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6 18:02

  甚麼叫介入治療?我們知道,外科治療,是靠手術暴露後來做的;內科治療,靠服藥;而介入治療呢,不象完全打開的那種暴露、開放似的手術,同時,也不是一種靠藥物來治療的手術,它介乎於二者之間,所以美國醫生給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預的意思),就叫介入者治療。
  簡單地說它是採用電視監視器高科技設備,通過在人體某一部位開一個小洞,然後用一根導管深入病人體內血管,進行修補、擴充、疏通工作的微創腔內手術治療。
  由臨床的介入治療為主軸,介入放射學這門專業學科不久也隨之形成了 。
  “介入放射學”一詞由美國放射學家Margulis首次提出。Margulis敏銳地意識到在放射領域一個嶄新的專業正在形成發展中,他撰寫的題為《介入放射學:一個新的專業》的述評在1967年3月國際著名的學術刊物《AJR》上發表,在這篇述評中,他把介入放射學定義為在透視引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操作技術。特別強調從事介入放射學的醫師,需要經過介入操作技術、臨床技能的培訓,並且與內外科醫師密切合作。但是介入放射學(I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一詞被學術界廣泛認可是在1976年,Wallace在《癌症》(Cancer)雜誌上,以“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為題系統地闡述了介入放射學的概念以後,並於1979年在葡萄牙召開的歐洲放射學會第一次介入放射學學術會議上作了專題介紹,此命名才被國際學術界正式認可。
  國內學者對“Interventional Radiology”這一名稱的翻譯也多種多樣,諸如“手術性放射學”、“干涉性放射學”、“治療性放射學”、“侵入性放射學”等,也有叫“導管治療學”的,但現普遍願意接受“介入放射學”這一名稱。我國介入放射學家對這一名稱也作了具體的定義。介入放射學是以影像診斷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診斷設備(DSA、US、CT、MRI等)的引導下,對疾病作出獨立的診斷和治療。在臨床治療屬性上是微創的腔內手術治療。
  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甚麼是介入治療?相關文章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食慾不好,進行檢查,發現肝部腫瘤,並已經衝破腫瘤包圍。未進行治療醫院醫生建議先介入療法,之後效果好後方可進行進一步手術。甚麼是介入療法,有何負面影響?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超聲診斷科白文坤:目前的肝臟腫瘤介入療法很多包括:1、局部腫瘤的消融治療,包括了射頻消融、微波消融、高能量聚焦超聲、化學消融(無水酒精注射等),原理是通過局部的熱療或細胞脫水,使腫瘤
發布於 2023-01-30 18:07
0評論
1、月經乾淨後不要同房,月經乾淨後(上海患者)或月經乾淨後第2-3天(外地患者可以減少往返上海次數)看門診,化驗白帶常規(立等可看結果),正常後,即可以開申請單預約輸卵管介入(也常常簡略稱為:SSG、插管、導絲再通等,說的是一回事)2、SSG一般預約在月經乾淨後第3-7天做(排卵次前)。3、SSG手術時間一般15分鐘左右,手術順利的話不是很痛,都是可以耐受的,因此,也不需要打麻醉針。4、SSG後
發布於 2023-02-24 23:11
0評論
概述 肝癌的治療方法比較多,通過使用介入治療的方法,能夠緩解病情,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也可以通過放化療的方法進行治療,肝癌的患者在發病的早期多注意休息,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規律,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一般介入治療的過程中,肝癌的患者可以通過介入治療的方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可以通過手術加上一些藥物的方法來控制病情的發展。 步驟/方法: 1、 肝癌的症狀比較明顯,通過使用介入治療的方法,能夠控制病
發布於 2022-11-13 20:09
0評論
介入治療是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進行的一種微創性治療--就是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製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引入人體,對體內病態進行診斷和局部治療. 介入治療應用數字技術,擴大了醫生的視野,藉助導管,導絲延長了醫生的雙手,它的切口(穿刺點),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開人體組織,就可治療許多過去無法治療,必須手術治療或內科治療療效欠佳的疾病,如腫瘤,血管瘤,各種出血等.介入治療具有不開刀,創傷小,
發布於 2024-01-11 22:56
0評論
頸動脈狹窄常見於血管粥狀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依文獻記載有四分之一的腦中風是因頸動脈狹窄而引起。一般而言,頸動脈狹窄超過75%的患者,第一年產生腦中風的機率有2~5%,患者會以半側偏癱,半側感覺喪失或半側偏盲來表現。而有第一次腦部缺血的症狀後,第一年更高達有13%的中風機率。以往,外科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是頸動脈狹窄的標準處置,而隨著心臟冠狀動脈成形術的發展,與血管內支架的進步,血管成形術進一步應用於頸
發布於 2023-01-14 23:11
0評論
第一節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基本知識一、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成功的定義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成功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血管造影成功:成功的PCI使冠狀動脈靶部位的管腔明顯擴大,殘餘狹窄〈50%,同時達到心肌梗死溶栓試驗血流分級(TIMI)3級血流。隨著冠狀動脈支架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目前認為術後殘餘狹窄〈20%是理想的造影成功的標準。(2)操作成功:指已達到造影成功的標準,同時住
發布於 2023-01-23 16:52
0評論
------戰鬥在臨床前線資深介入醫生對介入治療併發症的認識介入治療是在影像引導下對疾病所做的微創手術治療,作為繼內科治療學和外科治療學之後興起的的第三大臨床治療學科,因其創傷小、療效明確和恢復快等優勢,深受病人和醫生的歡迎,已成為臨床一線的治療方法。隨著該技術在臨床的推廣和普及,治療的併發症(風險)呈上升趨勢,應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介入治療風險無處不在。僅以骨關節疾病介入手術為例,我科作
發布於 2023-01-24 16:32
0評論
  甚麼是介入治療?相信許多醫生也說不完整,眾多患者更不知所然!通常我們所講的介入治療就是指介入放射學。介入放射學是指以影像診斷學為基礎,在醫學影像診斷設備的引導下,利用穿刺針、導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對疾病進行治療或採集組織學、細菌學及生理、生化資料進行診斷及治療的一門新興、邊緣性學科。自1929年德國外科醫師WernerForssmann在自己身上完成第一例心導管插入術後,無論是介入導向設備、器
發布於 2023-02-06 17:22
0評論
咯血常見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原發性肺癌、肺膿腫等疾病,出血動脈大部分源於肺部體循環系統,主要為支氣管動脈,也可來自其他體動脈如鎖骨下動脈分支如胸廓內動脈、肋間動脈等,少數病例源於肺動脈分支。大咯血指每日出血量在500-2000ml,嚴重危及生命,死亡率高,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休克。咯血以往多采用內科保守治療,如靜脈給予垂體後葉素等。多數大咯血病人來不及外科手術或因各種原因無法行外科手術治療。
發布於 2022-09-24 18:59
0評論
我國為肝炎及肝癌大國,肝癌的發病人數每年超過30萬例,大多數的患者發現時已為中晚期,僅有不到20%的患者有手術切除的機會,部分早期患者也可能因為肝硬化肝功能較差而難以行手術根治,而經動脈化療栓塞(介入治療方法之一)被認為是中晚期肝癌的標準治療方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導管灌注提高局部組織的化療藥物濃度的同時阻斷腫瘤供血動脈,使腫瘤發生壞死而達到治療效果。經動脈化療栓塞的優勢在於:1、動脈化療時腫瘤局
發布於 2022-09-24 19: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