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6 17:31

  首先我們來看看甚麼是健康。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的、精神的和社會幸福的完滿狀態。從這個概念上看,我們應該知道:一方面,健康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另一方面,健康與人生幸福密不可分,離開了健康談人生幸福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代健康觀是一個三維的健康觀,身體健康是指身體各器官和組織無病變、功能正常。心理健康指我們零號的情緒狀態,包括我們的心智狀態、情感和思想。社會健康是指個體適應社會的能力,即一個人與他人和社會環境進行有效互動、開發滿足人際關係、實現社會角色的能力。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潘慧
  與健康相對的,就是疾病。疾病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從人類出現就已經與人類相伴隨了。就像我們中國老百姓常說的,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我們要承認疾病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此外,對於整個人類來講,人類與自然環境中的很多致病因素是同時存在的,疾病現象是一直持續存在的。
  只要是人,生物存在一天,疾病就會一直存在。那麼甚麼原因導致疾病呢?
  首先,是大家都會想到的遺傳因素。許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某些癌症等都有遺傳傾向。如果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那麼他們的子女有很大可能到了一定年齡也會得糖尿病,他比其他沒有遺傳因素的人發生此病的風險性要大很多。再比如,好多人認為我爹媽肥胖,所以我也胖。造成這些疾病出現的原因,有些就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決定疾病的易感性。
  那麼還有一部分疾病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比如說胃潰瘍,經常發生於飲食不規律的人群;性病,往往發生於不潔性生活、性濫交的人群;艾滋病發生的原因有吸毒,同性性關係,性濫交的人群等等。這些疾病通常不是由遺傳因素引起,而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我們每天吃甚麼、甚麼時候吃、甚麼時候睡覺、是否吸菸、是否飲酒、是否運動等等,這些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方式都跟我們的健康有密切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決定不了我們的基因,但卻能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培養並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對維護和促進我們的健康狀況尤其重要。
  不僅如此,疾病的發生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社會環境因素。我們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背景中,他們會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每個方面。環境因素指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的周圍的世界。這意味著我們應該遠離有危險的空氣、水、土壤和產品。同時,為了自己和別人的健康,我們還應該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另一方面,社會因素是指咱們人是不可能獨立社會存在的,這樣的話,他就形成了一個政治經濟關係,也是疾病分佈的一個決定因素。比如說腦力勞動者,由於常坐不愛動,再加上工作壓力大,所以他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人們在面對疾病時,有哪些不正確的類型。
  臨床上,我們會碰到很多不同類型的病人,他們對於疾病的態度和反應不一。比如,有的是表面瀟灑型。這種類型的病人通常認為,反正我治也治不好,死也死不了,乾脆不管了,該吃吃,該喝喝,該玩兒玩兒。可是,等到出現了嚴重的後果了,比如高血壓患不控制血壓,導致鬧卒中了,糖尿病患者不控制血糖和飲食,導致出現嚴重併發症了,這個時候才引起重視,接受治療,就已經晚了。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憂心忡忡型。這類病人天天在那兒想,我怎麼這麼倒黴,得了這種病,整天無心工作學習,擔心自己活不長了,到處尋醫問藥,每天都悲觀絕望。這樣的狀態,對於疾病的治療與康復都是非常不利的。
  然後還有一種就是病急亂投醫型。這類病人四處求醫,打聽偏方秘方,然後將藥當飯吃。有些患者能吃一大碗藥,而不是一大碗飯。這類病人通常無法堅持堅持長期規律服藥,不能堅持一種治療方案,總是半途而廢,頻繁更換藥物和治療方案,造成過度醫療。後果就是患者本人身體和經濟承受力都負擔過重。
  當然,也有的人他害怕知道真相,或者擔心經濟上承受不了而不去就醫,這叫諱疾忌醫。目前有個研究調查發現,醫生、醫護人群更容易出現諱疾忌醫的現象。因為他自認為自己懂得醫學知識,他就更不想去看病了,所以有些時候,醫生自己把小病拖成了大病。
  那麼我們該怎麼正確面對疾病呢?
  我們應該理性地看待和理解疾病發生的必然性,坦然地面對疾病。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疾病,要積極瞭解和疾病有關的科學知識,不道聽途說,不憑空想象。有一些人喜歡自己看醫書,我想提醒大家,我們不主張普通老百姓在沒有任何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就去看醫書。為甚麼呢,因為過於專業的醫學知識不容易被人理解,有時候往往容易引起誤解,甚至會導致有些人對號入座。對號入座的意思是說,有些人在看書的時候,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可能得了這個病了,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可能得了那個病了。這實際上是因為他缺少醫學知識背景,有時候斷章取義,缺乏足夠的判斷力。正確面對疾病,還要接受患病的現實,樹立與疾病鬥爭的信念。
  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學會自我的積極暗示。很多人跟醫生說自己天天不舒服,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我想可能他自己在自我暗示了,總是懷疑自己有病。相反,如果學會積極的心理暗示,積極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與家人在一起放鬆心情、放鬆身心,病痛就會減輕。很多病是隻要你放寬心以後,無形中症狀就會減輕很多,而且癒合會很快。
  還有一種緩解病痛的方式就是尋求他人的幫助。有一些病人,常常將自己孤立起來,不與社會接觸,自己生悶氣,所有的痛苦都自己來扛。其實應該怎麼做呢?有時候,勇敢向親友說出心中的困惑、焦慮和恐懼,主動尋求醫生幫助,有時候能夠緩解病人心中的壓力,這將對治療效果有所幫助。
  實際上,很多人可以帶著病快樂地活著,比如糖尿病病人,只要將血糖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積極防治併發症,就可以活的很好。只要生活質量不受嚴重影響,有時候帶病狀態也可以長壽。如果否認自己帶病生存,往往會導致過度醫療,從而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當然,我們也要對疾病存有一定的警惕性。雖然目前醫療技術已經相當發達,有些人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醫療手段永遠無法包治百病,醫生無法在疾病面前全知全能。承認並警惕疾病的存在,就是承認醫學是探索性學科,醫療本身就存潛在風險。
  那麼,生病了,該如何配合治療呢?
  首先,我們強調要忠實地向醫生講述病史。有些病人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有意保留或篡改自己的病史,導致醫生無法正確判斷疾病的進展過程。有些病人故意隱瞞了關鍵的信息,最後導致自己的疾病從輕症變成了重症,重症變成了絕症,類似這種悲劇在醫院時有發生。實際上,通過恰當的溝通,病人可以要求其他人迴避,然後向醫生講述自己的真實情況。
  還有一點就是要求病人要遵從醫囑。現在,有些病人自學了很多健康科普知識,日常生活中也照著去做,但是到了真正需要按照醫生說的做法,去堅持服藥,定期複查的時候,很多人往往很難堅持,有時候還會自行調整用藥方案,導致疾病不能如期治癒,反反覆覆。當然,如果你不能夠理解醫生講述的內容,應該及時主動詢問,不要不好意味問,似懂非懂,影響了今後的治療。如果治療不見效,應該積極向醫生反映情況,以便醫生根據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不僅如此,病人還應積極和醫生建立良好溝通,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最後,病人還應該定期主動監測自己的各項指標,比如血壓、血糖等。按時接受複查,如果醫生說三個月複查一次,就不要到一年以後再來見醫生。其實很多病都需要定時複查,這樣,醫生才能夠根據病人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所以,我們要學會正確面對疾病,與醫生良好溝通,積極接受並配合治療,將疾病對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如何面對這種疾病?相關文章
概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當然有一些疾病。對於這些疾病來說。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這些疾病。並且找到這些疾病解決的辦法。對於這些疾病來說。其實是可以治療的。例如。痛風,這種疾病。是困擾許多老年人的疾病。對於痛風,這種疾病來說。我們被沒有甚麼確切的解決辦法。所以。今天。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頸椎病的危害到底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首先。當我們遇到一種疾病時候。我們首
發布於 2022-11-23 13:52
0評論
1、正確認識疾病不是突然產生的,一定有它發生發展的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影響集中累積造成的,所以找到根源非常重要,這也是中醫在發現疾病初期最大的作用,是現代醫學無法替代的。得病早期甚至日常體檢找中醫瞭解問題所在是積極的治療和防患於未然,而患病晚期找中醫調理卻是亡羊補牢。2、積極樂觀沒有人能夠面對疾病滿面春風,但悲觀消極或焦慮急躁的情緒都是疾病的助推劑,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放鬆心情、積極治療非常重要
發布於 2022-11-29 01:46
0評論
概述 現在很多孩子對於生理方面的認識也都是非常的朦朧,當孩子進入到青春期以後都會面對的一個生理問題就是遺精,對於已經很多男孩還都是有些懵懂的,很多男孩出現初次遺精時也會非常的緊張,會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因此當孩子出現第一次遺精時,家長們也要讓孩子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以免孩子由於對這種情況不瞭解而出現緊張等不良情緒,那麼,孩子第以次遺精如何面對正確呢?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步驟/方法: 1、
發布於 2022-12-02 11:27
0評論
概述 中醫稱中耳炎這種疾病為耳膿這種疾病的,中耳炎這種疾病的發病原因大多數都是由於細菌的感染導致的,中耳炎這種疾病是人們身體當中的中耳鼓室粘膜發生炎症的一種疾病的,中耳炎這種疾病常發生於8歲以下的兒童身上的,中耳炎這種疾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當中是可以多吃黃瓜這種食物的,黃瓜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利於中耳炎的康復的。 步驟/方法: 1、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這種疾病一般以藥物治療為輔的,人們在治療這種
發布於 2024-08-18 05:05
0評論
概述 白癜風這種頑固性的皮膚病,隨著季節的變化也會發生改變,所以患者在不同的季節裡,要採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尤其是在立秋後,白癜風的患者更應該正確的面對秋老虎,因為立秋後,雖然是秋天的季節,但是每年都是立秋後,還要有一二十天的熱天,這樣會使人們的心裡煩悶不安,尤其是對白癜風的患者,更會有嚴重的影響,往往在這個季節,白癜風的病情會加重,那麼立秋之後白癜風患者該怎樣面對秋老虎下面就這個問題我們共同分享
發布於 2024-06-29 04:51
0評論
概述 五年前我得了靜脈曲張這種病,一直以來我都是從事著非常繁重的體力工作。作為一個男人而言,上有老下有小,不管多苦多累,都得自己扛著,平常每一分錢我都想省下來給我的孩子。自從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病之後,我也非常的無奈,醫生說靜脈曲張這種病沒有甚麼特別好的治療方法。需要一直服用藥物,一直複診,所以我想著可能自己需要放棄治療了。 步驟/方法: 1、 如果患者放棄治療靜脈曲張,那麼後果將會非常可怕!靜
發布於 2023-07-20 20:53
0評論
概述 眾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極其複雜並且易發的病症,中國和美國都將這個疾病作為重大的事項來解決,美國啟動了心血管保障的計劃來解決,並且成功地減少了心血管病患者的比例,成功地降低了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美國是如何面對心血管疾病的危機的,中國又該如何解決?有哪些方法可以面對心血管疾病,並且獲得緩解?是否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就無法康復。我在此就給大家介紹日常中如何治療預防心血管疾病。 步驟/方法: 1
發布於 2023-10-28 04:30
0評論
概述 抽動症又稱穢語綜合徵,現在兒童抽動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抽動症的主要症狀有:手指和手腕抽動、擰頭、皺眉、聳肩、清嗓子、張嘴、擠眼睛等等。抽動症常在情緒緊張或焦慮時症狀更明顯,入睡後症狀消失。患有抽動症的孩子應及早到醫院治療,以保孩子的健康成長。 步驟/方法: 1、 抽動症孩子的飲食要注意,不要吃油膩生冷的東西,忌辛辣,方便麵等膨化食品。更不宜吃過多的糖,吃過多的糖可能會引發孩子得煩躁症。
發布於 2023-01-24 10:10
0評論
聽到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不必緊張和驚慌,大部分患者的是可以治癒或較好控制的。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胃食管反流病不是短時間內造成的,雖然可以在誘發因素下突然發病,但是之前已有量變累計的過程;所以,藥效的發揮,飲食生活習慣情緒的調整,控制它並且減少它的發作,需要一個過程,請認識並接受這個過程。如果有時突然產生恐慌,或者不自信的心理,可能是因為你覺得病情好的太慢,有些不耐煩,這是正常現象,不
發布於 2022-10-04 03:00
0評論
概述 有的人如果出現了某些方面的疾病,可能會導致心理壓力增大的現象,有的人覺得得了抑鬱症,不能夠面對以前的同事或是朋友,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抑鬱症的患者是某一方面的精神壓力過大引起這一現象,患了這個疾病,周圍的好朋友也不會感覺非常的緊張和恐慌的,所以不要過於擔心和焦慮,應該有一個好的心態,和正常人一樣進行交流。 步驟/方法: 1、 得過抑鬱症是可以正常的面對以前的朋友和同事,都不要情緒過於
發布於 2022-11-07 23:50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