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9 09:01

  頸椎病的概念在國際上較為含糊,常常將多種頸椎疾患混在一起,例如:頸椎間盤症、頸椎間盤脫出、椎節肥大症等。因此在英文中,常有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退變性椎間盤症)degenerative cervical spine(頸椎退變)、cervical spondylosis(頸椎關節僵硬)等不同名詞。但實際上其所闡述的病症基本相似。根據多數文獻及專著來看,cervical spondylosis更為大家所接受。因此,我們亦多選用此詞來代表頸椎病。

  一、頸椎病的定義

  因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鄰近組織,並引起各種症狀和體徵者,稱之為頸椎病。

  二、頸椎病的概述

  國內對頸椎病的認識起自六十年代初期,此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頸椎病的認識並不充分,甚至有個別學者採取否定的態度,基本上不承認有頸椎病一說。但隨著臨床醫學的進展,不僅是骨科醫師,而且神經外科、神經內科、中醫科、針炙科、普通內科、以及理療科醫師們均發現頸椎病十分多見。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平均壽命的延長及我國診斷技術的提高,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突出,頸椎病已成為當前臨床上的常見病與多發病。

  本病雖屬於以退行性變為主的疾患,但與多種因素有關,首先應該瞭解頸椎的解剖具有特殊性,其是脊椎中體積最小,但卻又是最為靈活的椎節。其有五個關節,除了和腰椎相同的二個關節突關節和一個椎間盤外,還另有一對鉤突關節(又稱Luschka關節)。頸椎關節突關節相對水平,並呈首尾方向排列。頸椎間盤前凸的曲線允許頸椎的伸屈與側彎,鉤突關節和椎間盤與兩側發出的神經根切線排列對臨床症狀的產生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由於此種特殊的解剖關係,以致病情錯綜複雜,加之個體之間的差異較大,極易與其它疾患、尤其是易與鄰近組織病變所造成相似症狀的疾患相混淆。此外,椎動脈及其通道,即位於頸椎側塊上的橫突孔,加上椎動脈四周豐富的交感神經節後纖維及其隨著病變而出現各種奇特的症狀就更增加了頸椎病的神秘色彩。以致常使臨床醫生,不僅僅是初學者,甚至工作多年的醫生也會感到概念不清。

  三、頸椎病的自然轉歸(自然史)

  頸椎病是因頸椎椎節退變所致,而退變又受制於年齡,其發生率及程度隨年齡增加而日益增多,並嚴重化。但頸椎退變,並不等於頸椎病,同樣即使是伴有症狀的頸椎病者,亦可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自愈、治癒,當然,也可能加劇。但其轉歸究竟走向何方和各佔多少比例呢?這就是近年來大家熱衷於研究的“頸椎病自然史”。

  趙定麟等曾對不同年齡組人群進行隨訪觀察,於30歲前後初次發生頸椎病症狀者,在之後的10年中約80%患者並無任何症狀,僅20%病人有與頸椎病相關之主訴,其中持續2~3年左右者約佔10%,而持續10年以上者不足1%。但40~50歲初次發病者,在隨訪時發現其再發率及持續10年左右之病例,則是前者的1.5倍以上,且需要住院治療者(包括手術)明顯為多。Gore研究亦表明類似結論,其在對200餘例初發病者進行10年以上的隨訪觀察;有近80%患者頸痛減輕,其中超半數病例疼痛消失。由此看來,初發頸椎病症狀者的自愈率或治癒率佔絕對多數,因此,一旦出現頸椎病症狀時,大可不必過於緊張。不過我國是一個有12億多人口的大國,其絕對發病數仍然相當可觀,應引起重視。

  四、頸椎病的病因學

  位於脊柱上端,處於頭、胸與上肢之間的頸椎是脊柱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率最高之節段。因此,自出生後,隨著人體的發育、生長與成熟,由於不斷地隨著各種負荷、勞損、甚至外傷而逐漸出現退行性病變。其中尤以頸椎間盤,不僅退變過程開始較早,且是誘發或促進頸椎其它部位組織退行性變的重要因素。如果伴有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則更易發病。現就其致病因素分述如下:

  (一)頸椎的退行性變

  這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將本病稱之為頸椎間盤病,可見其重要性。在頸椎椎節諸結構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常被視為“罪魁禍首”,並從椎間盤退變開始演變出一系列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現將頸椎退變的諸因素分述於後。

  【椎間盤變性】

  由髓核、纖維環和椎體上、下軟骨板三者構成的椎間盤為一個完整的解剖形態,使上、下兩節椎體緊密相連結,在維持頸椎正常解剖狀態的前提下,保證頸椎生理功能的正常進行。如其一旦開始出現變性,由於其形態的改變而失去正常的功能,以致最終影響或破壞了頸椎骨性結構的內在平衡,並直接涉及椎骨本身的力學結構。因此,我們將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視為頸椎病發生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1、纖維環:多於20歲開始。早期為纖維組織的透明變性、纖維增粗和排列紊亂,漸而出現裂紋甚至完全斷裂形成肉眼可見的裂隙。其病變程度和纖維斷裂的方向與深度常和髓核的變性程度、壓力的方向及強度相一致。纖維環斷裂一般以後側為多見,此除與該纖維環組織在前方較厚和髓核中心點位置偏後有關外,亦與目前的職業特點有關,當前白領職業的增加,由於需要埋頭於屈頸位苦幹,尤其是持續時間較長者,以致髓核被擠向後方而增加該處的壓應力。對纖維環的早期變性如能及早清除致病因素,則有可能使其中止發展或恢復。反之,在壓力持續作用下,一旦形成裂隙,由於局部缺乏良好的血供而難以恢復,從而為髓核的後突或脫出提供病理解剖基礎。

  2、髓核:此種富有水分與彈性的粘蛋白(proteoglosis又譯為蛋白多糖)組織多在前者變性的基礎上而繼發變性。一般多在24歲以後出現,亦有早發者。由於粘蛋白減少和椎間盤內水份含量之間具有線性關係(linear relationship),以致引起水分脫失和吸水功能減退,並使其體積相應減少,漸而其正常組織為纖維組織所取代,此時髓核變得僵硬,並進一步導致其生物力學性能的改變。在局部負荷大、外傷多和易勞損的情況下,由於椎間隙內壓力的增高而使其變性速度加快。如此,一方面促使纖維環的裂隙加深;另一方面,變性的髓核有可能沿著纖維環所形成的裂隙而突向邊緣。此時,如果纖維環完全斷裂,則髓核可抵達後縱韌帶或前縱韌帶下方,並可形成韌帶下骨膜分離、出血等一系列過程。變性與硬化的髓核也可穿過後縱韌帶裂隙而進入椎管內。在早期,此種侵入椎管內之髓核為可逆性,可經有效的治療而還納;如一旦與椎管內組織形成粘連,則難以還納。

  3、軟骨板:退變出現較晚。在變性早期先引起功能改變,以致作為體液營養物交換的半透明膜作用減少。當軟骨板變薄已形成明顯變性時,其滋養作用則進一步減退,甚至完全消失。如此,加劇了纖維環和髓核的變性與老化。

  以上三者為一相互關連、相互制約的病理過程,當病變進入到一定階段,則互為因果,並形成惡性循環而不利於本病的恢復。

  【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

  在頸椎病的早期階段,由於椎間盤的變性,不僅使失水與硬化的髓核逐漸向椎節的後方或前方位移,最後突向韌帶下方,以致在使局部壓力增高的同時引起韌帶連同骨膜與椎體周邊皮質骨間的分離,而且椎間盤變性的本身尚可造成椎體間關節的鬆動和異常活動,從而更加使韌帶與骨膜的撕裂加劇以至加速了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形成。

  椎間隙後方韌帶下分離後所形成的間隙,因多同時伴有局部微血管的撕裂與出血而形成韌帶-椎間盤間隙血腫。此血腫既可直接刺激分佈於後縱韌帶上的竇-椎神經末梢而引起各種症狀,又升高了韌帶下壓力,因而可出現頸部不適、痠痛、頭頸部沉重感等一系列症狀。此時,如果頸椎再繼續處於異常活動和不良體位,則局部的壓應力更大,並構成惡性循環,使病情日益加劇,並向下一階段發展。

  【椎體邊緣骨刺形成】

  隨著韌帶下間隙的血腫形成,纖維母細胞即開始活躍,並逐漸長入血腫內,漸而以肉芽組織取代血腫。如在此間隙處不斷有新的撕裂及新的血腫形成,則在同一椎節可顯示新、老各種病變並存的鏡下觀。

  隨著血腫的機化、老化和鈣鹽沉積,最後形成突向椎管或突向椎體前緣的骨贅(或稱之骨刺)。此骨贅可因局部反覆外傷,周圍韌帶持續牽拉和其他因素,並不斷通過出血、機化、骨化或鈣化而逐漸增大,質地也愈變愈硬。因此,晚期病例骨贅十分堅硬,尤以多次外傷者,可如象牙般狀,從而為手術切除增加了難度,當然也加大了風險機會 骨贅的形成可見於任何椎節,但以頸5~6、頸6~7和頸3~4最為多見。從同一椎節來看,以鉤突處先發居多,次為椎體後緣及椎體前緣。

  【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

  頸椎的退變並不侷限於椎間盤以及相鄰近的椎體邊緣和鉤椎關節,尚應包括:

  1、小關節:多在椎間盤變性後造成椎體間關節失穩和異常活動後出現變性。早期為軟骨淺層,漸而波及深層及軟骨下,最終形成損傷性關節炎。最後由於局部的變性及其他繼發的關節間隙狹窄和骨刺形成而致使椎間孔的前後徑及上下徑變窄,以致容易刺激或壓迫脊神經根,並影響根部血管的血流及脊腦膜返回神經支,從而在臨床上出現一系列症狀。

  2、黃韌帶:多在前兩者退變基礎上開始退變。其早期表現為韌帶鬆弛,漸而增生、肥厚,並向椎管內突入。後期則可能出現鈣化或骨化。此種繼發性病變雖不同於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症者,但當頸部仰伸時,同樣易誘發或加重頸椎病的症狀,此主要因該韌帶發生皺迭,並突向椎管,致使脊神經根或脊髓遭受刺激或壓迫之故。

  3、前縱韌帶與後縱韌帶:其退行性變主要表現為韌帶本身的纖維增生與硬化,後期則形成鈣化或骨化,並與病變椎節相一致。此種現象不妨將其視為人體的自然保護作用。由於韌帶硬化與鈣化後可直接起到局部制動作用,從而增加了頸椎的穩定性,減緩了頸椎病的更進一步的發展與惡化。

  【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由於前述之諸多原因,首先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其中以髓核後突、後縱韌帶及黃韌帶內陷、鉤椎關節和小關節鬆動及增生為主,這些後天繼發性因素在引起椎管內容積縮小的同時,也使椎管矢狀徑減少,從而構成脊髓及脊神經根受刺激或受壓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時如再有其他侷限性致病因素。例如,髓核脫出、椎節的外傷性位移、骨刺形成及其他佔位性因素,均可引起或加重神經受累症狀。

  (二)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頸椎病與頸椎椎管狹窄症,二者實質上是一對孿生兄弟。近年來大家已公認,伴有臨床症狀的頸椎椎管狹窄為一獨立性疾患。

  (三)慢性勞損

  【概述】

  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範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事實上,其是構成頸椎骨關節退變最為主要的因素,並對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後等都有著直接關係。

  【慢性勞損的起因】

  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體位:人的一生大約有1/3到1/4的時間是在床上渡過的。因此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因疲勞而造成程度不同的勞損,並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調而波及椎管內組織,從而加速了頸椎的退變進程。所以在臨床上常可發現有不少病例的初發症狀是在起床後出現的。

  2、不當的工作姿勢: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等。除因長期低頭造成頸後部肌肉韌帶組織的勞損外,在屈頸狀態下,椎間盤的內壓也大大高於正常體位,甚至可超過一倍以上。此外,由於同樣的原因,某些頭頸常向一個方向轉動的職業,如手術室護士、交通警及教師等亦易引起頸部勞損。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例如,美式足球(用頭頂球),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當然,此時如一旦失手造成頭頸部外傷則後果更為嚴重。此外某些民間的頭頸部練功法,對頸椎已有退變者不應提倡;否則,不僅可加重頸椎的退行性變,甚至可發生意外,尤以脊髓已有受壓症狀者,應完全禁止任何增加頭頸部活動量及頻率的鍛鍊活動,以防引起無法挽回的後果。

頸椎病的定義、病因、病理相關文章
頸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及其繼發病變是頸椎病的根本病變,故將病理分成原發和繼發病變兩部分敘述:1、原發病變;即椎間盤退變、突出、脫出等。(1)髓核和纖維環失去水份;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的老化始於髓核和纖維環的失水。髓核的粘液基質和纖維組織網逐漸為纖維組織和軟骨細胞所代替,成為纖維軟骨,失去其軸承和液壓作用,加重纖維環的負擔。纖維環失水後,彈性纖維變粗,發生透明變性,失去彈性,失去維持髓核於椎間盤中
發布於 2022-12-02 07:11
0評論
1.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①椎間盤變性;②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③椎體邊緣骨刺形成;④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⑤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
發布於 2023-11-30 04:53
0評論
1.頸椎的退行性變 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①椎間盤變性;②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③椎體邊緣骨刺形成;④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⑤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 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
發布於 2023-09-13 00:56
0評論
1.頸椎的退行性變頸椎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間盤的退變尤為重要,是頸椎諸結構退變的首發因素,並由此演變出一系列頸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變。①椎間盤變性;②韌帶-椎間盤間隙的出現與血腫形成;③椎體邊緣骨刺形成;④頸椎其他部位的退變;⑤椎管矢狀徑及容積減小。 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近年來已明確頸椎管內徑,尤其是矢狀徑,不僅對頸椎病的發生與發展,而且與頸椎病的診斷、治療、手術方法
發布於 2024-02-22 15:51
0評論
甚麼是頸椎病?常常我們在醫院門診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前面一個病人30多歲,脖子痛,醫生一看說是頸椎病,然後後面一個病人60多歲,走路不穩老是跌倒,醫生一看也說是頸椎病,再後面一個病人老是頭暈,自己以為是高血壓,可是醫生一看又說是頸椎病。這種情況在我們臨床上很常見,很多人就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說為甚麼這些病人出現的症狀看上去完全沒關係,但醫生卻說是同一種疾病,會不會是這個醫生在忽悠病人。到底醫生是不
發布於 2023-02-01 08:27
0評論
頸椎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家對此疾病並不是特別重視,都是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頸椎病如果不及時採取治療,任其發展下去,對於患者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下面我們看下引發頸椎病的原因,有利於我們預防該疾病的發生。 1、不良姿勢:現在好多人都習慣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這就容易是頸部受到影響,在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極易出現頸部損傷。 2、勞損::如果長時間的低
發布於 2024-06-17 18:54
0評論
頸椎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家對此疾病並不是特別重視,都是抱有無所謂的態度,其實頸椎病如果不及時採取治療,任其發展下去,對於患者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下面我們看下引發頸椎病的原因,有利於我們預防該疾病的發生。 1、不良姿勢:現在好多人都習慣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高枕、坐位睡覺,這就容易是頸部受到影響,在車上睡覺,睡著時肌肉保護作用差,剎車時極易出現頸部損傷。 2、勞損::如果長時間的低
發布於 2024-09-17 03:28
0評論
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不是單一性的,而是多因素的、複雜的,許多病人可存在素質上的問題、軀體疾病問題、性格問題、環境問題、精神挫折問題、生活問題等等,究竟哪個問題是重要的或主要的因素,哪個因素與症狀的發生有關,尚難以肯定。目前普遍認為各個因素在時間上和能動性方面相互結合起來而發揮作用,是精神分裂症的可能的病源學因素。一、遺傳因素半個多世紀以來系統的家系調查表明,遺傳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發病中具有重要的
發布於 2022-12-18 09:45
0評論
歲的朋友張女士是外企員工,一向精力充沛,工作上以“拼命三郎”自居。可最近很煩,自己感覺像到了更年期一樣,不僅失眠多夢,心情煩躁,易於衝動,還眼睛疼,耳朵堵,嗓子幹,一會兒出汗,一會兒心慌……經過仔細詢問病史並且拍片檢查,我告她這實際是頸椎引起的。張女士搞不懂了,她說只知道頸椎病會有頸痛、手臂麻木,怎麼這類似更年期的症狀也是頸椎病惹的禍,於是有關頸椎病的分型、臨床表現和相關治療我給她做了詳細介紹。
發布於 2023-02-28 09:01
0評論
概述 由於現在人每天的工作強度大,導致頸椎病的病發率越來越高,而且偏向年輕化,一旦得此症狀又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我之前有過此症狀時醫生給我的建議是:預防大於治療,意思是說一定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所以朋友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頸椎病的預防工作。 今天給大家分享頸椎病怎麼辦? 步驟/方法: 1、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按時起床,不賴覺 2、 吃飯時,儘量地動用自己的咀嚼肌,喝水
發布於 2024-01-21 17: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