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3 16:26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高,感染性疾病導致嬰幼兒死亡的比例逐步減小,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先天性心臟病已經成為兒童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5萬孩子帶著心臟缺陷出生,這些患有先天心臟病的孩子,如果不及時治療,大約有一半會在1歲之內死亡。
  研究發現,先天性心臟病是由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感染等多種原因造成的。母親懷孕早期病毒感染、胎盤功能不良、糖尿病以及接受較多的放射線、各種化學物質、酒精、藥物(如減肥藥)等,都有可能導致先心病。以往一般認為先心病在我國的發生率約為1000個活產嬰兒中有6-8個患先天性心臟病,但近年的監測表明,其發生率有明顯的增高趨勢,全國總髮生率在千分之十一左右。研究還顯示,有出生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母親若再次懷孕,出生先心病患兒的幾率要比正常人高4-5倍。
  嬰兒行為“預警”心臟病
  
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早期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因而早期發現有時很困難。但是嬰兒常常會作出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如不停地大哭、莫名其妙地躁動不安等,而且很難被“安撫”下來。不要以為這是嬰兒“不懂事”,這些行為預示著他們的心臟可能有問題。與此同時,這些嬰兒很少有飢餓感,甚至感覺不到疼痛。此外,心臟病患兒還時常伴有滿頭大汗,呼吸急促和乾咳等症狀。
  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它的病種比較多,病情表現不盡相同,常見的表現主要是嬰兒餵奶困難或拒食、嗆咳,常出現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蒼白、憋氣等現象;嬰幼兒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表現為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有的發生呼吸困難、心率加快、心跳加快,極個別的會出現口唇發紫、臨床上叫紫紺。一部分孩子容易患感冒、肺炎,當家長髮現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時,應想到也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要做相關的檢查。
  鑲嵌模式:值得推廣的先心病診療模式
  
先心病診療的鑲嵌模式是目前發達國家正在推行的診療新思路。也就是說,先心病治療將由原來的“單兵種”分頭治療,進化到婦產科、兒科、心內外科的“多兵種聯合作戰”,在治療過程中,不同科室的醫生同時介入,共享資源,隨時溝通,擬定一套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先心病患兒的發現有兩條途徑:一種是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這種檢查準確而方便,而且是無創傷的。婦產科醫生在產前檢查時發現胎兒可能有心臟異常,將孕婦轉到小兒心臟專科醫生那裡進行專業檢查,主要包括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和胎兒磁共振檢查,如果發現胎兒心臟異常,可以由小兒心臟科醫生與產科醫生共同制定合適的分娩方式,決定治療方案。如需要在新生兒期進行手術,小兒心臟內科醫生會跟小兒心臟外科醫生一道,根據患兒的檢查結果,共同商討手術時機和手術方案。手術後,繼續在小兒心臟科醫生那裡隨訪。
  胎兒超聲心動圖的最適合的檢查時間為孕18-22周,在這之前,心臟結構過小,超聲不易辨認。在這之後,由於胎兒骨頭、羊水增多,胎盤增厚等因素,對圖像質量有一定的影響。在此期間,如果發現複雜的心臟畸形,通過醫生和家長的共同協商,可以選擇終止妊娠或者到有嬰兒心臟手術的醫院進行分娩,制定對嬰兒最佳的手術方案。
  另一種是兒科醫生在對嬰幼兒檢查時發現異常,將患兒轉給小兒心臟專科醫生,然後由心臟科醫生進行專業檢查和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手術,以及手術時機。如需要手術,心臟內科醫師直接與心臟外科聯繫並及時與心臟外科醫師聯繫,心臟內外科醫師一起與患兒家長討論手術方案,然後安排手術時間。手術進行中,還可能需要小兒心內科醫生進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監測。手術後,由小兒心內科醫生與手術醫生共同進行術後監護。整個治療過程中,小兒心臟內外科醫生幾乎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這種運作機制打破了心臟內外科之間的屏障,避免了先心病患兒先住進心內科進行診斷,然後出院排隊等候心臟外科收治的輾轉等候的舊有模式,實現了先心病診治的一站式連貫診治,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先心病診治的成功率和效果。
  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
  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一些簡單的先心病可以行介入治療。所謂介入治療是指在X-線透視或其它影像學方法引導下,通過導管等特殊器材進入人體心臟和大血管內治療心臟病的一種方法。將導管沿血管插入心臟要達到的部位,進行影像學診斷後,對病變部位做定量定性分析,再選用特製器材對病變實施封堵、擴張或栓塞的治療方法。因它僅需局部麻醉,操作簡便,不需開胸手術,患者痛苦小、風險小、術後恢復快,其應用日益廣泛,範圍也逐漸擴展至心臟病學的各個領域。目前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通過介入治療的方法來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介入治療成功率已達95%~100%。目前,能通過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冠狀動脈瘻、肺動脈分支狹窄等。
  對於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問題,有些家長提出一些擔心,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治療已經有30餘年的歷史,與外科手術相比,其併發症並沒有截然增高。絕大多數併發症與介入治療的適應症把握不當有關。因此,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應該到有經驗的小兒心內科專家進行專業的檢查,由專科醫生與家長商定最好的方案,保證小孩安全有效的治療。

先心病診療有哪些模式呢相關文章
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很多家長都會因此緊張、害怕和焦慮,那麼先心病可不可怕?如果孩子得了該怎麼辦?今後會和健康正常兒童一樣嗎?……想必這是每一位先心病家長都需要了解的問題。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期心臟血管發育異常所致心血管畸形,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發病率約為0.8%。根據我國出生缺陷監測結果,目前先心病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先心病的分類有很多,常見的分類可分為簡單型和複雜型
發布於 2023-03-03 15:31
0評論
相信很多家長在得知寶寶有先心病後心情突然異常沉重,不知所措,但是寶寶肯定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長們的第一選擇肯定都是及時去醫院看病,可是救孩心切的家長們,你到底瞭解先心病嗎?你應該怎麼面對這個問題呢?這裡我就給大家簡單講講先心病以及你們該如何面對先心病。首先,調整心態,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常見的先心病都能夠通過外科手術或介入治療獲得滿意的療效,因此,面對疾病家長應當抱著科學的態度對待,切不可過分悲
發布於 2022-12-06 01:31
0評論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患病的疾病病種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先天異常所佔比例出現上升趨勢,特別是在城市這種趨勢更為明顯。2000年我國先天異常佔5歲以下兒童死因的14.5%,位居第四位,其中城市佔24.6%(僅次於新生兒疾病),農村佔14.5%。由此可見,出生缺陷已逐漸成為我國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小兒最常見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美國報告先天性心
發布於 2023-03-03 16:36
0評論
讓心不再有“缺陷”-複雜先心病的治療複雜先心病是我國嬰幼兒死亡和致殘的重要原因。有別於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複雜先心病自然生存率低、治療難度大,向心髒外科醫生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但如果能採用合理的外科技術及手術方法,大部分複雜先天性心臟病仍然是可治癒的。本期專家訪談,搜狐健康攜手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我國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心臟中心主任吳清玉教授教授來為大家解讀複雜先心病。
發布於 2022-09-25 06:16
0評論
病毒感染。婦女在懷孕最初3個月,特別是懷孕3周-8周,如遭到病毒感染,胎兒易發生心臟血管畸形。其中風疹病毒是引起胎兒先心病的主要罪魁禍首。此外,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等也往往是小兒先心病的“作案者”。我國每年出生的嬰兒約有7‰至11‰為先天性心血管異常,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不幸和深重的負擔。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可致胎兒心臟發育畸形的高危因素有以下七種:1、有先天性心臟病家族遺
發布於 2022-12-06 01:06
0評論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時期心血管發育異常或發育障礙所造成的心血管畸形。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有: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瓣狹窄和法洛氏四聯症等。正常情況下,心臟內的血液是沿著一個方向流動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心臟的結構發生了改變。可以出現機體組織器官供血障礙,造成組織缺氧,影響患兒生長髮育;可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覆發生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臟的負擔,發生心力衰竭,誘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
發布於 2022-12-06 01:01
0評論
胎兒超聲心動圖的發展為先心病的儘早發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如果產檢發現心臟四腔心不正常的時候,產科醫生應該將孕婦推薦到小兒心臟專科那裡,進行詳細的胎兒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如果發現胎兒心臟異常,可以由小兒心臟科醫生與產科醫生共同制定合適的分娩方式。曾經生產先心病患兒的孕婦再次懷孕,或者有非常明確的可能引起先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可以在懷孕18周以後到專業的小兒心臟科醫生那裡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便於
發布於 2023-03-03 16:06
0評論
心病診斷與治療特點1、成人先心病的診斷特點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常見的先心病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法樂四聯症患者在出生時,聽診可提示診斷。但是聽診雜音不明顯的一些先心病則容易漏診,如房間隔缺損,主動脈縮窄,二葉主動脈瓣等。因此,在臨床上接診患者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對這些先心病的診斷意識,以免漏診。一些出生時發現雜音,而在成年後雜音小消失的患者,需要明確是缺損已經閉合還是併發重度肺動脈高壓。另外,
發布於 2023-03-05 16:11
0評論
小兒得了先天性心臟病何時手術,這是家長十分關心的問題。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太小經不起手術的折騰,還是待孩子年齡大些、身體壯實些再施行手術比較安全。殊不知,有不少病兒手術時間一拖再拖,從而失去了手術良機,造成終身遺憾。隨著現代醫學的高度發展,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手術時間不能以年齡的大小和手術的耐受性而定。當然,年齡小對手術的耐受性是相應差一些,手術的危險性也大一些,但是如果心臟畸形複雜或病變嚴重,
發布於 2022-12-06 01:16
0評論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NET)亞專科/多學科診療團隊正式組建2015年2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多學科診療小組正式成立。其基本組成包括:胰腺外科、腫瘤內科、病理科、放射科、內鏡科、介入科等相關科室。虞先濬教授主持了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多學科診療小組成立儀式,倪泉興教授致開幕詞,隨後,龍江副教授和陳治宇教授分別發表了精彩的演講。最後小組內各科專家就多學科小組成員
發布於 2023-02-02 18: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