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肝病
飲食營養和生活起居的安排是病毒性肝炎基礎治療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康復的重要措施之一。適宜的飲食是正常生命機能的基本保證,而飲食失宜與肝病關係至為密切。
(1)飲食不潔可致“病從口入”,引發甲肝或戊肝。
(2)飲酒無度可致酒精性肝病或加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病情。
(3)不良的飲食習慣,如嗜食肥甘可引起脂肪肝,或加重肝臟負擔,不利肝病的恢復。貪食生冷,偏嗜辛辣可影響脾胃功能,不能攝取足夠均衡的營養,亦不利於受損肝臟的恢復。
肝病病人日常飲食應注意事項 :
古人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是指飲食過飽或暴飲暴食可以導致疾病。肝病病人,特別是急性肝炎者,病人的消化功能本來就虛弱,如果飲食沒有節制,可以進一步加重疾病。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定時進餐,使胃腸的功能協調正常。
第二:要飲食定量,每餐不宜過飽,以達到平時飯量的七八成為準。
第三:不要偏食,過食油膩滋補之品不僅不會對身體有益,還可以加重溼濁之邪,使疾病加重。
營養的合理調配和攝取,在肝炎的治療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機體的免疫力,增加肝細胞的再生能力,使疾病早日痊癒。
肝炎病人的飲食,一般強調要三高一低,即要高糖、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脂肪,這是從保護肝臟細胞和促進其修復來考慮的。蛋白質是肝細胞修復和再生的材料,糖可以提供能量,維生素可促進細胞的正常物質代謝的進行,低脂肪可以減少脂肪低謝對肝臟帶來的負擔。但是糖並非越多越好。如過多食用糖,加之肝炎病人需要休息,這樣大量的糖在體內蓄積,轉化為脂肪,而極易導致脂肪肝。因此,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都要適量,應根據病情合理安排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