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今年63歲,八年前體檢時查出患有糖尿病,服藥控制後血糖一直在7.0左右,今年年初,李大爺覺得自己的右腳總是有點涼,而且有點輕微的麻木,特別是和左腳相比更為明顯,但因為冬天天冷,李大爺也沒有在意。隨著春天的到來,李大爺發現自己走一段路後右小腿後側就隱隱作痛,就像有甚麼東西堵在裡面一樣,很難受,為了減少疼痛,李大爺從此走動的少了。就這樣過了兩個多月,他的右腳麻木的更厲害了,幾乎沒有了甚麼感覺,更糟糕的是,雖然走動的少了,兩隻腳卻越來越痛,最後不動腳也痛,李大爺這才重視起來,經人介紹趕緊來到我院血管外科,下肢動脈造影顯示右下肢股淺動脈下段狹窄閉塞,脛前動脈多處狹窄閉塞,脛後動脈及腓動脈顯影尚可,經充分術前準備,由血管外科醫生用血管腔內微創治療方法在股淺動脈下段放置了一長10cm的支架,同時用球囊充分擴張脛前動脈,術後當天,李大爺就覺得右腿溫度明顯提高,疼痛緩解,不久就下地行走,腳上的感覺也神奇的恢復了。上海長海醫院血管外科包俊敏
那麼,李大爺的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的慢性病開始威脅我們的健康,其中,糖尿病無疑是最令人頭痛的一個殺手,而大多數的患者並不是死於糖尿病本身,而是死於它多種多樣的併發症,李大爺遇到的,便是其中危害較大的一種DDD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神經或血管病變所造成的下肢異常的總稱,包括感染、潰瘍、深部組織破壞等一系列病變。簡單說來,是由於過高的血糖對下肢的中小動脈造成破壞,引起動脈的狹窄,管腔變小,血流變慢,甚至動脈堵塞,繼發了下肢的缺血,而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並存有神經的病變,對下肢缺血所造成的各種症狀(如疼痛等)缺乏足夠的反應,未能引起充分重視,使得病情進一步發展,最終缺血的肢體開始感染、潰瘍、壞死、甚至截肢。而這些繼發的病變又加重了糖尿病本身,最終潰瘍經久不愈,截肢也未能保命,患者一步步的走向死亡。
其實,只要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糖尿病足並非不治之症,正如我們上面所說,在糖尿病與下肢感染、潰瘍、截肢之間,有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DD下肢血管的狹窄甚至堵塞,而這,正是治療的重點與難點,但是,下肢的動脈那麼細,我們看不見又摸不著,糖尿病患者如何知道它們有沒有狹窄甚至堵塞呢?一般來說,糖尿病足開始的症狀是肢體發涼、麻木,在行走一段距離後小腿出現疼痛,當這些症狀出現時,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了,你的下肢動脈已經開始出現狹窄,而當你行走出現疼痛的時間越來越短,甚至在休息時小腿也隱隱作痛,那表明你的動脈幾乎要閉塞了,再不治療,可能要截肢甚至危害到生命了。
早期發現是治療糖尿病足的關鍵,剩下的就要靠醫生治療了,糖尿病足的治療不僅涉及到外科治療,更涉及到血管外科甚至腔內血管外科的領域。目前,治療的方法有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及新興的血管腔內治療兩種方式,傳統的手術治療即用傳統開刀方式找到病變血管,以自身的大隱靜脈或人造血管代替已經狹窄堵塞的下肢動脈,人為的開出一條岔路,讓血流通過人造的血管旁路流到下肢,不讓下肢缺血產生各種糖尿病足的症狀。這種手術方式創傷較大,併發症較多,不太適合並存病多的高齡患者,為此,國內外的醫學工作者又提出了著名的腔內血管治療法,顧名思義,就是在血管腔內對病變的血管進行治療的一種新方法,它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等諸多優點,具體說來,它的正式名稱應該叫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就是在大腿根部的股動脈上穿一個小口子,插一根導絲到狹窄堵塞的動脈裡,用打水的球囊把狹窄的地方撐開,如果狹窄的動脈撐不開或撐開後又回縮,我們就在狹窄的地方放置支架,永遠的撐住它,不讓它再堵塞住動脈。經過我們血管外科各位前輩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創傷小(局部打一針麻藥就可進行手術)、感染率低(不到半釐米的穿刺口比起十釐米長的傳統手術切口根本微不足道)、術後恢復快(休息一天即可下床活動)、遠期併發症少(不用長期臥床),特別適合全身情況差,易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因此,對於有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出現下肢皮膚髮涼、麻木,甚至行走後疼痛,要及早就醫,不能掉以輕心,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就能過上健康美滿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