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爺今年60多歲,平時除了血脂高點,身體還算健康,平時也很少出門。可是,最近他難得去了一趟女兒女婿家,走到半路卻感到左腿疼痛,開始是小腿後側肌肉的痠痛,後來從大腿後側開始像一根“筋”放電一樣的一直痛到小腿,常大爺實在沒辦法再走,就在路邊坐了下來,休息了一會以後,漸漸小腿和大腿不再痠痛了,可是等他走到女兒樓下,左小腿又開始痛了,只好叫女兒下來扶自己上樓。晚上,女兒開車送自己回家,一路上腿卻再也沒有疼過。
其實啊,像常大爺這樣“不走不痛,一走就痛,歇會好轉,再走再痛”是很多下肢動脈疾病患者都會碰到的情況,醫學上有個專門的名詞,叫做“間歇性跛行”,老百姓形象的稱呼它為“走走停停病”,大多是患者無意中發現的。大家知道,現代人出門就坐車,上樓坐電梯,很少走路,偶爾走走,距離也都不遠,所以,等發現了走路後腿疼,往往病史已經不短,病情也已經進展。
引起走走停停病的原因大多是血管性的,主要是下肢動脈的狹窄閉塞導致下肢供血不足,走路時需氧量增加而血液供應不夠,這樣肌肉運動產生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無法通過足夠的血液循環帶回到機體進行處理,從而積聚在小腿的肌肉中,刺激末梢神經,讓人產生痠痛的感覺。
需要指出的是,走走停停病與一般的腿痛有所不同。如果不走路也痛,或者走路疼痛休息後不緩解,都不能算作走走停停病。因為走走停停病的患者,雖然有基礎病變,但尚處於臨界狀態,當下肢需氧增加時,病變才表現出來,休息後,由於惡化的病情得到緩解,疼痛也就慢慢好轉直至消失,但再次行走後又將加重病情,誘發疼痛。上面所說的兩種情況,是由於其它原因造成的疼痛,因此不屬於走走停停病的範圍。
走走停停病是血管病變的危險臨界狀態,一旦惡化,可以無痛行走的距離將越來越短,疼痛也越來越重,直到不走路時腿也會痛。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有了走走停停病,一定要找血管外科的醫生進行診治,首先明確是否是下肢動脈狹窄造成的跛行(排除椎管狹窄等其它疾患);其次是對因治療,解決血管的問題,目前對血管性走走停停病主要按跛行距離即無痛可以行走的距離來決定治療方案,能持續走500米以上距離的只要進行功能鍛鍊配合藥物治療即可。
血管性走走停停病的功能鍛鍊主要還是“走走停停”,即通過下肢的運動(主要是行走)增加狹窄血管以外側枝循環的建立。我們知道,當下肢主幹血管狹窄甚至閉塞後,人體自身在阻塞血管周圍會形成很多的側枝循環,就像主幹馬路堵塞後汽車可以通過小馬路繞行一樣,這種側枝循環在形成充分的情況下,可以部分甚至全部代替原有血管的功能。走走停停鍛鍊的目的,就是通過運動,增加下肢的血液供應,促進側枝循環的充分建立,以改善症狀。這種功能鍛鍊的具體方式為:行走後出現疼痛後,如疼痛可以忍受,則繼續行走,直到疼痛不能耐受為止;休息一會症狀好轉後,繼續行走,週而復始,一次持續3-5個週期,一天3-5次。
大多數無痛行走距離在500米以上的患者可以通過“走走停停”這種鍛鍊方式獲得更長的無痛行走距離,從而有效改善下肢的血供,達到避免手術的治療目的。當然,這種治療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必須是血管性的走走停停病才可以用走走停停的治療方式;其次,必須輔助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如擴血管和抗血小板治療等,效果更好;最後,少數人使用“走走停停”的鍛鍊方式,可能症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那就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甚至手術治療了。
血管性“走走停停”病,還需“走走停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