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後常出現嘔吐是怎麼回事?如出現嘔吐該怎麼辦?
手術後噁心、嘔吐的常見原因是麻醉反應,較多見於全身麻醉後。此外,應用嗎啡、度冷丁等止痛藥也可使少數病人嘔吐。待麻醉劑和藥物作用消失後,噁心、嘔吐即可停止,不必過分緊張。出現噁心時可做深呼吸,嘔吐時頭部應偏向一側(頸椎術後患者應側身,不可轉動頭部),防止平臥時嘔吐物誤入氣管引起嗆咳和窒息。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止吐藥。
引起手術後噁心、嘔吐的其它原因尚有顱內壓增高、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等,應及時告訴醫生、護士,針對原因及時治療。
2、為甚麼手術後常有排尿困難?如何克服?
手術後可能發生排尿困難,尤其是施行腰、骶椎手術後需要臥床的患者。全身麻醉後排尿反射抑制,切口疼痛引起膀胱括約肌反射痙攣,以及病人不習慣在床上排尿等為常見原因。這些原因引起的排尿困難都是暫時性的,經過處理就可以解決。
處理時,應先安定情緒,焦慮、緊張均可加重括約肌痙攣,使排尿困難;應增強自行排尿的信心,如頸椎術後患者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可帶上頸託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坐在床上或立在床沿排尿。胸腰椎手術患者必須臥床排尿,可熱敷下腹部,聽流水聲,按摩膀胱區或行針灸來刺激排尿。如採取上述各種措施後仍無效果,則應配合護士進行留置導尿管引流尿液了。
另外,手術前應消除對手術後排尿的顧慮,在手術前2-3天,就應該開始自己練習在床上解大小便,以防止發生尿儲留。
部分骶骨腫瘤患者因手術切除了控制大小便的骶神經而導致術後排尿困難,這需要通過長時間訓練來促進其恢復。
3、為甚麼手術後會出現便秘?如何克服?
由於術後長時間臥床、運動量不足,以至腸蠕動減慢,糞便內的水分被腸道吸收走,同時術後早期進食以流質為主,缺乏纖維,因而容易發生便秘。
在生活、飲食上應注意:
(1)在患者腸道未通氣前,不吃牛奶、豆奶、甜食等產氣食物,以免腹脹。
(2)臥床期間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進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茭白、玉米、蘋果等,可防止便秘。
(3)腹脹時給予腹部熱敷、腹部按摩(圍繞肚臍眼,從左下腹部開始,向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下腹部順時針按摩),促進腸蠕動以利於排氣、排便。可遵醫囑給予嗎丁啉等口服,必要時留置胃管或肛管排氣。
(4)便秘嚴重時,可遵醫囑使用開塞露納肛或服少量緩瀉劑。
(5)部分骶骨腫瘤患者因手術切除了控制大小便的骶神經而導致術後排便困難,這需要通過長時間訓練來促進其恢復。
4、長期臥床後起床為何容易發生頭暈、摔倒?如何預防?
這是體位性低血壓惹的禍。體位性低血壓是由於體位的改變,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或長時間站立發生的低血壓。主要是因為體位改變時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表現為站立不穩,頭暈目眩,視力模糊,軟弱無力,大小便失禁等,嚴重時會發生暈厥。
預防措施:
(1)長期臥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在站立時動作應緩慢,在站立前應遵循以下程序:先搖高床頭30度-40度取半臥位→端坐臥位→床旁靜坐→站立位,各個臥位應逐步完成。如有出現頭暈目眩、軟柔無力等症狀,應立即平臥於床上,將頭放低,鬆解衣領,適當保溫,休息片刻即可緩解。 首次站立時最好有家屬攙扶在旁。
(2)站立前也做些輕微的四肢活動,有助於促進靜脈血向心髒迴流,升高血壓,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3)合理飲食,補足營養,避免飲食過飽或飢餓。
(4)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避免勞累和長時間站立。
5、術後發熱的認識及處理
手術不分大小,對機體都是一次創傷,可造成組織破壞、出血及細胞壞死,組織壞死後產生的物質被吸收可引起機體反應而致發熱,手術越大,組織破壞越多,因此發熱也較高。一般術後3-4天內,體溫不超過38.5℃,屬於正常的外科吸收範圍,如超過則給予物理降溫(≥38.5℃):在頭部及大血管經過的淺表部位敷冰袋、酒精擦浴、溫水擦浴等,必要時用冷鹽水灌腸或遵醫囑給予藥物降溫。在降溫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情,若發現病人面色蒼白、四肢發涼、血氧下降等,應保溫給氧,報告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