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09-25 01:33

α干擾素用於抗乙肝病毒治療已有近20年的歷史,由於其具有較高的HBeAg/抗HBe血清轉換率,且獲得療效後不易發生病毒變異,複發率低,從而使α干擾素成為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之一。但是,由於它是一種生物製劑,對人體各系統都有一定的不良反應,進而影響到其臨床應用。因此,詳細瞭解α-干擾素的不良反應並及時、正確地處理這些不良反應是非常重要的。指南對此有一些介紹,而本文則提供了更詳細的解釋。

常見的不良反應及處理:

1、流感樣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肌肉痠痛和虛弱,個別患者可有噁心、嘔吐症狀。反應強烈與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劑量大小有關,多發生在注射1~3次的開始階段,個別患者在第三次注射後仍有此類反應,其中第一次注射反應最強烈,多發生在注射後3~6小時。可以通過在睡前注射α干擾素或在注射干擾素的同時服用解熱鎮痛藥以減輕流感樣症狀來達到預防的目的。也可以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適當的治療,如出現較嚴重的症狀時給予退燒和鎮痛藥物,如症狀較輕時給予更多的水和休息。一般來說,隨著治療過程的進展,這種症狀可以逐漸減輕或消失。大多數病人可以度過這個時期並完成整個療程,個別反應強烈、不能耐受的,應考慮改用其他抗病毒藥物。

2、血液學影響。也是不良反應的高發區,主要表現在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對血紅蛋白水平影響不大,其發生機制多為骨髓抑制,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多見於用藥2周至2個月內,3個月後趨於穩定因此,在使用干擾素的初期,應每2至4周檢測一次血象,必要時每週一次,甚至2至3天一次。是否預防性地應用升白細胞的藥物是有爭議的。如果血象低於正常,但中性粒細胞計數>1.0×109/L,血小板計數>75×109/L,可以加強使用升白細胞、或升血小板藥物,同時密切監測血象,干擾素的劑量和用法保持不變。如果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1.0×109/L,血小板<50×109/L,應減少干擾素α的劑量;1~2周後複查,如果出現恢復,則逐漸增加到原來的量。雖然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比較常見,但很少發生感染或出血,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一般在干擾素治療停止後很快恢復正常,造成嚴重骨髓抑制的發生率一般。

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不良反應及如何處理?相關文章
干擾素是在病毒刺激或干擾素誘生劑作用下由人體免疫系統中的淋巴細胞、巨嗜細胞等產生的一種糖蛋白,具有廣普抗病毒作用,主要表現在抑制病毒的複製與釋放餘抑制感染細胞的複製兩方面。干擾素是目前治療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藥物之一,有普通干擾素和長效干擾素兩種,長效干擾素是在普通干擾素的分子上連接聚乙二醇分子,使聚乙二醇分子在干擾素分子外面形成一個分子屏障,降低了干擾素的免疫原性,並使其免受酶的分解,延長了半衰期
發布於 2022-12-10 11:22
0評論
干擾素是最早的抗病毒藥物,他在丙型肝炎中的主導地位目前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撼動,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是國際通用的抗HCV方案,特別是聚乙二醇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對於難治性丙型肝炎,一些蛋白酶抑制劑等將要相繼上市,但大多也要和干擾素聯合。關於干擾素抗乙型肝炎雖然近年來受到核苷類似物挑戰,但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調節免疫作用、直接抗病毒作用、抗纖維化作用,還有的專家認為可以一定
發布於 2022-09-25 01:36
0評論
乙型肝炎治療困難,治療後很容易被髮生復發,所以乙肝患者的治療常引起麻煩,許多乙肝患者,聽從醫生的安排,注射干擾素,或者核苷類藥物,他不知道如何治療的效果,下面我們請肝病醫生回答我們的干擾素抗病毒治療的影響是好還是不好? 干擾素能夠使肝細胞表面產生抗病毒蛋白,抑制乙肝病毒複製;同時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巨噬細胞的活力,增強抗病毒能力。干擾素能夠有效抑制乙肝病毒複製,且抗病毒效果優於
發布於 2023-04-05 11:33
0評論
α-干擾素的不良反應有那些?如何處理?1、流感樣症候群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肌肉痠痛和乏力等。體溫超過38.5度時可服用解熱鎮痛劑。2、一過性外周血細胞減少: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75×109/L和(或)血小板&lt;50×109/L,應降低IFN-α劑量;1~2周後複查,如恢復,則逐漸增加至原量。如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0.5×109/L和
發布於 2022-12-07 18:49
0評論
在瞭解抗病毒最佳時機之後,下一步應該要搞清的就是有哪些抗病毒藥物,它們各自都有甚麼優點和缺點,如何來選擇這些藥物。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抗病毒藥物的分類及優缺點。目前,已有兩大類共7種藥物可用於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包括普通干擾素、聚乙二醇干擾素以及核苷(酸)類似物。核苷(酸)類似物可分為三類:L-核苷類(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曲他濱)、脫氧鳥苷類似物(恩替卡韋)以及無環核苷磷酸鹽化合物(阿德福
發布於 2022-09-25 01:00
0評論
病例簡介:患者何某某,男,54歲,湖南人,6年前因反覆牙齦出血,就診於當地醫院,發現血小板降低,丙肝抗體陽性,HCVRNA4.3×105copies/ml,基因型1b型。先後於某某醫科大學及某某醫學院附屬醫院行干擾素α抗病毒治療,均在停藥後復發,為進一步治療收入我院。入院後完善各項檢查,診斷為肝炎肝硬化代償期丙型,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症;貧血中度。治療經過:第一階段:抗病毒治療前評價患者肝功能
發布於 2022-12-07 20:37
0評論
一、IFNα的主要不良反應。為流感樣症候群、骨髓抑制、精神異常、甲狀腺疾病、食慾減退、體重減輕、腹瀉、皮疹、脫髮和注射部位無菌性炎症等。1、流感樣症候群:表現為發熱、寒戰、頭痛、肌肉痠痛、乏力等,可在睡前注射IFNα,或在注射IFNα同時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以減輕流感樣症狀。隨療程進展,此類症狀逐漸減輕或消失。2、骨髓抑制:一過性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如中性粒細胞絕對數
發布於 2022-09-25 01:17
0評論
發生率&gt;10%的不良事件:一般症狀:乏力、發熱、出汗、疲勞、頭痛、流感樣症狀、發抖、體重下降、頭暈。皮膚:注射部位炎症、注射部位反應、脫髮、瘙癢、皮疹、皮膚乾燥。消化道:口乾、厭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道:咽炎、咳嗽、呼吸困難。肌肉關節:關節痛、肌肉、骨骼疼痛。精神:失眠、注意力下降、抑鬱、焦慮、情緒不穩定、易激動。處理:平衡膳食:保證每日足夠睡眠及充足水分;加強監測:及時發現不良
發布於 2022-09-25 01:45
0評論
1、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常見,表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蛋白酶抑制劑、去羥肌苷和齊多夫定)。治療後的頭2個月內,但大多數並不嚴重,對症處理。如與食物同服,可減少某些消化系統不良反應。2、骨髓抑制:由齊多夫定引起,表現:貧血和/或粒細胞減少。貧血發生率1~4%,粒細胞減少2~5%。基線CD4低的患者容易發生。Hb或Hct較基線水平下降&gt;25%,則停用AZT。如果粒細胞計數低於750,可考
發布於 2022-12-07 12:44
0評論
長效干擾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調節雙重作用,是目前臨床乙肝抗病毒的一線藥物。其療效特點包括:有限療程,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療效結果,療效穩定不易復發。慢乙肝患者經有限療程的長效干擾素治療後e抗原的血清學轉換率、表面抗原清除率較高,肝硬化、肝癌的發生率降低。相比核苷(酸)類藥物治療,干擾素不僅有直接抗病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激發患者的免疫應答實現抗病毒療效,因此療效穩定,停藥後不易復發。而且干擾素為有限
發布於 2022-09-25 01:2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