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擾素用於抗乙肝病毒治療已有近20年的歷史,由於其具有較高的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且獲得療效後不易發生病毒變異,複發率低,從而使α干擾素成為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之一。但是,由於它是一種生物製劑,對人體各系統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進而影響到其臨床應用。因此,詳細瞭解α-干擾素的不良反應並及時、正確地處理這些不良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指南對此有一些介紹,而本文則提供了更詳細的解釋。
常見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1、流感樣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肌肉痠痛和虛弱,個別患者可有噁心、嘔吐症狀。反應強烈與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劑量大小有關,多發生在注射1~3次的開始階段,個別患者在第三次注射後仍有此類反應,其中第一次注射反應最強烈,多發生在注射後3~6小時。可以通過在睡前注射α干擾素或在注射干擾素的同時服用解熱鎮痛藥以減輕流感樣症狀來達到預防的目的。也可以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適當的治療,如出現較嚴重的症狀時給予退燒和鎮痛藥物,如症狀較輕時給予更多的水和休息。一般來說,隨著治療過程的進展,這種症狀可以逐漸減輕或消失。大多數病人可以度過這個時期並完成整個療程,個別反應強烈、不能耐受的,應考慮改用其他抗病毒藥物。
2、血液學影響。也是不良反應的高發區,主要表現在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對血紅蛋白水平影響不大,其發生機制多為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多見於用藥2周至2個月內,3個月後趨於穩定因此,在使用干擾素的初期,應每2至4周檢測一次血象,必要時每週一次,甚至2至3天一次。是否預防性地應用升白細胞的藥物是有爭議的。如果血象低於正常,但中性粒細胞計數>1.0×109/L,血小板計數>75×109/L,可以加強使用升白細胞、或升血小板藥物,同時密切監測血象,干擾素的劑量和用法保持不變。如果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1.0×109/L,血小板<50×109/L,應減少干擾素α的劑量;1~2周後複查,如果出現恢復,則逐漸增加到原來的量。雖然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比較常見,但很少發生感染或出血,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一般在干擾素治療停止後很快恢復正常,造成嚴重骨髓抑制的發生率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