秋、腎應冬、脾應長夏;一個月裡,月亮的陰晴圓缺對人體氣血的運行也有一定的影響,一天之內,早、中、晚太陽的變化和人體內陽氣的盛衰也相互對應。因此,養生的首要便是順應日月節律和四季變化的規律,順應自然界萬物的生長過程。
所謂“冬藏”,就是指人到了冬天,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來年應對春生、夏長、秋收的付出和收穫。冬季始於立冬,包括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六個節氣,《素問?四季調神大論》載“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這段話的意思是,冬天的三個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裡,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就像魚鳥深藏、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等等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就如冬季沒有深埋於土壤的種子,即便春天裡發芽了,也終究難以長成參天大樹一般,如果人不注意在冬季閉藏陽氣,到了春季也會出現四肢痿軟無力、畏寒等症狀。
冬藏養生的飲食之道
冬季的飲食養生分為“食養”和“藥養”兩種,冬季正是自然界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季節,因此,冬季的飲食需要顧護陽氣,適宜選擇一些溫熱的食物。如羊肉、蝦、鵪鶉、雞肉、核桃仁、生薑、韭菜、荔枝、龍眼等都是適合在冬季食用的溫陽食物,其中,羊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鈣、磷、鐵等營養物質,具有補虛益氣,溫中暖下的功效;蝦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原、維生素B族、尼克酸、鈣、磷、鐵、鋅等營養物質,具有補腎壯陽,通乳託毒的功效;鵪鶉含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具有補五臟,益中氣,清利溼熱的功效,《飲膳正要》記載鵪鶉“味甘,溫平,益氣,補五臟,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 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中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烏髮的功效,尤適於體質虛弱的調補;核桃仁含有蛋白質、脂肪酸、糖類、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鐵、鈣、鎂等,具有補腎固精,養顏烏髮,溫肺定喘,潤腸等功效;生薑含有揮發油、薑辣素、樹脂、澱粉等物質,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健胃止嘔,解毒的功效;韭菜含有硫化物、甙類、苦味質、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鈣、磷、鐵等物質,具有溫陽補虛,行氣理血的功效;荔枝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素、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葉酸、檸檬酸、蘋果酸等營養物質,具有生津養血,理氣止痛的功效;龍眼含有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脂肪、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C,具有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的功效,。《泉州本草》載:“(龍眼)壯陽益氣,補脾胃”。
除了“食養”之外,選擇一些溫補陽氣的藥材做成藥膳或者藥茶,對於冬季養生同樣是不錯的選擇。溫熱類的中藥很多,如黃芪、人參、丁香、杜仲、枸杞子、冬蟲夏草、肉蓯蓉等藥材都很適合作為冬季食補的選擇。黃芪含有蛋白質、氨基酸、多糖類、膽鹼、葉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託毒生肌的功效;人參種類很多,包括野山參、移山參、生曬參、紅參、別直參、高麗參等,至少含有12種人參皂甙,14種氨基酸和多肽,以及人參酸、人參三糖、植物甾醇、維生素、煙酸、鈉、鉀、鈣、鎂、鐵、銅、鋅等微量元素,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健脾養肺,寧心安神的作用;丁香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丁香烯醇、胡椒酚、苯甲醇等物質,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杜仲含有杜仲膠、杜仲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葉珊瑚苷、鞣質、黃酮類化合物等物質,味甘,性溫,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枸杞子含有甜菜鹼、玉蜀黍素、胡蘿蔔素、硫胺、煙酸、酸漿紅素、脂肪油、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味甘,性平。能補肝腎,益精血,明目。《藥性論》記載枸杞子“補肝腎,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適宜於腎陽虛衰導致的怕冷;冬蟲夏草含有遊離氨基酸、糖類、維生素、鉀、鈣、錳、鐵、銅等微量元素,味甘,性溫。具有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藥性考》記載冬蟲夏草“味甘性溫,秘精益氣,專補命門”;肉蓯蓉含有脂溶性物質、甜菜鹼等,味甘、鹹,性溫,具有溫腎助陽,潤腸通便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肉蓯蓉“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婦人Y瘕。久服輕身”。
儘管冬季是自然界陽氣閉藏的季節,但是冬藏養生也要因人而異,如果原本屬於熱盛之體,則在適當食用補陽食物和藥材的同時,要選擇一些清熱養陰之品,以免熱盛化火,導致一系列上火症狀的出現,也契合了中醫“善補陽者,當從陰中求陽”的觀點。
冬藏養生的起居之道
冬季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季節,萬物生機隱伏,因此《黃帝內經》指出冬季應“早臥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人們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點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冬季三月晝短而夜長,根據天人相應的養生之道,人的起居作息也應當順應人體養精固陽的需要,自然界的陰氣在入夜後逐漸加重,在子時達到最盛,所以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以固攝人體的精氣,待到日出後,自然界的陽氣逐漸興盛,這時候起床,就可以避免外界的陰寒之氣損傷人體陽氣。除此之外,保持室溫的相對適宜也十分重要,因為室溫過低固然會耗傷人體內的陽氣,然而從室內到室外溫差過大,同樣容易外感寒邪之氣,誘發疾病。
運動在冬季的起居養生中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舒展筋骨,增加機體的熱能,增加機體抵禦疾病的能力。然而冬季的運動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在風雪天氣到室外鍛鍊,也不宜在太陽昇起之前或者夜晚到室外鍛鍊,以防耗傷陽氣。鍛鍊的強度也以微微出汗為宜,慢跑、散步、太極拳、騎自行車、健身操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冬季養生還應注意足部的保暖,因為人的雙足離心臟的距離最遠,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加之雙腳的皮下脂肪較少,防寒保溫能力差,故有“寒從腳下生”之說。歷代養生家均把睡前熱水洗腳作為養生祛病、延年益壽的一項措施。熱水洗腳與足底按摩,可疏通經脈,促進血行,有利於消除疲勞,安神助眠。
除此之外,冬季還應注意衣著的保暖,每天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流通,並注意節制房事,《壽世保元》中說:“精乃腎之主,冬季養生,應節制性生活,不能姿其情慾,傷其腎精。”因為冬季養生貴在藏精,應以養精氣為先,方能益壽延年。
冬藏養生的養心之道
嚴冬之時,木枯草衰,萬物凋零,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的水平,所以人在冬季易出現各種情緒問題,比如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季節性情感失調症的表現。所以,在冬季要注意保養心神,《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也就是說,冬季應使心神內守,處於一種平靜、恬淡的心境之下,在出現惱怒、悲傷、抑鬱、緊張、焦慮等等不良情緒時應做到“不住於心”,儘快地自我調整心態,遠離負面情緒的侵擾,冬季應該避免長時間待在室內,適宜的戶外活動、曬太陽、多與人交流都會幫助改善不良的情緒狀態,保持樂觀、豁達的心境。
除了情緒的自我調整之外,也可以藉助一些改善情緒狀態的食物和中草藥,如芹菜、菠菜都富含維生素B族,有利於身體產生多巴胺及有益好心情的激素;香蕉含有的泛酸等成分是人體的“開心激素”,能減輕心理壓力,緩解緊張;柚子、檸檬、橘子含有的維生素C則能夠舒緩壓抑的情緒,都是不錯的養心食物。而中藥材裡的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日華子本草》記載百合“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麥冬清熱養陰,潤肺養胃,清心除煩,潤腸通便;茯苓健脾安神,利水滲溼;佛手疏肝解鬱,理氣和中,燥溼化痰;五味子善於斂肺止汗,澀精止瀉,生津止渴,寧心安神,這些藥材對於改善情緒都有一定的助益。
由此可見,冬季養生貴在“藏”,做到順應天時,顧護陽氣,智慧食養,早臥晚起,適宜運動,調節心境,便是冬藏養生的“密鑰”。
冬藏養生密鑰
發布於 2023-02-01 14:32
冬藏養生密鑰相關文章
概述
女性朋友平時容易發生一些婦科問題,不及時的治療,對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說,在平時的生活中,女性的私處的保養是非常重要的,要經常的清洗,經常的更換內褲,這樣做對女性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也有助於預防婦科疾病。如果私處出現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女性朋友的身體素質明顯下降,甚至可能會發生一些感染的現象,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藏在女性私密花園的秘密。
步驟/方法:
1、
女人的秘密花園最容易發
發布於 2024-01-02 10:50
0評論
中醫認為,自然界裡的秋冬季,都是收納季節,所謂“秋收冬藏”,以“天人相應”聯繫來看,人也是處於收納時節。秋冬季是一年中最容易通過“吃來之食”來吸收營養、強健身體的時候。“秋冬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秋冬進補,要以“平補”、“調補”為原則,只有補得恰當,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進補不當弄巧成拙“秋冬季的合
發布於 2022-11-30 02:41
0評論
第一堅果: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可醒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調氣、清咽止咳。
最佳吃法:新鮮花生最好連殼煮著吃,不僅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花生殼和內層紅衣的保健作用。
最好搭配:紅棗。搭配紅棗,對脾虛血少、貧血有一定療效,對女性尤為有益。
第一飲:黃酒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含有18種氨基酸。還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黃酒性熱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潤
發布於 2024-03-29 01:12
0評論
中醫養生理念堅持以預防為重心,養生為核心,注重“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病盛防危”、“新愈防復”。以前冬天的時候,不少人手足上長凍瘡,一開春就慢慢地自然痊癒。有的醫生會建議您在夏天的時候用生薑或者辣椒用力摩擦手足,到了來年冬天,凍瘡就不會復發了。這就是典型的“冬病夏治”。《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記載:“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
發布於 2022-09-28 04:33
0評論
處女膜修補術處女膜是覆蓋在女性陰道口上的一層中空狀薄膜。大多數女性在第一次性交後處女膜一處或多處被撕破,導致首次性生活出血。但有少數女性的處女膜非常柔韌,並富於彈性,雖經多次性交也不破裂。另外由於運動、外傷、騎自行車、不正規的婦科檢查等行為也可導致處女膜的意外破裂。因此,以處女膜的破裂與出血與否作為是失貞的唯一證據是不科學的。處女膜破損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如果患者有要求,都應像身體其他組織及器
發布於 2022-12-29 13:20
0評論
秋冬是心腦血管病多發季節,人體受冷空氣刺激,常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促使血栓形成,導致中風發生。要重視高血壓等原發疾病的治療,注意發現突然眩暈、劇烈頭痛等先兆症狀,寒冷也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儘管秋季不像冬季那樣容易引起疾病的復發,但若忽視了秋天的季節特點,也是危險的。 萬物生長有規律,可謂:“春生、夏長、秋收
發布於 2023-01-31 18:47
0評論
1.主血脈,主神明,心著生之本;心,其華在面,發為血之餘。
2.肝藏血,發為血之餘。頭髮的營養源於血,故年少血氣盛時頭髮茂密,色黑有光澤;年老肝血不足時,頭髮變為蒼白,易於脫落。
3.脾主升清。脾氣能將飲食的精微、津液上輸於肺,再輸佈於其他臟腑而化生氣血營養全身,當然也使毛髮得到營養。
4.肺,其華在毛。華是榮華外露的意思。從毛髮的榮與枯可以推斷肺臟機能的盛衰,這是因為肺臟能“輸精於毛髮”。肺臟
發布於 2022-12-13 00:47
0評論
隔了夜的茶水:睡覺前,把隔夜的茶葉包或者用化妝棉浸泡隔夜的茶水用來敷眼,可以增長睫毛。有人推薦綠茶,不過應該哪種茶葉都可以。
塗維生素E:VE就是藥房賣的最普通的那種,3元一盒的金色膠囊,每天取一粒用牙籤刺破塗在睫毛上。但是這樣容易長脂肪粒,所以建議用舊的睫毛膏瓶子洗乾淨盛裝,塗抹時用刷子只刷在睫毛上,則不會弄到眼睛裡也不會長脂肪粒。也有人是用舊的唇彩盒裝,用唇線筆刷。
塗睫毛生長液:悅美泉睫毛
發布於 2023-10-21 01:21
0評論
密蒙花為馬錢科植物密蒙花的乾燥花蕾。在花期花未開放時採摘簇生的花蕾,除淨枝梗等雜質,曬乾即可入藥。《本草衍義》載:“密蒙花,甚多。葉,冬亦不雕,然不似冬青。蓋柔而不光潔,不深綠,花細碎,數十房成一朵,冬生春開。”其性涼,味甘,具有祛風、涼血、潤肝、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目赤腫痛、多淚羞明、青盲翳障、風眩爛眼等症,為眼科要藥。市場上有以瑞香科植物結香乾燥的花蕾冒充密蒙花,使用時注意鑑別。
外觀為多數
發布於 2024-03-24 05:06
0評論
概述
有的人對雪域藏寶比較瞭解,但是多數的人們對於雪域藏寶還是瞭解的不夠徹底,實際上這種產品屬於一種保健品,由於現在的人們對於身體保健特別的多重,再加上這些保健品通過廣告,宣傳的力度非常大,也取得了很多消費者的信任。實際上,這些保健品有的對於保薦人的身體健康,能起到一定的功效和作用,但是還有的一些保健品不能達到一定的功效,但是有的生產廠家為了自己賺錢,採取了各種不同的銷售渠道,從而影響了這些保健
發布於 2024-03-31 11: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