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腰部痠痛症狀,腹脹或腹部包塊,血尿等症狀:立即到醫院檢查腎臟及其他腹部內臟B超。
2、無症狀,體檢B超發現腎腫瘤:立即到醫院做腎臟增強CT掃描,明確是否有腎臟腫瘤,腫瘤大小,初步性質,累及範圍,有沒有侵犯周圍器官,有沒有淋巴結轉移等。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張海梁
3、CT明確有腎腫瘤,如果提示惡性,建議手術治療;如果性質不明,建議腎臟MRI檢查進一步明確。
4、CT、MRI提示惡性腫瘤後,應進一步全身評估檢查,包括肺部CT,排除遠處轉移。
5、如果腎臟腫瘤小於4cm,且生長於腎臟外周,可考慮腎部分切除,只切除腫瘤,保留腎臟;如果腫瘤大小在4-7cm之間,少部分患者也可保留腎臟,只切腫瘤,但大部分需要根治性腎切除。腹腔鏡手術和開放手術均可採用。
6、如果腎臟腫瘤大小在7-10cm之間,建議根治性腎切除。腹腔鏡手術和開放手術均可採用。
7、如果腎臟腫瘤大於10cm,伴有淋巴結轉移,或靜脈瘤栓等,建議開放性腎根治術,腹腔鏡手術容易造成腫瘤播散。
8、手術後通常每3-6個月複查隨訪,隨訪項目包括抽血肝腎功能、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腹部B超或CT,肺部平掃CT。
9、如果診斷的時候已經伴有肺轉移或骨轉移或其他器官轉移,應根據轉移灶體積與腎腫瘤體積比來決定是否先切除腎腫瘤。轉移灶體積小於腎腫瘤者,只要身體狀況能耐受手術,就先切除腎腫瘤,然後接受分子靶向治療。轉移灶體積小於腎腫瘤者,先行腎腫瘤穿刺活檢,根據穿刺病理結果先使用分子靶向治療,轉移灶縮小後再切除腎腫瘤,後續繼續分子靶向治療。
10、轉移性腎癌患者的分子靶向治療是終身服用的,前期自費購藥,後續只要治療有效,都是免費提供藥物,但需要通過中華慈善總會或中國癌症基金會的審批,通常通過率在90%以上。
11、靶向治療初期,需要每1-2周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每4-6周檢查轉移部位的CT或MRI,獲得贈藥後2-3個月複查轉移部位的CT或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