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孔擠壓試驗:患 者坐位,檢查者雙手手指互相嵌夾相扣,以手掌面壓於患者頭頂部或者前額部,兩前臂掌側夾於患者頭兩側保護,不使頭頸歪斜,同時向患側或健側屈曲頸椎,也可 以前屈後伸,若出現頸部或上肢放射痛加重,即為陽性。多見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或頸椎間盤突出症。該試驗是使椎間孔變窄,從而加重對頸神經根的刺激,故出現疼 痛或放射痛。
側屈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取坐位,頭稍後仰並向患側屈曲,下頜轉向健側,檢查者雙手放在患者頭頂向下擠壓。如引起頸部疼痛,並向患側手部放射即為陽性。最常見於C5椎間盤突出症,此時疼痛向拇指、手及前臂放射。懷疑有頸椎結核或不穩定性骨折者,為防止脊髓損傷,最好不做此試驗。
後仰椎間孔擠壓試驗:患者取坐位,頭稍後仰,檢查者雙手交叉放在患者頭頂上,再向下方擠壓。如引起頸部疼痛,並向患側上肢放射,即為陽性。陽性結果見於頸椎病。懷疑有頸椎結核或不穩定性骨折者,為防止脊髓損傷,最好不做此試驗。
頸椎間孔分離試驗:檢查者一手托住患者頦下部,另一手托住枕部,然後逐漸向上牽引頭部,如患者感到頸部和上肢的疼痛減輕,即為陽性。該試驗可以拉開狹窄的椎間孔,減少頸椎小關節周圍關節囊的壓力,緩解肌肉痙攣,減少神經經根的擠壓和刺激,從而減輕疼痛。
椎動脈扭曲試驗:用於檢查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坐位、頭頸放鬆,檢查者站在患者身後,雙手抱住患者頭枕兩側,將患者頭向後仰的同時轉向一側,若出現眩暈則為陽性。
頭頂部扣擊試驗:患者端坐,醫生一手平按患者頭頂,用另一手握拳叩擊按在患者頭頂的手掌背,如果患者感覺頸部疼痛不適或者向上肢串痛、麻木、為陽性。檢查頸椎病或頸椎損傷。懷疑頸椎損傷時,頭頂部叩擊力及擠壓力不宜過重,以免加重損傷。
屈頸試驗:用於檢查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平臥,上肢置於軀幹兩側,下肢伸直,令患者抬頭屈頸,若出現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則為陽性。
吞嚥試驗:患者坐正,囑患者做吞嚥動作,如出現吞嚥困難或頸部疼痛為陽性。如果患者能正確說出平日吞嚥食物時有疼痛,也是陽性體徵。常用於檢查頸部病變是否影響吞嚥活動。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患者坐位,頭微屈,檢查者立於患者被檢查側,一手推頭部向對側,同時另一手握該側腕部作相對牽引,此時臂叢神經受牽拉,若患肢出現放射痛、麻木,則為陽性。多見於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阿德森試驗:患 者坐位,用手指觸摸患者的橈動脈,同時將其上肢外展後伸並外旋,然後囑患者深吸氣並把頭部下頜向患側旋轉,若出現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並出現頸、肩、背疼 為陽性。常見於頸肋、前斜角肌綜合症及胸廓出口綜合徵,也見於頸椎病、頸髓腫瘤及頸部腫瘤引起的臂叢神經受壓。需加以鑑別。
挺胸試驗:醫者摸及患肢的橈動脈,囑患者立正儘量將肩部轉向後下方作挺胸動作,若橈動脈搏動減少或消失即為陽性。常見於檢查胸廓出口綜合徵。
上肢過度外展試驗:醫者摸及患肢的橈動脈,並將患肢被動充分外展,若橈動脈搏動減少或消失者為陽性。
上肢外展握拳試驗:囑患者將兩側上肢外展90°並旋外,雙手作連續快速握拳,展開動作。如患側上肢迅速自遠端向近側出現疼痛、無力、自動下落;而健側不出現症狀,維持1分鐘以上者,為陽性。檢查胸廓出口綜合徵。
上肢過度下牽試驗:囑患肢提攜重物,或向下牽拉患肢,患肢出現麻痛或紫暗發涼等神經、血管症狀者為陽性。常見於檢查胸廓出口綜合徵。
肩部特殊檢查
搭肩試驗:又稱杜加徵。將患肢肘關節屈曲,患肢手搭在對側肩部肘關節能貼近胸壁為正常。若肘關節不能靠近胸壁,或肘關節貼近胸壁時而患肢手不能搭在對側肩部,或兩者均不能,為陽性徵。表示肩關節脫位。
直尺試驗:正常人肩峰位於肱骨外上髁與肱骨大結節連線的內側。用直尺貼在上臂的外側,下端靠近肱骨外上髁,上端如能與肩峰接觸則為陽性徵,表示肩關節脫位。
肩外展疼痛弧試驗:在肩外展60―120°範圍內時,因岡上肌腱與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徵,這一特定區域內的疼痛稱為疼痛弧。見於岡上肌腱炎。
岡上肌腱斷裂試驗:在肩外展30°--60°範圍內時,三角肌用力收縮,但不能外展舉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聳。但被動外展到此範圍以上,患者能主動舉起上臂。最初主動外展障礙為陽性徵,提示岡上肌腱斷裂。
肱二頭肌腱抗阻試驗:患者屈肘作前臂抗阻力旋後動作,引起肱骨結節間溝部位疼痛為陽性徵。見於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落臂試驗:患者取立位,先將患上肢伸直,被動外展至90°,去除醫生的幫助,令其緩慢地放下上肢。如不能慢慢地放下上肢,而出現突然直落到體側則為本試驗陽性。檢查肩肌腱袖破裂。
肘部特殊檢查
肘三角:正常的肘關節在完全伸直時,肱骨外上髁、內上髁和尺骨鷹嘴在一條直線上。肘關節屈曲90°時,三個骨突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稱為肘三角。肘關節脫位時,此三角點關係改變。用於肘關節脫位的檢查,和肘關節脫位與肱骨髁上骨折的鑑別。
腕伸肌緊張試驗:患者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位,作腕關節的被動屈曲,引起肱骨外上髁處疼痛者為陽性徵,見於肱骨外上髁炎。
前臂試驗:1、患者與醫者對面而坐,上肢向前伸直。2、醫生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握腕部並使前臂內收,握肘部的手推肘關節向外,如有外側副韌帶斷裂,則前臂可出現內收運動。
若握腕部的手使前臂外展,而拉肘關節向內,出現前臂有外展運動,則為內側副韌帶損傷,均為本試驗陽性。檢查肘關節側副韌帶損傷。
腕部特殊檢查
握拳尺偏試驗:又稱芬克斯坦徵。患者拇指屈曲握拳,將拇指握於掌心內。然後使腕關節被動尺偏,引起橈骨莖突處明顯疼痛為陽性徵,見於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腕三角軟骨擠壓試驗:腕關節位於中立位;然後使腕關節被動向尺側偏斜並縱向擠壓,若出現下尺橈關節疼痛為陽性徵,見於腕三角軟骨損傷、尺骨莖突骨折。
屈腕試驗:醫者手握患者腕部,拇指按壓在腕橫紋處,同時囑患腕屈曲,若患手麻痛加重,並放射到中指食指,即為陽性。表示患腕管綜合症。
捏--握徵:囑患手拇指與食指尖對捏併成環形。如能成環形者為陰性,如不能成環形而成雞頭狀者為陽性。檢查有否骨間掌側神經卡壓綜合徵。
胸部特殊檢查
胸廓擠壓試驗:檢查者兩手分別置於被檢查者胸骨和胸椎處,前後擠壓胸廓,再將兩手分別放置在胸廓兩側,向中間擠壓,可引起被檢查者骨折處劇烈疼痛,稱胸廓擠壓試驗陽性。
拾物試驗:讓小兒站立,囑其拾起地上物品。正常小兒可以兩膝微屈,彎腰拾物;若腰部有病變,可見屈髖屈膝,腰部挺直、一手扶膝下蹲,一手拾地上的物品,此為該試驗陽性。常用於檢查兒童脊柱前屈功能有無障礙。
俯臥背伸試驗:患兒俯臥。雙下肢併攏,醫者雙手提起雙足,使腰部過伸,正常的脊柱呈弧形後伸狀態。如有病變則大腿和骨盆與腹壁同時離開床面,脊柱呈強直狀態。
屈膝屈髖試驗(仰臥屈髖試驗):患者仰臥位,雙腿靠攏,囑其儘量屈曲髖、膝關節,檢查者也可兩手推膝使髖、膝關節儘量屈曲,使臀部離開床面,腰部被動前屈,若腰骶部發生疼痛,即為陽性。
若行單側髖、膝屈曲試驗,患者一側下肢伸直,檢查者用同樣方法,使另側髖、膝關節儘量屈曲,則腰骶關節和骶髂關節可隨之運動,若有疼痛即為陽性。
表示有閃筋扭腰、勞損,或者有腰椎椎間關節、腰骶關節或者骶髂關節等病變。但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該試驗為陰性。
直腿抬高試驗:患者仰臥位,兩下肢伸直靠攏,檢查者用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漸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90°而無任何不適感覺;若小於以上角度即感該下肢有傳導性疼痛或麻木者為陽性。多見於坐骨神經痛和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
直腿抬高加強試驗(足背屈試驗):若將患者下肢直腿抬高到開始產生疼痛的高度,檢查者用一手固定此下肢保持膝伸直,另一手背伸患者踝關節,放射痛加重者為直腿抬高踝背伸試驗(亦稱“加強試驗”)陽性。該試驗用以鑑別是神經受壓還是下肢肌肉等原因引起的抬腿疼痛。
健側直腿抬高試驗:醫者作健側直腿抬高動作,如患側下肢出現坐骨神經放射痛為陽性。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症。
屈頸試驗:可讓患者平臥,四肢自然放平,檢查者一手託於患者枕部,另一手按於患者胸前。徐徐將患者頸部屈曲,若能夠引發患者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即為陽性。
此試驗原理是:屈頸使枕部離開床面,可令脊髓上升2cm左右,並使硬膜及神經根受到牽拉,加重了已經發生病變的神經根的緊張程度。
坐位屈頸試驗:患者坐位,雙腿伸直,然後頸部前屈,如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患者為減輕牽拉痛而不自主屈膝,即為陽性。陽性見於椎間盤突出症或坐骨神經受壓。
仰臥挺腹試驗:通過增加椎管內壓力,刺激神經根產生疼痛,以診斷椎間盤突出症,具體操作分4個步驟。
第1步:病人仰臥,雙手放在腹部或身體兩側,以頭枕部和雙足跟為著力點,將腹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挺起,若患者感覺腰痛及患側傳導性腿痛即為陽性。若傳導性腿痛不明顯,則進行下一步檢查。
第2步:患者保持挺腹姿勢,先深吸氣後暫停呼吸,用力鼓氣,直至臉面潮紅約30秒鐘左右,若有傳導性腿痛即為陽性。
第3步:在仰臥挺腹姿勢下,用力咳嗽,若有傳導性腿痛即為陽性。
第4步:在仰臥挺腹姿勢下,檢查者用手輕壓雙側頸內靜脈,若出現患側傳導痛即為陽性。
股神經牽拉試驗:對高位腰椎間盤突出有意義。病人俯臥,患側膝關節屈曲,上提小腿,使髖關節處於過伸位,出現大腿前方痛即為陽性。在腰2~3和腰3~4椎間盤突出為陽性,而腰4~5腰5骶1此試驗為陰性。
Schober試驗:令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線髂嵴水平作一標記為零,向下125px作標記,向上250px再作另一標記,然後令患者彎腰(雙膝保持直立)測量兩個標記間距離,若增加少於100px即為陽性。陽性說明腰椎活動度降低,見於強直性脊柱炎中晚期。
骨盆部特殊檢查
骨盆擠壓與分離試驗:患者仰臥位,醫生用兩手分別壓在骨盆的兩側髂前上棘,向內相對擠壓為擠壓試驗;兩手分別壓在骨盆的兩側髂嵴內側,向外下方作分離按壓稱為分離試驗。若引起損傷部位疼痛加劇則為陽性徵,常見於骨盆環的骨折。
骶髂關節分離試驗:又稱“4”字試驗。患者仰臥位,患側下肢屈膝屈髖,將患側下肢外踝放於對側膝上,作盤腿狀。醫生一手扶住對側髂嵴部,另一手將患側的膝部向外側擠壓,若骶髂關節有病變,則出現該處的疼痛,為陽性徵。同樣的方法再檢查對側。作此試驗應先排除髖關節的病變。
床邊試驗:又稱蓋氏蘭徵。患者仰臥位,患者靠床邊,臀部稍突出床沿,大腿下垂。健側下肢屈膝屈髖,貼近腹壁,患者雙手抱膝以固定腰椎。醫生―手扶住髂骨棘以固定骨盆,另一手用力下壓於床邊的大腿,使髖關節儘量後伸。若骶髂關節發生疼痛則為陽性徵,說明骶髂關節病變。
斜扳試驗:患者仰臥,健側腿伸直,患側腿屈髖,屈膝各90°,醫者一手扶住膝部,一手按住同側肩部,然後用力使大腿內收,並向下按膝部,如骶髂關節疼痛為陽性。
單髖後伸試驗:患者俯臥,兩下肢併攏伸直,醫者一手按住骶骨中央部,另一手肘部托住患側大腿下部,用力向上抬起患肢,使之過度後伸,如骶髂關節疼痛為陽性。檢查骶髂關節有否病變。
髖外展外旋試驗:又 稱“4”字試驗,患者仰臥位,被檢查一側下肢膝關節屈曲,髖關節屈曲、外展、外旋,將足架在另一側膝關節上,使雙下肢呈“4”字形。檢查者一手放在屈曲的 膝關節內側,另一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前面,然後兩手向下按壓,如被檢查側骶髂關節處出現疼痛即為陽性。說明有骶髂關節病變。
並腿屈髖試驗:患者仰臥,醫者握踝部,使雙下肢併攏,並被動作直腿屈髖動作,若小於60°者為陽性。檢查臀肌攣縮症。
坐位交腿試驗:囑患者坐位,交叉雙腿,不能完成者為陽性。檢查臀肌攣縮症。
Ober徵:患者側臥,健側在下,並使髖膝呈屈曲狀。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手握住患肢踝部,使膝關節屈曲90°狀,之後屈髖、外展再伸直。此時放鬆握踝的手,使患肢自然落下,正常人應落在健肢之後方,如不能落下(或落在健肢的前方),則為陽性。檢查髂脛束攣縮。
髖部特殊檢查
髖關節屈曲攣縮試驗:又稱托馬斯徵。患者仰臥,將健側髖膝關節儘量屈曲,大腿貼近腹壁,使腰部接觸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償作用。再讓其伸直患側下肢,若患肢隨之蹺起而不能伸直平放於床面,即為陽性徵。說明該髖關節有屈曲攣縮畸形,並記錄其屈曲畸形角度。
髖關節過伸試驗:又稱腰大肌孿縮試驗。患者俯臥位,患側膝關節屈曲90°,醫生一手握其踝部將下肢提起,使髖關節過伸。若骨盆亦隨之抬起。即為陽性徵。說明髖關節不能過伸。腰大肌膿腫及早期髖關節結核可有此體徵。
單腿獨立試驗:又 稱屈德倫堡徵。此試驗是檢查髖關節承重機能。先讓患者健側下肢單腿獨立,患側腿抬起,患側臀鄒襞(骨盆)上升為陰性。再讓患側下肢單腿獨立,健側腿抬高, 則可見健側臀皺襞(骨盆)下降,為陽性徵。表明持重側的髖關節不穩或臀中、小肌無力。任何使臀中肌無力的疾病均可出現陽性徵。
下肢短縮試驗:又稱艾利斯徵。患者仰臥,雙側髖、膝關節屈曲,足跟平放於床面上,正常兩側膝頂點等高、若一側較另一側低即為陽性徵。表明股骨或脛腓骨短縮或髖關節脫位。
望遠鏡試驗:又稱套迭徵。患者仰臥位,醫生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側N窩部,使髖關節稍屈曲,將大腿縱向上下推拉,若患肢有上下移動感即為陽性徵。表明髖關節不穩或有脫位,常用於小兒髖關節先天性脫位的檢查。
蛙式試驗:患兒仰臥,將雙側髖膝關節屈曲90°位,再作雙髖外展外旋動作,呈蛀式位。若一側或雙側大腿不能平落於床面,即為陽性徵,表明髖關節外展受限。用於小兒先天性髖脫位的檢查。
Ortolani徵:患兒平臥,患肢屈髖、屈膝。檢查者一手握膝部徐徐外展,另手拇指置於腹股溝下方偏內,餘下四指抵住大粗隆,並逐漸向下加壓。如感到滑動聲,並有彈跳,則表示該關節脫位。如再讓髖關節內收,又出現滑動及向外彈跳,表示股骨頭又脫位,此即陽性。
股骨頭位置的測量
內拉通線又稱髂坐結節聯線。患者仰臥位,髖關節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結節劃一聯線,正常時此線通過大粗隆頂部。若大粗隆頂部在該線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變化。
布萊安三角:患者仰臥位,自髂前上棘與床面作一垂線,自大粗隆頂點與垂直線作一水平線,再自髂前上棘與大租隆頂點之間連一直線,構成一直角三角形。對比兩側三角形的底邊長度,若一側變短,表明該側大租隆向上移位。
休梅克線:患者仰臥位,雙下肢伸直於中立位,兩側髂前上棘在一平面,從兩側髂前上棘與大粗隆頂點分別連一直線,正常時兩線延長交於臍或臍上中線。若一側大粗隆上移則延長線相交於臍下且偏離中線。
膝部特殊檢查
浮髕試驗:患肢伸直,醫生一手虎口對著髕骨上方,手掌壓在髕上囊,使液體流入關節腔,另一手示指以垂直方向按壓髕骨,若感覺髕骨浮動,並有撞擊股骨髁部的感覺,即為陽性徵,表明關節內有積液。
抽屜試驗:又稱推拉試驗。患者仰臥,屈膝90°,足平放於床上,醫生坐於患肢足前方,雙手握住小腿作前後推拉動作。向前活動度增大表明前交叉韌帶損傷,向後活動度增大表明後交叉韌帶損傷,可作兩側對比檢查。
挺髕試驗:患側下肢伸直,醫生用拇、示指將髕骨向遠端推壓,囑病人用力收縮股四頭肌。若引起髕骨部疼痛為陽性徵。常見於髕骨軟骨軟化症。
迴旋擠壓試驗:又稱麥克馬瑞徵。患者仰臥,患腿屈曲,醫生一手按在膝上部,另一手握住踝部,使膝關節極度屈曲,然後作小腿外展、內旋。同時伸直膝關節,若有彈響和疼痛為陽性徵,表明外側半月板損傷,反之,作小腿內收、外旋同時伸直膝關節出現彈響和疼痛,表明內側半月板損傷。
研磨提拉試驗:又 稱阿波來徵。患者仰臥,膝關節屈曲90°,醫生用小腿壓在患者大腿下端後側作固定,在雙手握住足跟沿小腿縱軸方向施加壓力的同時作小腿的外展外旋或內收內 旋活動,若有疼痛或有彈響,即為陽性徵,表明外側或內側的半月板損傷;提起小腿作外展外旋或內收內旋活動而引起疼痛,表示外側副韌帶或內側副韌帶損傷。
側臥屈伸試驗:又稱重力試驗。患者側臥,被檢查肢體在上、醫生托住病人的大腿,讓其膝關節作伸屈活動,若出現彈響,表明內側半月板損傷;若膝關節外側疼痛表示外側副韌帶損傷。同樣的方法,被檢查的肢體在下作伸屈活動,出現彈響為外側半月板損傷,出現膝關節內側疼痛為內側副韌帶損傷。
側副韌帶損傷試驗:又稱為膝關節分離試驗、側位運動試驗。患者伸膝,並固定大腿,檢查者用一隻手握踝部,另一手扶膝部,作側位運動檢查內側或外側副韌帶,若有損傷,檢查牽扯韌帶時,可以引起疼痛或異常活動。
半月板重力試驗:檢查外側半月板時,取患側臥位,將患側大腿墊高,使小腿離開床面,囑患者作膝關節的屈伸運動,如膝外側發生疼痛或出現彈響為陽性。用同樣方法,健側臥位可以作內側半月板檢查和健肢的對比檢查。檢查有否半月板損傷或盤狀半月板。
交鎖徵:患者取坐位或仰臥位,囑患者作患肢膝關節屈伸活動數次,若突然關節出現疼痛,不能屈伸為陽性。檢查有否半月板損傷。
髕骨研磨試驗:擠壓髕骨,或者上下左右滑動髕骨時有粗糙感和摩擦音,並伴有疼痛不適,或者一手儘量的將髕骨推向一側,另一手直接按壓髕骨,若髕骨後出現疼痛,均為陽性。髕骨軟化症。
單腿下蹲試驗:患肢單腿站立,逐漸下蹲時出現膝軟,膝痛為陽性,髕下出現磨擦音亦為陽性。檢查髕骨軟化症。
膝過伸試驗:患者仰臥,膝關節伸直平放。醫者一手握傷肢踝部,另一手按壓膝部,使膝關節過伸,髕下脂肪墊處有疼痛,即為陽性。檢查髕下脂肪墊損傷。
髕腱鬆弛壓痛試驗:患者仰臥,膝伸直。醫者一手拇指放在內膝眼或外膝眼處,另一手掌根放在前一拇指指背上,放鬆股四頭肌(髕腱鬆弛),逐漸用力向下壓拇指,壓處有明顯疼痛感。再令患者收縮股四頭肌,重複以上動作,且壓力相等,若出現疼痛減輕者為陽性。檢查髕下脂肪墊損傷。
足與踝部檢查
捏小腿三頭肌試驗:患者坐位,足垂床邊,醫者用手捏擠小腿三頭肌肌腹,如果引起足踝蹠曲,為陰性,如果無足踝蹠曲為陽性。檢查跟腱是否斷裂。
跟腱攣縮試驗:患者坐位,如膝關節屈曲,蹠屈畸形為比目魚肌攣縮。如膝關節伸直,足蹠屈畸形,為腓腸肌攣縮。如膝伸直或屈曲位均出現蹠屈畸形,為雙肌攣縮。檢查跟腱攣縮是由比目魚肌攣縮所致,還是腓腸肌攣縮所致。
前足橫擠試驗:醫者用手握住患足前足部橫向用力加壓,若出現劇烈疼痛為陽性。檢查蹠骨骨折。
跟軸線測量:患者站立位,作跟腱縱軸線和跟骨縱軸線。若兩條線重疊為陰性,若兩線成角為陽性。檢查有否足內翻或外翻畸形。
足弓指數測定:足平放在地板上,測量足跟到第二足趾尖的長度為足長度,足最高處至地板的距離為足弓高度。正常指數=足弓高度×100/足長度≈29~31指數小於29為扁平足,大於31為高弓足。檢查足弓是否正常。
足內、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引起外側疼痛,表示外側副韌帶損傷;踝關節外翻引起內側疼痛,表示內側副韌帶損傷。
骨科常用特殊檢查是甚麼?
發布於 2023-02-28 06:16
骨科常用特殊檢查是甚麼?相關文章
定期進行眼部檢查是發現青光眼以及隨訪治療效果的最好辦法。檢查內容包括:一、裂隙燈檢查裂隙燈檢查全稱裂隙燈活體顯微鏡檢查,是眼科必備的常規檢查方法,需要在暗室中進行,檢查時患者下巴放在下頜託上,前額向前頂住額帶,睜眼平視前方,有一束裂隙狀的強光源照射到眼睛前段,通過顯微鏡的放大作用可觀察到眼睛的前節(結膜、角膜、前房、房水、虹膜、瞳孔、晶狀體等),據此醫生可以瞭解是否出現青光眼的改變。二、眼底檢查
發布於 2023-02-06 00:02
0評論
1、類風溼因子(RF)類風溼因子除見於類風溼關節炎外,亦見於其他風溼免疫性疾病、非風溼性疾病、甚至健康人。臨床上類風溼因子陽性需從多方面考慮:(1)病毒感染性疾病,如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2)慢性細菌性疾病,如結核、麻風、亞急性心內膜炎;(3)其他風溼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4)放射性治療或細胞毒藥物治療後的新生腫瘤;(5)寄生蟲感染,如錐蟲病;(6)甚至部分健康人。
發布於 2023-03-21 08:56
0評論
1、胸部X線檢查(正側位胸片)可用於肺部、胸壁、肋骨及胸膜腔疾病的初篩。2、胸部CT平掃及增強檢查是診斷胸部疾病最有價值的無創檢查手段,幾乎能明確絕大部分肺、食管、縱膈疾病的存在。螺旋CT薄層掃描可以發現幾毫米的小結節或毛玻璃樣病變,對於發現早期肺癌意義重大。3、磁共振(MRI)可多方位評價胸部腫瘤的毗鄰、與血管的關係等。4、支氣管鏡檢查可進行塗刷細胞學,咬取活檢,局部灌洗等,對於中央型肺癌更有
發布於 2023-01-24 11:57
0評論
概述
上一週上體育課的時候,我的室友跑步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但是現在她的腳還沒有好,昨天她自己還發了一張圖自嘲,因為她的腳一隻是白色一隻是黑色,看起來真的有點恐怖。而且臨近回家她的腳還沒有好轉,但是她的腳需要好好的養。生活中是很容易上到骨頭的,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所以我想問一下骨科應該怎麼護理?骨頭受傷應該怎麼樣?
步驟/方法:
1、
骨頭受傷以後可以做局部的護理,冷靜的處理,最好去醫院定
發布於 2023-02-02 02:50
0評論
由於結節性硬化可累及多個系統或器官,輔助檢查對於結節性硬化的診斷和監測病情變化非常有重要。1、頭MRI或CT:在診斷TSC過程中,常規檢查。頭MRI優於頭CT。為監測鉅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進展,建議兒童每1~3年複查1次(如果鉅細胞型星形細胞瘤>1cm或者是患兒因智能問題影響其表述,建議至少每年複查1次)。2、腦電圖:對於無症狀的小於2歲的患兒,建議每6周複查1次腦電圖,以便及早開始抗癲癇治
發布於 2022-10-07 18:18
0評論
1、CA19-9等腫瘤標記物可作為普查手段,或對高危人群定期進行篩查。這些腫瘤標記物對胰腺癌雖然有一定的陽性率,但不能作為診斷的依據,因為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CA19-9也有不同程度升高。CA19-9檢查要與影像學檢查相結合。2、腹部CT尤其是胰腺薄層CT掃描,是目前臨床醫生最常用的檢查手段。診斷胰腺腫瘤一定要做增強CT,否則無法判斷對周圍血管侵犯和淋巴結轉移的情
發布於 2023-02-02 09:52
0評論
裂隙燈檢查法是應用裂隙燈角膜顯微鏡以投射光線的不同角度和寬窄,焦點或彌散方法經角膜顯微鏡觀察晶狀體的光學特性,從而對晶狀體的位置,病變情況作出判斷。一般檢查越是近軸位的部位投射角度越小如15-30度,周邊部則可達45-60度。晶狀體裂隙燈檢查常用方法1、彌散照明法:將裂隙燈的光源開大呈瀰漫光斑投向角膜晶狀體,通過透明的角膜可以看到晶狀體的全貌。檢查晶狀體有無移位,有無明確的斑點狀或楔形混濁,晶狀
發布於 2022-11-22 10:56
0評論
1.胃液分析
測定基礎胃液分泌量(BAO)及組胺試驗,或五肽胃泌素後測定量大泌酸量(MAO)和高峰泌酸量(PAO),以判斷胃泌酸功能,有助於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診斷及指導臨床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胃酸多正常,廣泛而嚴重的慢性萎縮胃炎胃酸降低。
2.血清學檢測
慢性萎縮性胃炎血清胃泌素常中度升高,這是因胃酸缺乏,不能抑制G細胞分泌之故。若病變嚴重,不但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減少,內因子分泌也減少,因而影響
發布於 2024-02-22 21:46
0評論
痔瘡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長過痔瘡去醫院檢查過的患者或許對痔瘡的檢查比較熟悉。長了的話儘量還是去檢查一下,那樣醫生可以給出最優的治療方法。下面小編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痔瘡的常用檢查吧。
痔瘡檢查常用的體位有以下幾種:
(1)側臥位:通常採用左側臥位,有時因患者身體的原因或診治的需要,亦可採用右側臥位。正確的側臥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邊,上側的髖膝各屈曲90度,下側髖膝屈曲成45度。此體位適用肛門直腸小
發布於 2024-09-24 03:58
0評論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最常見的高血壓類型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此外,白大衣高血壓、隱性高血壓,以及體位性低血壓也較為多見,還有可能表現為假性高血壓(收縮壓偏高)與假性低血壓(收縮壓偏低)。因此對於老年人,每次應測量2次或更多次血壓,並常規測量立位血壓,以發現體位性低血壓。
假性高血壓鑑別方法為:用血壓計袖帶阻斷肱動脈同時,仍可觸摸到動脈搏動。此外,由於老年人的柯氏第一音與第二音的間隙較大,聽診時常因誤
發布於 2023-08-05 14: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