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如關節炎、勞損、腰骶椎疾病,骶椎炎,尾椎輕微突出,骶骨裂等原因和產後。勞累性腰痛,骨質增生,腎臟疾病,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骶尾綜合症。
盆腔炎:主要臨床症狀:腰骶部疼痛或下腹痛、或因長時間站立,過勞,性交,或經前期加重,重者影響工作。或有白帶增多、月經紊亂、經血量多痛經,性感不快;輸卵管阻塞、不孕等。
勞累性腰痛:是因平時運動或勞動較少,在一個集中的時間內進行了較多或較重的體力勞動,幾小時後或一覺醒來感到腰部廣泛痠痛,活動時加重。檢查腰部兩側可有輕度的腫脹和廣泛壓痛;做腰部的X線照片通常無異常發現。因為腰部肌肉平時活動較少,偶然活動過多,造成乳酸等代謝產物積聚且不能及時排出,從而引起局部充血、水腫等現象。這種勞累性腰痛的病人,其身體的其他部位的肌肉如手臂、下肢亦有類似現象。
髂關節炎:骨關節炎的一種分支。大多數的骶髂關節炎並不是單獨的一個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許多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發病初期表現為骶髂關節炎,所以診應進一步檢查是何種原因引起的,骶髂關節炎一般與坐骨神經不相關。強直性脊柱炎交替性左右骶髂關節部位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中、早期最具特徵性的症狀。是骶髂關節固定部位深層次隱漸性疼痛,先為一側顯著,後發展為左右交替性疼痛,重者痛處在骶髂關節一點上。骶髂關節疼痛可以上移出現腰椎部疼痛,下移至坐骨疼痛或大腿髂部痛,因咳嗽、打噴嚏或其他牽動性動作而疼痛加重。開始時疼痛可以為單側、間歇性,幾個月後逐漸發展為雙側、持續性疼痛並伴有腰部僵硬。
骶骨裂:腰骶部骨骼發育異常.或先天性畸形.由於胚胎期脊椎管的閉合不全引起.第一.二骶椎在發育過程中.兩側椎弓的初發化骨不全.椎板未融合.但無脊髓膨出者.醫學上稱為隱性骶裂.又稱隱性脊柱裂.發育異常的本身並不引起症狀.但由於其解剖結構上存在的弱點.此時未融合的部位為軟骨組織.其堅韌性較差.容易繼發損傷或勞損.因而發生臨床症狀.發病初期可表現為站久.過累時腰部發僵.隱痛.以後疼痛逐見明顯.一般性的活動即可引起.但臥床休息後即減輕.消失.局部可有明顯壓痛點.推拿療法能緩解症狀.醫療練功則有防治作用.取俯臥位.用揉.滾法在腰臀部反覆推拿3-5分鐘.使其舒筋活血.再用拇指指尖推法.在痛點及畸形相應的部位反覆推拿2-3分鐘.手法由淺及深.對痛點或有硬結的疙瘩處用拇指撥絡法.日一次.連續10次為一療程.根據病情進行1-3個療程.對有嚴重神經根壓迫或形成假關節.發生嚴重的創傷性炎症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椎間盤病變:由於採取坐姿時脊椎所承受的壓力最大能達到270%,如果長時間脊椎承受過度負荷,椎間盤的彈性就會下降,髓核有可能脫出,脊椎也會過早的退變,這也就是常說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建議你先去拍一個X平片,如果上述表現,再複查CT,若沒有骨頭的問題,可能就是軟組織的勞損。平時在電腦前工作要注意坐一個小時後要站起來活動活動,或休息片刻,不要長時間採取一個坐姿。
產後出現腰骶部疼痛:多數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缺鈣;懷孕及哺乳是孕產婦鈣的流失較多,不及時補充會引起骨質疏鬆,從而產生疼痛;
②勞損:由於懷孕時被動姿勢,造成腰骶部肌肉、韌帶緊張,同時骶髂關節略寬鬆,肌肉韌帶拉長,彈性下降,產後休息不當,過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肌肉、韌帶、結締組織勞損引起無菌性炎症而疼痛;
③姿勢不當:產後餵奶時姿勢不當,或習慣一個姿勢餵奶,夜間為哺乳方便,習慣固定一個姿勢睡覺,這些都容易造成肌肉疲勞,導致腰疼。針對以上原因,治療可以補鈣、針灸理療、按摩,疼點封閉等;產婦應注意休息,進食豆漿等鈣含量高食物,同時適當活動鍛鍊,緩解肌肉緊張。
分娩後腰骶部:見於產程長,宮縮強,胎頭大,頭盆相對不稱等,主要為胎頭逐漸順應產道(骨,軟)胎頭壓迫,擴張,骶骨諸韌帶,骶髖關節擴張,牽拉,鬆弛壎傷,盆骶神經牽拉刺激所致。治療:休息,熱敷,神經營養劑,NSAID.可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