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5 16:11

  導管內乳頭狀瘤起可見任何年齡婦女,多見於40~45歲女性, 75%的病變發生於大乳管近乳頭的膨大部分。瘤體一般很小,肉眼可見導管內壁有帶蒂的米粒或綠豆大小的乳頭狀結節突入管腔,富於薄壁血管,極易出血。臨床特點是乳頭有時溢出血性液體,而無疼痛,但腫塊不易摸到。由於乳頭狀瘤小而軟,因而臨床檢查時常不易觸及,有時則可在乳暈下方觸及小結節,無皮膚粘連。輕壓乳暈區或擠壓乳頭時,有血性排液,可以幫助定位。,若中小導管廣泛病變,位於乳腺的邊緣部位,常是多發性的,則稱之為導管內乳頭狀瘤病,視為癌前病變。一般認為導管內乳頭狀瘤屬良性,但6%-8%的病例有發生惡變的可能,故應該爭取早期手術切除主要通過細胞學檢查,導管造影,導管鏡檢查等。

  在術前有對導管病變位置,範圍瞭解,多發性者有復發傾向。對輸乳管的乳頭狀瘤如能摸到腫塊,則定位較容易。如未捫及結節,則可沿乳暈部順時針方向按壓,明確出血的乳管開口後,用探針插入該乳管並用美藍術中造影,沿病變顯影方向作放射狀切口,然後將該導管及其周圍乳腺組織楔形切除。小導管乳頭狀瘤常是多發性,常為導管內乳頭狀瘤病,有惡變傾向。對於年齡大的患者,必要時應考慮作單純乳房切除。切除的腫瘤常規進行病理檢查,如有惡變按乳腺癌相應手術治療。

  臨床上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需與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癌及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徵相鑑別。

  1、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與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癌:兩者均可見到自發的、無痛性乳頭血性溢液;均可捫及乳暈部腫塊,且按壓該腫塊時可自乳管開口處溢出血性液體。由於兩者的臨床表現及形態學特徵都非常相似,故兩者的鑑別診斷十分困難。一般認為,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的溢液可為血性,亦可為漿液血性或漿液性;而乳頭狀癌的溢液則以血性者為多見,且多為單側單孔。乳頭狀瘤的腫塊多位於乳暈區,質地較軟,腫塊一般不大於1cm,同側腋窩淋巴結無腫大;而乳頭狀癌的腫塊多位於乳暈區以外,質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動度差,易與皮膚粘連,腫塊一般大於1cm,同側腋窩可見腫大的淋巴結。乳腺導管造影顯示或乳管鏡檢查可以發現以下特徵,導管突然中斷,斷端呈光滑杯口狀,近側導管顯示明顯擴張,有時為圓形或卵圓形充盈缺損或新生物佔位,導管柔軟、光整者,多為導管內乳頭狀瘤;若斷端不整齊,近側導管輕度擴張,扭曲,排列紊亂,充盈缺損或完全性阻塞,導管失去自然柔軟度而變得僵硬等,則多為導管內癌。溢液塗片細胞學檢查乳頭狀癌可找到癌細胞。最終確立診斷則以病理診斷為準,而且應做石蠟切片,避免因冰凍切片的侷限性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

  2、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與乳腺導管擴張綜合徵:導管內乳頭狀瘤與導管擴張綜合徵的溢液期均可以乳頭溢液為主要症狀,但導管擴張綜合徵常伴有先天性乳頭凹陷,溢液多為雙側多孔,性狀可呈水樣、乳汁樣、漿液樣、膿血性或血性;乳頭狀瘤與導管擴張綜合徵的腫塊期均可見到乳暈下腫塊,但後者的腫塊常較前者為大,且腫塊形狀不規則,質地硬韌,可與皮膚粘連,常發生紅腫疼痛,後期可發生潰破而流膿。導管擴張綜合徵還可見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壓痛。乳腺導管造影顯示或乳管鏡檢查可以發現以下特徵,導管突然中斷,有規則的充盈缺損者或新生物佔位,多為乳頭狀瘤;若較大導管呈明顯擴張,導管粗細不均勻,失去正常規則的樹枝狀外形者,則多為導管擴張綜合徵。必要時可行腫塊針吸細胞學檢查或活組織病理檢查。

乳頭狀瘤是怎樣明確治療的呢相關文章
食管乳頭狀瘤的內鏡表現與臨床及病理關係目的:探討食管乳頭狀瘤的內鏡下表現、臨床及病理關係。方法:對7320例行內鏡下檢查的患者,其中內鏡下診斷食管乳頭狀瘤患者25例,經病理組織學診斷25例;從臨床特點、內鏡下表現、病理組織學、治療等方面對食管乳頭狀瘤進行分析。結果:7320例患者食管乳頭狀瘤的檢出率為0.34%,高峰年齡41~50歲,男女比例為1:2.57,發病部位多位於食管中段;15例胃內存在
發布於 2022-11-29 19:21
0評論
喉乳頭狀瘤是由乳頭狀瘤病毒(簡稱HPV)感染引起。HPV分60多亞型,常見的有HPV6、11、16、18、31、33、35、39、42、43、44、45、51、52、56、58、59、68等亞型。兒童和成人喉乳頭狀瘤所感染的HPV亞型有差異,治療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兒童喉乳頭狀瘤兒童喉乳頭狀瘤由HPV6、11等亞型引起,一般不會癌變,但兒童的喉很小,手術操作空間有限,很難一次徹底切除乳頭狀瘤,所
發布於 2023-02-06 00:32
0評論
概述 結膜乳頭狀瘤是由於人乳頭瘤病毒6或者11型感染以後導致的眼瞼皮膚表皮細胞和血管增殖形成的尋常疣,比較多見的,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現在我把有些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步驟/方法: 1、 如果有其他的疾病的應該首先治療,譬如結膜炎,角膜炎,糖尿病,高血壓等,保持良好的心態,多鍛鍊,增強提抗力。 2、 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切除,但是容易復發,也可以激光或者光療,這些效果都還
發布於 2023-09-04 19:01
0評論
鼻內翻性乳頭狀瘤(nasalinvertedpapilloma,NIP)是鼻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其病理特徵為上皮組織高度增生,上皮團塊向上皮下間質內呈管狀或指狀深入,從而形成特徵性的外觀形態。外觀一般為乳頭狀或蕈狀如圖1所示,有時腫瘤局部呈息肉樣改變,故常被誤診為鼻息肉。症狀:可表現為鼻堵,膿涕,可有涕中帶血。多為單側發病。起病特點:首次發病的個體往往腫瘤起源於局部,並以此為生髮中心,該生髮
發布於 2022-10-21 11:44
0評論
胰腺實性假乳頭狀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是一種獨特的腫瘤實體,是一類少見的潛在低度惡性的胰腺腫瘤,僅佔胰腺腫瘤的0.17%~2.7%。該疾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多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就診時瘤體往往較大。SPT具有明確的病理形態特徵及多樣表達的免疫組化特性。手術切除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手段,術後預後較好。國內報道相對較少,可能與對SPT認識不
發布於 2023-01-09 08:06
0評論
女性乳腺有15到20個乳腺導管,開口於乳頭。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是指發生在導管上皮的良性腫瘤。其發生率僅次於乳腺纖維腺瘤和乳腺癌。根據WHO乳腺腫瘤分類,將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分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頭狀瘤多發生在乳管壺腹以下大約1.5公分的1到2級乳管內。又稱為乳腺大導管內乳頭狀瘤。位於乳腺中央區乳暈下方,一般認為其不增加乳腺癌風險。外周型乳頭狀瘤是指終末導管--系統發生的多發性乳頭狀瘤,曾使
發布於 2023-01-31 12:32
0評論
患者:氣管內長有乳頭狀的腫瘤,08年4月。化驗、用激光切割後,大概70天左右復發。想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藥物控制其生長。徐成志:氣管已經不屬於喉了,但喉乳頭狀瘤較重的可以延伸至聲門下或氣管,我想你說的可能屬於這種情況,估計病理已經明確是乳頭狀瘤,目前認為乳頭狀瘤可能與HPV感染有關,這種病毒感染範圍比實際生長的腫瘤要大得多,有研究表明復發的腫瘤其HPV型與該次感染一致,說明潛伏的HPV感染是復發的根
發布於 2023-02-17 17:26
0評論
肛門瓣下方的三角形黃白色乳頭突起叫肛乳頭,呈圓錐體或三角形,是胚胎的殘餘,平常很小,如有肛竇炎、肛瘻、肛裂、痔、便秘和肛門瘙癢症時,可引起乳頭增生性變大,脫出肛門外,形成乳頭炎或乳頭肥大,有的可呈乳頭瘤狀。肛乳頭的表面覆蓋光滑的乳白色或淡紅色皮膚,沿齒線排列。若肛管處有感染、損傷及長期慢性刺激,譬如肛裂,肛乳頭可增生變大,脫出肛門外,形成肛乳頭炎或肛乳頭肥大。有的可呈乳頭瘤狀,該乳頭瘤為纖維性息
發布於 2023-11-17 06:38
0評論
膽管乳頭狀瘤是一種來源於膽管上皮的良性腫瘤,臨床上罕見,但近年來似有增加趨勢。多數病例有長期的慢性膽管炎症狀,有的病史長達20年,膽管乳頭狀瘤所表現的黃疸具有一定的特點。間歇性和自限性。1、概述膽管乳頭狀瘤病是膽管內乳頭狀腫瘤的一種疾病,膽管內乳頭狀腫瘤是一組發生於肝膽管內的、乳頭狀良惡性腫瘤的總稱,臨床不少見。膽管乳頭狀瘤病臨床罕見,但臨床報道病例逐漸增加,男女比例約為2:1,平均發病年齡63
發布於 2023-03-10 15:16
0評論
肛乳頭瘤又稱肛乳頭肥大或乳頭狀纖維瘤,是一種肛門常見的良性腫瘤。有很多學者認為,肛乳頭肥大是一種增生性炎症改變的疾病。長期存在於人體,則有惡變的趨向,臨床上隨著肛乳頭逐漸增大,有時可隨排大便脫出肛外,反覆脫出,刺激肛管,可使局部分泌物增多,有時還會出現便後帶血,排便不淨的感覺和肛門瘙癢。 肛乳頭瘤是指肛乳頭因糞便和慢性炎症的長期刺激增大變硬,是肛門直腸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本病起病隱匿,病情進展緩
發布於 2024-06-28 09:4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