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會發生甚麼?
青春期生長和身體發育是人的一生中變化非常顯著的一段時期,是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重要階段。在青春期,性器官逐漸發育成熟,從而帶來身體發育和骨骼生長的各種變化:出現第二性徵,體重增加,骨骼生長加速,一般來講,青少年在青春期能夠增加一倍的體重,身高增加約15%—20%。
那麼這一切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睪丸和卵巢,是男女兩性的性腺,是產生性激素的主要器官。然而,睪丸和卵巢的功能卻還要受到高級神經中樞――下丘腦以及腦垂體――的調控,它們共同組成了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在青春發育以前,由於下丘腦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會一直處於受抑制狀態,而一旦這種抑制被解除,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就會開始增加,從而導致垂體分泌的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出現脈衝式的生產和釋放。垂體分泌的這兩種激素能夠直接促進睪丸、卵巢的發育,因此最終性激素水平增高,孩子就進入了青春期。在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以及垂體生長激素的作用,使得兩性體格快速生長,出現不同的第二性徵。
男孩和女孩發育的不同
在男孩和女孩進入青春發育後,各自的模式――發育的年齡、生長高峰年齡、最快的生長速度以及青春發育及生長的持續時間――又是不同的。
從年齡來講,女孩進入青春期的年齡,以及青春期發育高峰的年齡均早於男孩。女孩一般在9—11歲開始出現乳房發育,這是女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最早表現,在11歲—12歲左右,半數以上的女孩子此時會達到發育高峰,一年中身高可增加8—10cm。而男孩子相對較晚,一般在11—12歲開始出現青春發育,最初的表現是雙側睪丸增大。而發育高峰大部分則在13.5歲至14歲之間,平均一年可以增加9—11cm。經過生長高峰後,一般身高已達最終身高的83%—89%,此後兩性的生長速度減慢,在達到終身高前,女孩還可以增加15—20cm,男孩約20—25cm左右。女孩月經初潮以後,男孩遺精或變聲後的身高增長一般在5cm左右,很少超過7cm。整個青春期在2—4年,一般男孩時間相對要長一些。
甚麼叫做性早熟?
經典的定義為女孩8週歲以前,男孩9週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稱作性早熟。不同的國家地區,由於人種、營養狀況的不同,需要按照本民族的統計進行相關的定義。比如目前美國Lawson Wilkins兒科內分泌協會提議僅對<7歲的白種女孩和<6歲的非洲裔女孩出現性發育跡象進行評估;我國香港將男女性早熟的定義限定在8.5歲和7.5歲以前;而我國,目前仍然採用男9歲、女8歲以前。
性早熟是否有危害?
性早熟會明顯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髮育和社會心理健康,造成終身高矮、身體比例不協調、肥胖等;但研究表明短期和長期的心理後遺症在青少年性早熟患者中並不常見。而對於處於年齡界限邊緣的早期性發育常被稱作所謂非進行性或緩慢進展性性早熟,有的看做正常變異。需要經過臨床醫生的仔細檢查和觀察隨訪確定是否需要干預治療。
性早熟的種類有哪一些?
前面講到青春期的啟動需要下丘腦-垂體功能的啟動,依據這一點通常將性早熟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樞性早熟按照發病原因來分又有兩種,一種稱作特發性性早熟,也就是說找不到明確原因;另一種稱作器質性性早熟,是由各種其他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包括顱內腫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結構異常等等。特發性的以女孩多見,而男孩性早熟,則是後一種多見,因此對於男孩性早熟醫生會檢查的很仔細,相對化驗檢查也會比女孩多。臨床上有時還會見到醫生有以下幾種診斷:單純性乳房早發育、單純性陰毛早現、單純性早初潮,其實這些可能是性早熟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青春發育的正常變異。
性早熟的診斷過程
一般在家長懷疑孩子過早發育後應當帶到醫院兒童內分泌科就診。醫生通過詢問病情和體格檢查來確定是否性早熟,然後會通過檢測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多種激素水平、骨齡攝片、性腺B超、頭顱的核磁共振等等來確定性早熟的類型、是否有頭顱內病變以及骨齡進展的速度。前面提到過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是脈衝分泌的,因此檢測是會事先注射藥物引起垂體促性腺激素分泌,然後每30分鐘、60分鐘、90分鐘抽血,確定其最高值來判斷是否進入青春發育。
性早熟的治療
按照性早熟的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療,對於外周性性早熟或有器質性病變的性早熟需要對原發病進行治療,避免接觸可能的性激素的途徑等。對於中樞性性早熟,目前可以用GnRHa類的藥物。一般需要用GnRHa治療的適宜條件有這麼幾種:生長潛能明顯受損,並仍具有剩餘生長潛能的患兒 (即骨齡明顯超前但骨骺未閉),患兒的性發育、體格生長和骨骼發育均超前。GnRHa這類藥物應用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藥物安全性很高,副作用小。在治療結束後不影響今後的性腺功能,也就是說不會影響到孩子今後的發育。女孩停止治療後1年半至2年可以出現初潮,男孩停藥2-5年內睪丸達到正常同齡人水平,精子的活力、數量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