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TKA)發展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國內外均有大量的長期而系統的病人隨訪資料,其結果是令人鼓舞的。目前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已被公認為骨科學領域最成功的手術技術之一,在治療晚期膝關節病變方面佔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傳統的人工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其手術切口一般約20CM左右,並伴有廣泛的肌肉軟組織顯露。往往需要切斷股內側肌在髕骨上的止點並向外翻轉髕骨,這就會對伸膝裝置和髕上囊產生干擾及損傷,病人術後早期常常因為膝關節疼痛劇烈,伸膝裝置無力,而導致康復時間延長。
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技術特點:
1、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產生首先得益於手術配套器械的不斷改進。傳統的手術器械體積大,比較笨重,需要較大的手術切口並翻轉髕骨才能放置截骨模板;而微創的手術配套器械在保證手術精度的同時,將尺寸縮小到只有傳統器械的一半,並將部分截骨模板的手柄設計為帶偏距的,這就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微創手術的需要。
2、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中,皮膚切口通常小於15cm。然而切口的長度與病人身高及腿圍密切相關,能夠達到手術野的充分顯露是決定切口長度的首要因素,必要時應毫不猶豫地延長切口,絕不能為了盲目追求小切口而影響手術質量。
3、手術切口絕對長度的縮短,勢必給手術野的顯露帶來一定的難度,如何克服這一困難呢?這就引入了微創手術的另一特點“移動窗口”技術。即利用手術切口的移動增加手術野的顯露範圍。當膝關節處於不同屈伸角度時,手術切口顯露的範圍是不同的,Bonutti等研究表明,膝關節在0°-90°的屈曲過程中,原切口的長度將增加近30%。術中通過膝關節的逐步伸屈,依次顯露相應的手術區域。另外,當對膝關節內側進行手術操作時放鬆外側的拉鉤,使手術切口內移,反之亦然。
4、保護股內側肌免受侵襲是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核心特點之一。即儘可能地避免切斷股四頭肌腱,減少股四頭肌瘢痕,保護股內側肌肌力的免受侵襲,從而使伸膝裝置免受干擾。因此人們對膝關節的手術入路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目前主要採用以下三種入路:
(1)內側髕旁入路
此入路與傳統的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入路相似,基本上是傳統切口的縮短,但不完全切斷股內側肌腱,關節囊的切開始於髕骨上緣近端2~4cm,沿髕骨內緣切開向遠端延伸至脛骨結節水平。這種切口簡單、容易掌握,遠離神經、血管結構區,相對比較安全;而且術中靈活性強,可以根據手術需要隨時向近端延長股四頭肌腱切口直至轉變為傳統手術切口。但是這種手術切口,由於需要切斷部分的股四頭肌腱,因而將損傷部分股內側肌及其血運,伸膝裝置將受到一定的干擾,術後的疼痛較其它微創入路明顯,病人康復也較慢。
(2)股內側肌下入路
股內側肌下入路是Hofmann等首先提出的,在髕骨內緣中點處沿髕旁向遠端切開關節囊直至脛骨結節水平,然後使小腿輕度內旋,向上輕輕提起股內側肌肌腹,自髕骨內緣中點向內上方沿股內側肌下緣切開2~4cm。進一步鬆解髕上囊周圍的滑膜,使髕骨可以輕鬆地向外側拉開。
股內側肌下入路的優點在於:手術入路最符合生理解剖,它是唯一可以保留完整伸膝裝置的手術入路。可將髕股關節不穩定與髕股軌跡不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時保護了髕骨的血供,術中出血較少。病人術後疼痛較輕。由於不觸及髕上囊,術後粘連較少,由於完整保留了股內側肌,病人術後伸膝力量恢復很快,可以明顯減少病人臥床時間,從而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但股內側肌下入路也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手術區域顯露往往有不可預測性,受病人的髕骨位置、股骨長短、既往膝關節手術史、股四頭肌止點位置和股四頭肌強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且該切口周圍區域有膝降動脈及其分支、肌間隔血管和隱神經等重要的血管神經結構,對切口的延長有一定限制,當術中顯露不足時,很難延伸手術切口。因此在選擇此切口時,應嚴格掌握適應症,過度肥胖、股骨較短、大腿肌肉過於發達、骨關節肥大性改變及骨質疏鬆病人往往不宜採用此手術人路。
(3)股內側肌中間入路
如上所述,內側髕旁入路可獲得膝關節三個間室良好的顯露,但對股四頭肌的創傷較大;而股內側肌下入路可完整保留伸膝裝置,但無法預料手術區域顯露程度,且術中靈活性差,難以通過延長切口來改善手術區域的顯露。股內側肌中間入路則是取前兩者之優點的折中辦法。這種入路是由Engh等首先提出的,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後,在膝關節屈曲90°狀態下,自髕骨內上緣向下切開髕旁支持帶及關節囊直至脛骨結節水平,再從髕骨內上極沿股內側肌纖維走行方向向內上方斜行全層切開股內側肌肌腹2~4cm。並進一步鬆解髕上囊周圍的滑膜,使髕骨能夠充分外移顯露手術區。
股內側肌中間入路的優點與股內側肌下入路相似:可減少股四頭肌的創傷,減輕術後疼痛;通過迴避膝降動脈,保留髕骨血運,減少出血和髕骨缺血的發生;通過保留較多的股四頭肌腱附著,改善髕骨軌跡及穩定性,對伸膝裝置的干擾較小,術後股四頭肌肌力與控制性恢復快,可以縮短臥床與住院時間。與股內側肌下入路相比,股內側肌中間入路的靈活性較高,當術中顯露困難時,可以沿股內側肌纖維走行方向向內上方繼續斜行延長切口,增加顯露範圍;但不能無畏地延長切口,應注意避免損傷隱神經及膝降動脈。因此過度肥胖或大腿肌肉過於發達的患者不宜採用此手術人路。此外Parentis等的研究發現行股內側肌中間入路的患者術後肌電圖顯示出股內側肌肌動電流有被阻斷的現象,但此現象的長期臨床意義有待進一步研究。而臨床觀察與Cybex測試均顯示出,與內側髕旁入路相比,採用股內側肌中間入路的病人術後股四頭肌肌力恢復較快。
除手術入路的改進外,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另一特點是手術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不翻轉髕骨,僅在進行髕骨表面處理時才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翻轉髕骨,而此時伸膝裝置處於鬆弛狀態,因而避免了對股四頭肌腱的過度牽拉,保護了伸膝裝置。有研究發現,造成術後股四頭肌功能差的原因是術中對髕骨的過度牽拉和翻轉。
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並不僅僅是切口的縮短,更重要的是儘可能地減小軟組織損傷,保護伸膝裝置和髕上囊免受干擾,手術過程中避免過度牽拉和翻轉髕骨。從而真正達到減小創傷,利於康復的目的。同時,決不能為了追求小切口,而過度牽拉軟組織,造成較傳統手術方式更大的創傷。更不能因為盲目追求小切口,而使手術顯露不充分,導致假體位置不良和下肢力線異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微創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