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6 03:56

  正確選擇用藥:癲癇有較多類型,不同類型的癲癇使用不同的藥物,如果藥物選擇不對症,治療效果欠佳的同時還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甚至加重發作,如卡馬西平或奧卡西平可加重青少年肌陣攣性癲癇。因而根據癲癇類型正確選擇用藥非常關鍵。

  合理用藥:儘可能的單藥治療,可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同時避免藥物間相互影響。若單藥控制不理想,可聯合用藥,常選取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聯合使用,如丙戊酸鈉聯合拉莫三嗪、託吡酯聯合卡馬西平等,勿選取機制相同的藥物重複使用,避免增加不良反應,一般聯合用藥不超過3種。
  把握好藥物劑量:用藥常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達到既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又無明顯不良反應為止,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年齡及病情特點調整用量及用法。
  定期隨訪複查:用藥最初每1~3個月複查一次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至少持續半年。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需立即停藥,至皮膚科就診。如出現肝腎功能損傷、嚴重低鈉血癥等,需換藥。並不是出現不良反應均需要停藥或換藥,如苯妥英鈉,其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很接近,出現頭暈、行走不穩時可能是藥物過量的表現,適當減量可好轉。
  我們要正確認識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其實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可怕,規範治療、定期隨診可使不良反應最小化。相比而言,癲癇的反覆發作對人體的損害遠大於藥物的不良反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癲癇患者同樣可以結婚生子,大多可以正常工作,因而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遵醫囑規律服藥,避免擅自減藥、停藥,爭取達到有效治療癲癇的同時藥物不良反應最小的最佳目標。

如何使抗癲癇藥物的治療作用最大化同時不良反應最小化?相關文章
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一般都會同時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生通常與藥物劑量相關,並且與患者個人體質有關。不同種類的抗精神病藥物,其不良反應也不相同,抗精神病藥一般作用於腦內受體或遞質,常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錐體外系不良反應是最常見的精神病藥物不良反應,也是所有抗精神藥物的共同不良反應。由於抗精神病藥物阻滯了多巴胺受體,同時影響了錐體外系統的遞質傳遞,而出現錐體外系症狀,如運動不能、意
發布於 2022-12-18 07:30
0評論
概述 眾所周知,癲癇患者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癲癇的發作,一般是需要長期的服用抗癲癇的藥物,但是有些患者在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時候,卻會出現不良反應,服用抗癲癇的藥物出現不良反應,也是因人而異的,一般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出現任何反應,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藥物用量不同,服用的時間不同等各方面的原因,也難免會在服藥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那麼,服用抗癲癇藥物後引起不良反應怎麼辦?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3-01-25 07:14
0評論
20世紀的前半葉,抗癲癇藥物一經問世,得到世界各地的癲癇患者關注,時至今日,抗癲癇藥物依然是癲癇病人群最佳選擇,但是近期,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告誡醫務人員,接受抗癲癇藥治療的患者可能產生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該結論基於對涉及11種抗癲癇藥治療癲癇、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安慰劑對照研究的分析。該分析顯示,接受抗癲癇藥治療患者的自殺意念和自殺行為發生率約為安慰劑組患者的2倍(0。43%對0。
發布於 2023-03-17 02:41
0評論
藥物是一柄雙刃劍,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對病人造成傷害,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近年來,藥物不良反應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引起了醫務人員的廣泛關注,甚至在普通大眾中引起恐慌。藥物不良反應,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所以如何應用好藥物,儘量發揮其作用,儘可能減少副反應或毒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需要醫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曾有患結核的病人因害怕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不願服藥,那
發布於 2023-03-10 02:21
0評論
癲癇是神經科很常見的一種改變人生的慢性疾病,其主要治療方法是服用抗癲癇藥(antiepilepticdrugs,AEDs)。國內一項對5省市農村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癲癇患者中40.6%未得到治療,35.4%治療不正規,活動性癲癇治療缺口高達62%以上[1],現狀急需改善。經過1個多世紀的發展,AEDs的數量不斷增多,臨床醫生的治療選擇日益增多,但另一方面,如何合理選擇有效治療,又變得更加複雜。
發布於 2023-01-24 21:07
0評論
近年來,兒童癲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於癲癇患者對溫度比較敏感,冬季也是癲癇兒童發作集中期,為了減少孩子痛苦,有些家長總想用較好的藥給孩子治病,藥物治療任何一種疾病多少都會有副作用,對於兒童癲癇藥物治療來說,未必好的藥物就能起到好的治療效果,只有做到正確的用藥規範,藥物療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及早治療,不盲目用藥家屬應及早帶兒童癲癇患者進行就醫,不要因為心急,給孩子盲目用藥。確定完癲癇的類型,要對
發布於 2023-03-17 02:46
0評論
抗癲癇藥物的作用機制,在於能夠抑制腦神經元的異常放電,並能阻止異常放電在腦內的擴展。經過正規藥物治療,近80%病人的發作可得到控制,最終可使50%病人完全停藥。但是由於多種原因,許多癲癇病人未能得到正確的藥物治療,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活動,反覆發作還會影響智能或導致外傷,若發生癲癇持續狀態可能引起死亡。因此,正確的進行抗癲癇藥物治療,對於控制癲癇發作、減輕繼發性腦損害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
發布於 2023-02-18 09:51
0評論
近年來,兒童癲癇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於癲癇患者對溫度比較敏感,冬季也是癲癇兒童發作集中期,為了減少孩子痛苦,有些家長總想用較好的藥給孩子治病,藥物治療任何一種疾病多少都會有副作用,對於兒童癲癇藥物治療來說,未必好的藥物就能起到好的治療效果,只有做到正確的用藥規範,藥物療效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及早治療,不盲目用藥家屬應及早帶兒童癲癇患者進行就醫,不要因為心急,給孩子盲目用藥。確定完癲癇的類型,要對
發布於 2023-03-16 16:41
0評論
《ClinicalNeurologyandNeurosurgery》雜誌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評估了抗癲癇藥物誘發的皮膚反應。該研究對3793位癲癇患者的病例數據進行了評估。結果發現,3.61%的患者發生皮膚反應;其中,卡馬西平、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導致的皮膚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80%、11.11%、8.92%,高於高於丙戊酸、左乙拉西坦和託吡酯;女性(4.97%)比男性(2.76%)更易發生皮膚
發布於 2022-12-18 15:25
0評論
主要的抗癲癇藥物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及苯巴比妥類四種:1、卡馬西平:對精神運動性發作最有效,對癲癇大發作、局灶性發作有效,減輕精神異常症狀,對伴有精神症狀的癲癇尤為適宜,對三叉神經痛及舌咽神經痛也有效。主要的副作用為頭暈、嗜睡、乏力、噁心、嘔吐,偶見粒細胞減少、可逆性的血小板減少,甚至收起再生障礙性貧血,和中毒性肝炎等,也可引起皮疹。2、丙戊酸鈉:為廣譜類抗癲癇藥物,對各型癲癇均有效,
發布於 2022-12-13 09:5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