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1-30 02:41

  中醫認為,自然界裡的秋冬季,都是收納季節,所謂“秋收冬藏”,以“天人相應”聯繫來看,人也是處於收納時節。秋冬季是一年中最容易通過“吃來之食”來吸收營養、強健身體的時候。

  “秋冬進補不僅能固本培元,使身體正氣恢復,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秋冬進補,要以“平補”、“調補”為原則,只有補得恰當,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進補不當 弄巧成拙

  “秋冬季的合理進補,不僅可以彌補夏季的過度消耗,還能增強人體對寒冷天氣的適應能力,為平安過冬做好準備。但如果進補方法不對,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可能弄巧成拙。”

  秋冬季節傳統的食補多用辛熱之品,以溫陽驅寒,而藥補多以溫熱藥為主,人們往往習慣於純補、膩補、食不厭精。但他們忽略了秋冬進補不當易致體內陽氣過盛,營養物質蓄積化熱,易釀生成毒,毒留體內則會引發多種疾病。

  彭偉說,如過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使大便乾結難解、致痤瘡等症;過食肥甘厚膩則易損傷脾胃,脾胃呆滯、水溼運化無力則引起便秘腹脹等症。一旦冬季運動減少,抵抗力下降,原有的疾病極易復發或加重。

  調脾胃先於進補

  在夏季,人們常常因為苦夏或過食冷飲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減弱,此時如果大量進食補品,特別是過於滋補的養陰之品,會進一步加重脾胃負擔,使長期處於“虛弱”狀態的胃腸無法承受“突如其來”的補品,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一般來說,進補之前最好有個調理脾胃的過程,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再開始進補。”彭偉說,“人體消化功能一旦紊亂,不僅所攝入的營養物質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脹、厭食、腹痛、腹瀉等疾病也會找上門來。”

  調理脾胃,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中醫認為,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脾胃虛弱比較嚴重的患者,則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氣、和胃的藥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腸炎的人,由於脾胃功能減弱,忌進食大量含有阿膠、鹿角膠的補品,否則會因“虛不受補”而加重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平補”、“調補”是原則

  “秋冬季進補可以恢復體力、提高人體抗病能力,但補過頭了也不是好事,甚至會適得其反。”彭偉提醒,很多人天一轉涼就開始吃牛肉、羊肉、藥燉排骨、十全大補湯等滋補品,吃這些不但不能達到恢復體力的目的,反而會使那些燥熱體質的人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症狀。

  “這些食物多屬燥熱性,若不加節制地食用,會有反效果出現。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首先要注意調養好基礎性的疾病,然後再進補,要注意避免出現愈補愈重的情況。”

  而且在秋天,氣溫乾燥,人容易上火,因此進補者在飲食上,還要少蔥、姜、蒜、椒等辛辣食品。彭偉建議,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要立即停止進補,並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點清淡的粥類來緩解,症狀重的則應該到正規醫院,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專業治療。

  食藥同源 因人而異

  彭偉認為,秋冬季進補有食補和藥補兩個途徑,具體採用哪種方法進步,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食補適合體質較差但沒有具體疾病的人,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過藥物進補。”

  彭偉介紹,食補可以起到改善體質、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但補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從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開始,如做點白木耳燉湯等。而藥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如果身體尚可,可用一般的補藥“平補”,如果身體虧虛較重,可用貴重的藥品“滋補”。

  “一般的藥補,很多人會選擇六味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前者藥性溫,有養腎作用可長期服用,後者對眼睛老花、視力模糊者,腎陰不足等有很好的效果。”

  彭偉表示,進補要因人而異。同樣是氣虛,有脾氣虛、腎氣虛、肺氣虛的不同,自己到底該怎麼補,最好諮詢一下中醫。至於亞健康人群,最好“食藥同補”,以彌補營養失調。另外,補的時候不能太心急,要緩進緩補。

  補品,講究“量體裁衣”

  現在很多人一提起補品,就想到人參、燕窩、蟲草等高檔的滋補品。彭偉覺得,這些高檔的滋補品並非適合所有的進補者,像這類營養價值比較高的滋補品,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燕窩性平味甘,適宜人群的範圍廣,基本上男、女、老、少、幼、孕者皆可食用。但像人參,種類比較多,要進補必須分清體質。”

  人參中,野山參最稀貴,可大補元氣,白參用於氣陰不足者,紅參用於氣弱陰虛者,別直參偏熱,用於陽虛較重者。由於紅參和別直參偏溫熱,服用時還可根據身體情況,適量加入偏寒的西洋參。

  彭偉建議,人參可燉湯,可含化,可泡茶,可泡酒,但在服用人參時要注意,實證、熱證而正氣不虛者要忌服;服人參後,不宜喝茶、吃蘿蔔,以免影響藥力;正在患感冒者也不宜服用。

  分體質進補  事半功倍

  “進補提倡‘食’之有道,不同的體質,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進補各不相同,切忌虛實不分,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進補。”

  彭偉提醒,進補前,要根據身體情況確定進補方法,切勿盲目進補,在選擇食品、藥品前,可向專業醫師諮詢,特別是以下三類人在秋冬季進補的時候,要格外注意:

  第一,脾虛患者。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慾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第三,老年人及兒童。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慾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和丸、香砂養胃丸等。

  另外,在秋季,不要過多食用溫熱的食物或藥物,如羊肉、狗肉、人參、鹿茸、肉桂、附片等,否則極易加重秋燥。

  尋找普通食物的進補“賣點”

  相對於藥補,食補有幾個優勢:一是食品一般無毒,而藥則不同,“是藥三分毒”。彭偉表示,秋季宜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芝麻、烏骨雞、豬肺、豆漿、蜂蜜等,常吃這些食物,能防止秋燥傷身。此外,奶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多吃,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都是很好的進補品。

  “秋冬季進補並不是只能吃一些高檔的滋補品,除了人參、燕窩,像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吃的食物中,也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彭偉向普通的進補者推薦了常見的幾種食物。

  百合: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中醫認為,百合具有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功效。

  山藥:

  山藥為補中益氣藥,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不論男女老幼、體健體弱,都可食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弱者進補前食用。秋冬進補前吃點山藥,有利於補品的吸收,為秋冬進補打基礎。

  紅棗:

  紅棗能健脾益胃、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特別是脾胃虛弱、倦怠無力的人,吃紅棗後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的功效。同時,紅棗還具有補氣養血、養血安神、舒肝解鬱的功效。

  蘿蔔:

  民間有“十月蘿蔔小人參”、“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等諺語,其藥用價值在於營養成分豐富而均衡。蘿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蘿蔔的食用方法很多,燒、炒、燉、拌、作餡、作湯等,還可醃、醬、泡、曬乾,做成各種蘿蔔製品。

  藕:

  鮮藕加熱後,性質變溫和,有養胃滋陰、生津、益血、止瀉的功效,能解秋燥、健腸胃。特別適合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而表現為肌膚乾燥、面色無華的人食用。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蓮子:

  中醫認為蓮子性味甘、澀、平,入脾、腎、心經,有補脾止瀉、補腎澀精、養心安神、祛除餘暑,滋補強身之功。

  牛羊肉:

  進入秋季之後,寒冷的天氣影響人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因此,秋冬季要多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食用牛羊肉可溫補氣血。

"秋收冬藏 "進補要謹慎相關文章
概述 在冬天的時候,天氣是十分的寒冷的,在這種時候我們的身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而且在這種嚴寒的天氣的話,我們的身體的各項機能也會下降,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就沒有那麼多的進行鍛鍊了,所以我們的身體也沒有以前的那麼健康,所以在冬天的時候我們要在飲食方面多加進行調養。我們在冬季的時候需要去進行進一步,尤其是對於男性而言,他們在冬季進行進補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小細節,在冬季進行進補的時候也有一些食物供他們選擇
發布於 2022-12-14 06:37
0評論
1、熱量 人到中年以後,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活動量逐漸減少,因而能量供應可適當降低,一般40~49歲可減少5%,50~59歲可減少10%,60~90歲可減少20%。碳水化物是人體最重要最經濟的熱量來源,不能缺少,但也不能過多,以免增加體重。一般以五穀為主。 2、蛋白質 一般每日供給0.7~1.0克每公斤體重,特別是要注意補充高質量蛋白質,包括瘦肉、乳類、禽類、蛋類、豆類等。 3、脂肪 一般每天6
發布於 2023-02-11 04:53
0評論
中醫認為,人體的正常機能主要是靠氣血將養分運送到全身來完成的,一旦陽氣不足或是氣血運行受阻導致陽氣淤滯,那麼處於四肢末端的手和腳就會出現冰冷的情況。 一般來說,人體如果陽氣不足,除了手腳冰冷以外,全身也會出現怕冷的情況。這種體質的人平時要注意保暖,應多吃一些溫補的食品。 如果身體本身的陽氣並不虛衰,而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手腳發涼,可以考慮通過運動或是攝取行氣活血的食物進行調節。 經常手腳冰冷
發布於 2024-07-14 11:50
0評論
雞湯進補,不是人人都能喝 冬季喝雞湯進補是我國的傳統,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吃雞進補適宜在秋冬季節,特別是冬季,不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調補機體,還可以抵禦寒冷,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有“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一說。雖然現在是雞湯進補的“高峰期”,但一定要因人而異,否則進補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虛則補之”,並非人人需要進補。冬季人體合成代謝功能增強,很容易
發布於 2024-01-01 19:37
0評論
1.維他命A 缺少維他命A的下場是皮脂腺、汗腺機能變弱,角質層慢慢變厚,肌膚開始變得乾燥。想想看,這樣的腿美得起來嗎? 2.維他命E 維他命E可分解脂肪、膽固醇的囤積,它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讓新鮮的血液送達離心臟最過的腿部,給予細胞全新的氧氣與營養。若靜脈產生停滯,組織液也隨著停滯,腿部就容易變得壯粗。 3.鉀 纖細腿部的要端是不要吃太多鹽。鹽份攝取過多,身板就會想多喝水,導致水份囤積體內,形成
發布於 2024-01-11 14:07
0評論
秋季進補,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具有這類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患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具有健補脾胃的蓮子、山藥、扁豆等。 秋季容易出現口乾唇焦等秋燥症候,應選用滋養潤燥、益中補氣的食品,這類食品有銀耳、百合等。銀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磷、鐵、鎂、鈣等,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可用水浸泡發後,煮爛,加糖服食,
發布於 2023-02-11 04:40
0評論
1.並非人人適宜進補。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動期和肝硬化活動期的病人則一般不宜用營養滋補品。其他肝炎病人進補方法和藥物要因人而異,要以中醫的辯證施治為原則。花粉、沙棘、刺梨和獼猴桃等作為天然的營養物,也可作為肝炎病人的保健品,但不宜多吃。 2.要防止過多地服用補藥。由於補藥多為中成藥,不少人認為沒有甚麼副作用,習慣於自選自用。要知道,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代謝器官,多種藥物都必須在肝臟內分解、轉
發布於 2024-07-17 12:21
0評論
進補要慎之又慎 肝病患者進補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注意以下三點: 1.並非人人適宜進補。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動期和肝硬化活動期的病人則一般不宜用營養滋補品。其他肝炎病人進補方法和藥物要因人而異,要以中醫的辯證施治為原則。花粉、沙棘、刺梨和獼猴桃等作為天然的營養物,也可作為肝炎病人的保健品,但不宜多吃。 2.要防止過多地服用補藥。由於補藥多為中成藥,不少人認為沒有甚麼副作用,習慣於自選自用。要知
發布於 2024-07-16 05:12
0評論
1.並非人人適宜進補。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動期和肝硬化活動期的病人則一般不宜用營養滋補品。其他肝炎病人進補方法和藥物要因人而異,要以中醫的辯證施治為原則。花粉、沙棘、刺梨和獼猴桃等作為天然的營養物,也可作為肝炎病人的保健品,但不宜多吃。 2.要防止過多地服用補藥。由於補藥多為中成藥,不少人認為沒有甚麼副作用,習慣於自選自用。要知道,肝臟是人體中最大的代謝器官,多種藥物都必須在肝臟內分解、轉
發布於 2024-06-20 19:52
0評論
肝病患者進補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注意以下三點: 1.並非人人適宜進補。急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動期和肝硬化活動期的病人則一般不宜用營養滋補品。其他肝炎病人進補方法和藥物要因人而異,要以中醫的辯證施治為原則。花粉、沙棘、刺梨和獼猴桃等作為天然的營養物,也可作為肝炎病人的保健品,但不宜多吃。 2.要防止過多地服用補藥。由於補藥多為中成藥,不少人認為沒有甚麼副作用,習慣於自選自用。要知道,肝臟是人體中
發布於 2024-09-19 17: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