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 年輕人不會得房顫
研究表明,房顫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我國60歲以下人口中房顫的發病率約為1%,60歲以上人口的發病率為4%,80歲以上人口的發病率為9%。由此不少人認為,房顫是老年病,年輕人不會得。
房顫是由於心肌喪失了正常有規律的收縮導致心房跳動顯著增快且極不規律的現象。按時間劃分,房顫分為急性房顫和慢性房顫,慢性房顫又分為陣發性、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
房顫的病因包括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瓣膜病、心力衰竭、甲狀腺疾病、肺心病等。也有部分房顫病人沒有存在器質性心臟病而獨立發生。丁超提醒,近年來房顫的發病還呈現出向年輕人轉移的趨勢。抽菸、酗酒、酗咖啡、熬夜、加班等不健康因素大大加重了年輕人心臟的負擔,從而誘發房顫。所以年輕人如果有心慌、氣短等不適,也要考慮房顫的可能。
房顫的診斷並不困難,房顫發作時的心電圖就是確診的依據。發作時間短暫、頻繁者,可通過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
誤區2 沒症狀不需要治療
約有15%~35%的房顫患者無任何症狀。通常是在例行醫療檢查或其他病症檢查時發現患有房顫。不少患者認為,沒有不適的臨床症狀,不需要治療。
房顫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發展的疾病,症狀也可能會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包括心悸、氣短胸悶、疲勞或輕度頭痛等。臨床上有“房顫促進房顫”的說法。即房顫每發作一次,患者心房重構即加重一次,從而導致房顫發作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房顫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最終有可能發展成永久性房顫。隨著房顫的病程延長,相關危害也逐漸加重。
房顫嚴重者會誘發如心衰、心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而且心房顫動的危害不僅在於心臟,更在於會大大增加血栓和中風的危險。研究發現房顫患者死亡率高於沒有房顫的人,中風危險增加近5 倍。房顫發作時,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滯留心房內,血栓形成的危險性就會增高。如果血栓離開心臟進入血液循環,就會阻塞動脈,導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應中斷。一旦血栓流入腦動脈就會導致腦中風。由房顫所引發的腦梗塞後果更為嚴重,致殘率和致死率很高。
誤區3 出院就意味著痊癒了
有的患者發作時去醫院,經過電覆率及輸液治療,不適基本消失,就自認為好了。
房顫的治療涉及三大目標,即預防血栓栓塞、控制心室率和轉復房顫恢復竇性心律。治療最理想的目標是轉復房顫恢復竇性心律,主要是通過內科導管消融和外科微創消融。
導管消融術1次消融成功率在80%左右,2次或3次消融房顫成功率可達到95%左右。外科微創消融術在直視下完成,無需放射線,肺靜脈隔離消融線精確完整,單次成功率可達90%。導管消融或外科微創消融成功後,患者恢復竇性心律,無需服用抗心率失常藥物,如果患者無其他原發疾病,也無需服用抗凝藥物。
“不能恢復竇性心律時通過藥物控制心室率也是一種選擇。”丁超介紹,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可減輕患者“心慌”的症狀,但往往需要終身服藥,而且要配合抗凝藥物以預防中風的血栓形成。華法令是目前為止最為有效的預防房顫血栓栓塞的藥物,不過用藥期間應嚴格檢測血凝指標。指標過高有出血風險,指標過低起不到抗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