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是一柄雙刃劍,既能治病救人,又能對病人造成傷害,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近年來,藥物不良反應的報道經常見諸報端,引起了醫務人員的廣泛關注,甚至在普通大眾中引起恐慌。藥物不良反應,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所以如何應用好藥物,儘量發揮其作用,儘可能減少副反應或毒性,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需要醫生和病人的共同努力。
曾有患結核的病人因害怕藥物的不良反應而不願服藥,那讓我們看看不用抗結核藥會怎樣吧。在抗結核藥物發明之前的年代,患上結核病之後的結果不容樂觀,有統計表明約1/3病人自然痊癒,1/3轉為慢性結核病,1/3死亡。總不能用健康和生命去賭種那1/3的自然痊癒的機會吧?感謝前人發明了抗結核藥物,現在的結核病人大多數(90%以上)能治癒。所以如果不幸患上了結核病,就必須接受抗結核治療,雖然藥物有不良反應,但其損害顯著小於結核病對病人的殺傷力。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聯合、適量、全程。儘早發現、早治療;初次治療的結核病一般療程是6個月,頭2個月聯合用至少3-4種藥,後4個月至少2種藥;應用足療程,不要提早停藥,也不要吃吃停停;每種藥物劑量要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由於聯合用多種抗結核藥物,而且治療時間很長,短者6個月,長者(較嚴重的結核病或復治的結核病需要更長療程)1-2年,因此抗結核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尤其突出。因此熟悉各種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熟練掌握各種不良反應的處理原則及具體措施,對治療結核病的醫生來說非常重要;而對病人來說,大致瞭解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知道應該去哪裡求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在治療結核病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藥物不良反應的問題,處理得當,影響不大,可以順利治好結核病。但病人有兩種態度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是發生不良反應時就自己把藥物全部停掉;另一種是認為要治好結核病,必須堅持吃藥,所以完全不管不良反應,還是繼續吃全部藥物。如果遇到不良反應時輕率停藥,可能導致治療失敗,成為難治性結核;如果一味強調治療,必須停藥時不停,又會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實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發生不良反應時先暫停服所有藥物,當天或第二天儘快到醫院向醫生諮詢應如何處理。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原來在綜合性醫院或結防所治療、隨訪的患者,若發生不良反應,建議最好到當地專門治療結核病的醫院就診,調整用藥。因為專門治療結核病的專科醫生經驗比較多,對各種問題處理得當,效果比較好。而非專科醫生或人員由於專業知識的侷限性,不一定能作出最有利於病人的決策,從而影響療效。
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大部分(約百分之八九十)發生於開始用藥1個月內,因此尤其是在開始用藥1個月內患者要注意觀察,出現不適一定要考慮是否藥物不良反應,及時就診。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較多見,多數藥物可引起,但通常較輕,不需停藥,對治療影響不大,少數若嚴重需停藥。
肝損是較常見和影響治療的不良反應。原有肝病者抗癆時發生肝損的比例遠高於無肝病者,故有肝臟原發疾病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要注意同時保肝,常複查肝功能,若肝病嚴重,要酌情調整方案,不用肝毒性太大的藥。肝損通常由三種不同原因引起,意義及處理不同。
1、用藥後肝臟負擔加重,短期內不適應,出現一過性轉氨酶升高,不停藥、加強保肝,1-2周即可恢復正常;
2、藥物的肝臟毒性,使轉氨酶升高,不伴或伴有輕度膽紅素升高。有肝臟原發病者更易發生。需停用肝毒性較強的藥物,如吡嗪酰胺、利福平、丙硫異煙胺等。
3、藥物嚴重過敏反應,轉氨酶顯著升高,伴有膽紅素顯著升高,同時可伴有發熱(通常是高熱)、皮疹,需立即停用致過敏藥物,若無法肯定何種藥物過敏,建議最好停用所有藥物,以靜脈用激素為主,輔以保肝藥。需注意有些保肝藥也可能引起或加重過敏,故不要濫用。
藥物過敏是需要我們重視的另一種不良反應。最多見的表現形式是藥物性皮疹,其次是藥物熱,過敏性休克少見但非常嚴重,需立即搶救。很輕的藥疹不停藥,用抗過敏藥治療可消退。若不消退,輕者可首先停用過敏可能性最大的藥物,觀察皮疹是否消退;重者或經上述處理無效者,則停用所有藥物,抗過敏(必要時可短期用激素),待皮疹完全消退後再逐個試藥,從過敏可能性最小的藥物開始試。藥物熱可伴有或不伴有皮疹,最易誤診的是不伴有藥疹的單純藥物熱。
利福黴素類藥物是非常重要的抗結核藥,但引起不良反應最多,可引起多種類型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皮疹、藥物熱、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急性溶血性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利福平過敏時,可以同時出現皮疹、發熱、肝損及白細胞減少。若患者同時出現以上2種或多種反應,要高度懷疑利福平過敏。部分利福平過敏的患者對利福噴丁不過敏,故可試用利福噴丁,但要從小劑量開始,並嚴密觀察。
其它不良反應還包括第八對顱神經損傷(表現為頭暈、耳鳴、聽力下降、平衡障礙),腎臟損害,視神經損害(表現為視物模糊、視野缺損等),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關節痠痛。其它少見的有溶血性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
用藥前醫生應詳細詢問患者既往用藥史、過敏史及其它不良反應史。用藥過程中注意觀察,定期複查肝腎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等指標,並詳細告知患者可能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的表現,囑其一旦發生立即就醫。作為病人,當然不可能也不需要掌握各種不良反應及其處理,只要大致瞭解,出現不適及時就診,不要自作主張,把問題交給專業人員來解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