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豬肉相剋
肉的食療作用與功效
鴿又名鵓鴿、飛奴。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飼養。以白鴿最佳。鴿肉性平,味鹹。人肝腎經。鴿肉含水分、蛋白質、少量脂肪和無機鹽等。
鴿肉的食療作用與功效:滋腎益氣,祛風解毒。主治虛贏,消渴,久瘧,婦女血虛經閉,惡瘡疥癬等。
鴿肉食療方法:
1.消渴多飲,氣短乏力 白鴿1只,山藥30克,玉竹30克。將白鴿肉切成小塊,與山藥、玉竹一併燉熟,食肉喝湯;或用白鴿肉與蘿蔔同煮,取汁含咽。
2.婦女經閉,經血少 白鴿1只,鱉甲、龜版各18克,懷牛膝12克,柏子仁15克,大棗30克。將鱉甲、龜版先煎,再人牛膝、拍子仁,共煎取渣,取藥汁燉白鴿、大棗,煮熟後食用。
3.老人腎虧體虛 白鴿亞只,黃芪15克,黨參15克,淮山藥30克,同煮湯食用。
營養分析:
1、鴿肉的蛋白質含量高,鴿肉消化率也高,而脂肪含量較低,在獸禽動物肉食中最宜人類食用。
2、此外,鴿肉所含的鈣、鐵、銅等元素及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E等都比雞、魚、牛、羊肉含量高。
3、鴿肉中還含有豐富的泛酸,對脫髮、白髮和未毛先衰等有很好的療效。
4、乳鴿的骨內含有豐富的軟骨素,可與鹿茸中的軟骨素相媳美,經常食用,具有改善皮膚細胞活力,增強度膚彈性,改善血液循環,面色紅潤等功效。
5、乳鴿含有較多的支鏈氨基酸和精氨酸可促進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加快創傷癒合。
6、鴿肝中含有最佳的膽素,可幫助人體很好地利用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
7、民間稱鴿子為"甜血動物",貧血的人食用後有助於恢復健康。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更是老年人、孕婦、兒童、體虛病弱、調理病人的理想營養食品。
食物相剋:鴿肉忌於豬肉同食。
食用提示:每次半隻(約80-100克)
製作指導:
1. 鴿肉鮮嫩味美,可做粥,可燉、可烤、炸、烤、可做小吃等;
2. 清蒸或煲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營養成分;
3. 炒鴿肉片宜配精豬肉;油炸鴿子的配料不能少了蜂蜜,甜麵醬,五香粉和熟花生油。
4. 鴿肉四季均可入饌,但以春天、夏初時最為肥美。欲健腦明目或進行病後和產生調補中,可將乳鴿與參杞配伍,佐以蔥、姜、糖、酒一起蒸熟食之。也可配芪杞,食用法與上述相同。
5、鴿子的煺毛方法有幹煺和溼煺兩種。幹煺是待鴿子已經死去而體溫尚未散盡時即把毛拔淨;等到身體完全冷卻,毛就難煺了。溼煺是用60度的水燙後煺毛。因為鴿皮很嫩,水溫不能太高,否則皮易燙破。
食療作用:
鴿肉性平、味甘、鹹,歸肝、腎經;
具有滋腎益氣、祛風解毒、補氣虛、益精血、暖腰膝、利小便等作用;
可壯體補腎、生機活力、健腦補神,提高記憶力,降低血壓,調整人體血糖,養顏美容,皮膚潔白細嫩,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