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8 17:41

  一、甚麼是中風?
  中風是指因各種腦血管病變而導致腦功能缺損的一組疾病。絕大多數呈急性起病,稱急性腦血管病,亦稱卒中或中風(stroke),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臨床上所說的中風包括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中最常見的是腦梗塞和腦出血。因此中風不是一種病,實際上中風是一類疾病,它是對急性腦血管病的統稱或俗稱。我國現有腦血管病人700萬,這些病人中有3/4留下不同程度的殘疾,同時在5年內有1/3患者復發。
  二、中風有哪些危險因素?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中風史、吸菸、酗酒及肥胖等。
  三、腦梗塞是最常見的腦血管病之一,那腦梗塞發生的原因和誘因是甚麼?
  原因有3方面
  1、腦血管內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得血管狹窄,表現粗糙不平,而後斑塊破裂出血,激活體內的血液凝固系統形成血栓,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2、血流動力學改變:血壓下降使血流速度緩慢血液中的固體成份易於沉積在血管壁形成血栓。
  3、血液粘稠度改變:脂質過多、脫水、纖維蛋白原增多使血液粘稠,血小板容易聚集而促進腦梗塞形成。
  誘因
  1、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加重的因素 吸菸酗酒、攝入高脂高糖飲食、缺乏體育運動等均易加重動脈粥樣硬化,促進血栓形成。
  2、促使血粘度增加的因素 攝入脂質過多;汗出過多、嚴重腹瀉等造成脫水;飲水不足;缺乏運動;服用凝血止血藥物等均易造成血粘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
  四、腦梗塞有無先兆症狀?有哪些呢?
  腦梗塞病起病急聚,很多病人第二天早起,肢體無力有所加重,很多病人在發病前1―2天或前幾個小時,都有一些早期信號,醫學上稱為“中風先兆”。這時如能及時識別,並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多能使病人轉危為安,防止腦血管病的發生。
  先兆症狀有以下幾點: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說話不清,吐字困難,失語或語不達意,吞嚥困難,一側肢體乏力或活動不靈活,走路不穩或突然跌倒。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運動神經功能障礙所引起的。
  面、舌、唇或肢體麻木,也有的表現眼前發朦或一時看不清東西,耳鳴或聽力改變。這是由於腦血管供血不足而影響到腦的感覺功能的緣故。
  意識障礙,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或整日昏昏沉沉。性格也一反常態,突然變的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走遲緩或多語易躁,也有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這也和腦缺血有關。
  一過性肢體無力,一過性黑朦,言語不清,頻頻打哈欠,突然對近來發生的事情全部遺忘。
  五、中風患者發病後家屬要如何應對?
  發現中風患者後,要沉著冷靜,將患者放平,仰臥位,不要枕枕頭,頭偏向一側,避免口腔內的分泌物嗆咳誤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體位)。另外,切忌給患者服用藥物,因為中風大致可分為出血型和梗塞型兩種,在沒有確診以前,絕對不能隨意用藥,否則會加重病情。家屬應該首先撥打“120”急救電話,並簡單敘述病情,讓急救醫生做好搶救的物質和心理準備。整個轉運過程中,家屬最好尊重急救醫師的建議。
  選擇醫院時,應選擇有中風治療資質及有經驗的醫院。對中風患者來說,時間就是大腦,越早治療對將來的恢復越有利。為中風患者在超早期提供及時、規範、有效的治療,成為中風救治的關鍵環節。尤其對腦梗塞患者,超早期溶栓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而醫院有無必要的溶栓條件及經驗(如能夠進行必要的影像檢查、有專門的中風團隊、具備重症監護設施等),將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
  六、腦梗塞有何特殊治療方法?
  早期溶栓可拯救偏癱肢體  腦中風現代治療的關鍵理念是進行超早期干預。腦中風主要為缺血性腦中風(即腦梗塞)。國際上近十年來的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超早期(3小時內)使用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進行溶栓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療效。這種藥物可以溶解血栓,挽救偏癱的肢體。但是,即使在醫療設施先進、急診體系發達、居民健康教育水平很高的美國,能夠超早期得到溶栓治療的腦梗塞患者也不到10%。在我國,由於多種因素的阻礙,tPA溶栓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還不到1%,在其他地方更是鳳毛麟角了。導致患者不能及時獲得溶栓治療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對腦中風急性救治的認識不足,導致院前耽擱時間過長,錯過了超早期治療的時機。因此我們常說,時間就是生命,就是大腦,就是金錢。
  七、在救治腦中風環節上存在哪些不利因素?
  在我國許多大城市,腦中風在疾病死亡原因中排第一位,而存活的腦中風患者又有近半數遺留有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殘疾。這給患者及其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精神負擔,成為名副其實的威脅人們健康的“第一殺手”。另一方面,我國現階段腦中風的治療還遠未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從醫療角度講,具有可操作性的規範化治療指南尚未普及;從患者角度講,關於腦中風的醫學科普知識和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加大宣傳的力度。中風知識貧乏: 我們接觸過許多因為沒有及時就醫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他們在接受健康教育後對自己起初中風知識貧乏後悔不迭:沒有重視輕度的一側肢體無力、麻木,一過性的說話不清,短暫的視物成雙等等。有的患者錯誤地認為,出現這些症狀後臥床休息一下就好了。殊不知缺血性腦中風在睡眠中的發病率相當高,休息反而會掩蓋症狀的發展變化。還有一些患者盲目地把腦中風的表現認為是心臟病和高血壓,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和降壓藥,結果不但使病情加重,還浪費了寶貴的就診時間。因此,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科學的現代中風理念:腦中風是個急症,需要儘早到醫院處理。記住:“失去時間,就是失去大腦!”
  八、定期輸液能不能防止腦梗塞?
  曾經碰到一位職員40多歲患了腦血管病,聽人說每年輸兩次液可以預防腦梗塞,便通過關係堅持去一家小醫院輸液,想不到卻引起了腎功能衰竭。醫生認為:“這是輸液反應造成的。 不少病人也會主動提出要求,就連在公園裡晨練的老太太也會說:“輸液好啊,有病治病,無病防病。”輸液就真的那麼靈?回答卻是否定的:“輸液不可能預防腦梗塞。”
  腦血管病是由腦血管病變所致的一種神經疾病,也叫做腦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主要症狀是突然發生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出現偏癱、失語、視覺缺損以及神志障礙等。
  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很複雜,僅危險因素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肥胖、吸菸、紅細胞壓積增高等20多種,只有有針對性地、堅持不懈地治療這些危險因素,才能更好地控制腦中風的發生。以學術界公認的腦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來說,它可使血管狹窄、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栓塞或造成出血。無論是收縮壓或舒張壓的升高,對腦中風的危險都是呈直線上升的關係:收縮壓大於150mmHg者,腦中風的相對危險即增加28.8倍;舒張壓大於90mmHg者,危險增加19倍;臨界高血壓者腦中風的危險是正常者的8.7倍。降血壓是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而輸液根本降不了血壓。同時,對心臟病和糖尿病應進行針對性治療,而短期輸液既不能治療心臟病,又不能控制糖尿病,因而也就無從說到療效。
  一種醫療方法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研究,才能用於臨床。每年兩次輸液用於預防血栓形成是否有效,只有在做過中風後定期輸液與中風後不輸液的長期對照試驗後,再根據臨床統計結果下結論,但遺憾的是時至今日還沒有人做過這方面的比較。但可以肯定的是,現有的科學根據說明,輸液的藥效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  輸液還會帶來過敏反應問題,像休克、心衰、腎衰等,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中風常識問答是甚麼?相關文章
“中風”是中醫學的一個病名,也是我們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和俗稱,也稱為卒中或腦血管病。 中風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缺血性中風,也稱缺血性腦血管病、缺血性腦卒中。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腦栓塞及腔隙腦梗塞等,是血管被“堵塞”使血液不能流到大腦而引起的。 另一類為出血性中風,也稱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及蛛網膜下腔出血,血管不是“堵塞”而是破裂,導致血液流入大腦從而引起的腦損傷。 二、中風是如
發布於 2024-06-24 21:48
0評論
一是中風並不是老年“專屬病”,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發生,中年人卒中風險也很大;二是在中風之前,很多人已有亞臨床病變,如果某人有高血壓,一旦出現病變,就會發生中風,就容易偏癱、失語;三是中風每復發一次,就意味著向死亡邁近一步。國際上一直在提“非致殘性高危缺血性腦血管事件”(指發生過腦血管事件,但症狀較輕,沒有造成殘疾),這個特殊人群是中風致殘致死的高危人群。但門診中很多人不注意,覺得自己好了就停藥,
發布於 2023-01-25 00:07
0評論
     中風病又名卒中,多發於中老年人,是以突然昏僕、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失語、偏身麻木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疾病,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症情危重、病死率、致殘率高的的特點。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性腦血管病。因此,對腦中風患者採取有效的治療,是保證病人早日康復的重要措施。臨床研究治療中發現,針灸療法巳被證實對腦中風運動功能障礙有著顯著的療效。臨床上我們常將中風分為中臟腑中經絡,疾病分期為分為急性
發布於 2022-12-05 03:21
0評論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由於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高以及併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那麼有中風前兆怎麼預防呢?有中風前兆怎麼預防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1、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
發布於 2022-12-05 19:06
0評論
概述 中風引起的面癱和受風引起的面癱該怎麼區分呢?這兩種病症有甚麼明顯的區別。在我們的生活中一般應為這兩種病症的症狀很相似,患者在患病的時候沒有及時的確認,就很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那麼,對於這兩種病情我們該如何區分呢?中風是不是面癱呢?患上面癱以後該怎麼治療呢?針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現在就來簡單的解說一下。 步驟/方法: 1、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及時的分辨中風和麵癱的情況,首先我們要明白
發布於 2024-04-27 17:03
0評論
舌痛 老年人出現無顯著緣由的舌痛、麻木、活動不便時,多是微血管的炎症反應,也標明可能與血粘度升高相關。 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壓病人即將發生中風的警報。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壓不波動惹起的,不加防止則會增加中風的機會,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眩暈 忽然自覺頭暈目眩,幾秒鐘後恢復常態,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應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防止中風發生。 單眼忽然發黑 一隻眼睛忽然發黑,看不見
發布於 2024-07-23 10:22
0評論
1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及時的分辨中風和麵癱的情況,首先我們要明白中風不是面癱。而我們大家會把麵糰叫做中風,主要是有很多面癱患者,在發病的時候都是由於受到風寒引發的,所以就會出現中風面癱的情況。但是面癱和中風是兩種疾病 2中風和麵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因此患者在患病的時候要注意及時的區分,最好是的,正規的醫院皮膚科進行檢查確診以後,再來治療自己的病症,以免發生誤診誤治,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
發布於 2024-07-15 17:51
0評論
1.年齡:中風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2.中風家族史:腦卒中患者的父母死於中風者比對照組高4倍。 3.高血壓:是中風危險因素,早期治療高血壓可明顯降低中風的發病率。 4.高脂血症: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關,高膽固醇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近年來研究認為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與中風的發生有關。 5.心臟病:心臟病可增加中風的危險性。 6.眼底動脈硬化:
發布於 2024-07-03 14:42
0評論
1.年齡:中風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 2.中風家族史:腦卒中患者的父母死於中風者比對照組高4倍。 3.高血壓:是中風危險因素,早期治療高血壓可明顯降低中風的發病率。 4.高脂血症:血清膽固醇水平升高與冠心病的發病率有關,高膽固醇血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密切相關。近年來研究認為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與中風的發生有關。 5.心臟病:心臟病可增加中風的危險性。 6.眼底動脈硬化:
發布於 2024-07-23 10:29
0評論
1.沒有明確誘因的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周圍物件都在旋轉,幾秒鐘後便恢復常態,可能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可能,應即時測量血壓,及早去醫院請醫生診治。 2.沒有頸部動作刺激,不伴有心悸的黑朦,指一隻眼睛突然發黑,看不見東西,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後便完全恢復正常,可能是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3.喝水或進食時偶爾嗆咳也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4.手指麻木,可以是頸椎病、糖尿病引起。如伴有頭痛、眩暈、頭昏、
發布於 2023-09-13 20: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