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新武器
現代醫學觀念認為,類風溼關節炎(以下簡稱類風關)的治療目標是最大程度地緩解關節腫脹和疼痛,預防關節畸形,幫助維持正常的運動功能。藥物治療是該病治療方案的核心部分。現有治療藥物分為三大類――“治標藥”(消炎止痛藥)、“治本藥”(甲氨蝶呤為代表的改變病情抗風溼藥)、“激素”(糖皮質激素)。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在傳統“治本藥”(化學合成的小分子藥物)的基礎上,近20-30年成功研製出多種生物製劑類“治本藥”(基因工程合成的大分子藥物),使類風關的預後得到顯著改善。我們來簡要回顧一下人類與類風關作鬥爭所走過的歷程。
一個叫霍夫曼(德國化學家,因為自己的父親患有類風關,發誓要研究出一種藥物可以緩解父親的痛苦,他受到柳樹皮的浸出液(有水楊酸成分)可以止痛的啟發,終於在1896年成功合成乙酰水酰酸(即阿司匹林),並讓自己的父親第一個試用,有明顯的止痛作用,至此全世界有了第一個能夠治療類風關的消炎止痛藥。
美國亨奇醫生一直認為類風關的發病與內分泌有關,當他的同事肯達爾於1949年成功地從腎上腺皮質分離出激素(可的松)後,他就急不可待地給14例患者應用,結果出奇地好,起效非常快,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關節疼痛,還可以減輕關節腫脹。因為該項傑出貢獻,亨奇和肯達爾在1950年就獲得了諾貝爾獎。然而,因為當時醫生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認識不足,導致一度濫用,結果臭名昭著。但現代醫學認為,只要合理應用,其好處還是遠大於壞處。
第一個能減輕類風關併發關節畸形的藥物當屬甲氨蝶呤,該藥於1940年代被研發出來,起初用於白血病的治療,在1970年代它被發現對類風關有效,於1988年才被美國FDA正式批准用於該病的治療。該藥起效較慢,需用藥1-2個月才逐漸顯示出效果,但只對70%患者有輕度改善效果。
如果把甲氨蝶呤比作是對付類風關的“步槍”,那麼治療類風關的“生物製劑”則可被看作“導彈”。這類藥物於1990年代問世,主要包括高度選擇性阻斷具有致病作用的腫瘤壞死因子(TNF)的益賽普或恩利、類克、修美樂,以及高度選擇性阻斷具有致病作用的白介素-6(IL-6)的雅美羅。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均為蛋白質類藥物,採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所以被稱作“生物製劑”,這類藥物口服無效,必須注射給藥。相對於傳統“治本藥”,生物製劑類“治本藥”一般在數天內即起效,且作用強度比甲氨蝶呤高出很多倍高,並可有效地預防關節結構損害。其主要副作用是繼發感染的風險略有增高,尤其是原有結核病史的患者在應用生物製劑後可能會出現結核復發。其主要缺點是昂貴的價格,難以在大多數患者中普遍應用。
類風關是一種慢性持續性、進展性、破壞性關節炎,需要終身治療。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生物製劑與甲氨蝶呤聯合應用,可使多數患者達到臨床緩解(病情基本不發展),與疾病共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