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患者到醫院主動要求進行“腦卒中篩查”。一方面反映了老百姓健康意識的提高普及,應該是一件好事。但是,作為醫務工作者在日常的一線臨床工作中,我也體會到了一些老百姓認識的誤區,列舉如下,以進一步提高您的科學的保健常識。
誤區一,不瞭解卒中篩查包括哪些內容?目前臨床上的卒中篩查大致包括以下部分,篩查卒中危險因素,包括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危險因素,如吸菸、肥胖、久坐缺乏鍛鍊、飲食不均衡、大量飲酒等;與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等;篩查腦血管情況,主要進行無創、相對便宜的血管超聲檢查,包括頸部血管彩超和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極個別特殊情況可能需要進行頭CT或MRI檢查,但不是卒中篩查的常規內容,無症狀人群不需要進行CT或MRI。
誤區二,忽視與生活方式有關的危險因素。其實這部分完全不需要到醫院篩查,您自己就可以知道,關鍵是知道後有沒有下決心採取有效的干預手段,切實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誤區三,不瞭解疾病有關的危險因素這部分常規健康體檢完全就可以做到,很多醫療機構提供的健康體檢就足以涵蓋這部分了,包括測血壓、抽血化驗、心電圖等。常規健康體檢的最大意義在於,及時發現慢性病(很多也就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和及時發現腫瘤性疾病。而腦卒中篩查是不涵蓋腫瘤篩查這部分的。所以針對篩查疾病危險因素這部分內容,建議中老年朋友每年一次健康體檢就足夠了,這部分內容其實完全不必到卒中篩查那裡“扎推”進行。
誤區四,卒中篩查就只是作腦血管超聲。頸動脈超聲發現斑塊就惶惶不安過度焦慮,沒有問題的就萬事大吉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繼續抽菸、繼續不運動。其實頸動脈彩超只是一個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動脈硬化的程度,和是否發生腦卒中並沒有百分之百的對應關係。我們篩查血管超聲的目的在於針對腦卒中高危人群,發現血管狹窄,選擇進一步更加積極的治療方法,比如發現頸動脈重度狹窄者進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支架術治療,以預防可能發生的比較嚴重的卒中。但是血管重度狹窄者畢竟佔極少數。為了便於理解,可以用疾病鏈來比喻腦卒中的發病,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吸菸、肥胖、酗酒、久坐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疾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血管硬化、斑塊、狹窄→心腦血管病(腦卒中、冠心病)。上醫醫未病,不管有沒有狹窄,有沒有斑塊,都要注意控制危險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和疾病危險因素。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腦卒中篩查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