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由多因素導致的一組疾病,主要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風溼性心臟病、主動脈瘤和其他外周血管病變。此類疾病受心理因素影響較明顯,患者中多數存在負性心理,尤其是抑鬱和焦慮障礙佔很大一部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國外的很多橫向和縱向研究都提示,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和加重抑鬱和焦慮症,而抑鬱和焦慮症也可以誘發和加重心血管疾病,並對心血管疾病的預後有顯著影響。重度抑鬱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有關。
精神壓力可導致穩定型冠心病患者出現心肌缺血,即精神壓力誘發的心肌缺血(mental stress inducedmyocardialischemia,MSIMI)。這種缺血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儘管其發生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據目前研究可以肯定的是,MSIMI可使穩定型冠心病患者發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事件的風險升高3倍以上。
國外文獻報道,就診急診科的胸痛患者超過50%是非心源性的,其中16%~25%是驚恐發作。驚恐發作患者常主訴胸痛,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驚恐患者中,約有38%主訴胸痛,易被心臟科醫師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國外研究發現,超過60%反覆主訴心悸的患者均有焦慮症表現,且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和焦慮的發生率高,軀體化症狀顯著,經動態心電圖監測,除竇性心動過速外,未發現其他心律失常和缺血改變,且對抗焦慮治療有效。
近年來,人們對冠心病的傳統危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等日益重視,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問題卻成為“被現代醫學遺忘的角落”。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換,人們逐漸認識到單純的藥物等治療措施並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治冠心病,而解除患者心理壓力、調節行為方式、提高社會支持對冠心病的防治有確切作用,採用心身協同已成為當前冠心病防治的公認原則。為此,人民開始注重在醫療過程中向患者提供身心兼顧的全面服務,解決心血管患者的精神心理創傷。雙心診療模式的提出,就是要求在重大心血管疾病診治過程中,心血管專業醫師與精神、心理醫師一起面對患者,一起解決患者同時存在的軀體疾患和精神、心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