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膽囊結石的病人對膽囊切除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怕影響消化功能,這種擔憂是沒有必要的。首先得了膽囊結石,要看普外、肝膽外科醫師,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指導和有效的治療。一般醫師看後會建議或手術或保守治療或定期複查。這些建議的背後是有數據支撐的,甚至血的教訓。在臨床上,開始是膽囊結石,再後來演變成膽囊炎、壞疽、穿孔、膽管炎、胰腺炎、肝硬化、膽囊癌等,甚至死亡者不少,所以一定要重視膽囊結石,聽從醫師的建議。
一般有下列情況之一者要考慮手術切除膽囊:
1、結石數量多及結石直徑≥2-3cm;
2、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
3、膽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膽囊炎;
4、伴有膽囊息肉>1cm ;
5、兒童膽囊結石,如無症狀,原則上不手術,先觀察、定期複查膽囊B超。
一旦選擇接受手術的建議,很自然就會問沒了膽囊會不會影響消化功能?那就要知道膽囊的功能是甚麼,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進食後,膽囊發生收縮,使儲存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幫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麼,一旦膽囊發生病變而切除膽囊,產生切除膽囊後會影響消化功能的憂慮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正確。因為膽囊並不是身體中不可缺少的器官,有不少高等哺乳動物,比如馬、象、鹿、鯨等等,它們天生就沒有膽囊,它們的生活與一些有膽囊的動物並沒有區別。再說有少數人,由於先天的膽囊胚胎髮育異常,生下就沒了膽囊,但他們與正常人一樣,健康的生活。膽囊切除術在全世界已經開展了一百多年,大多數行了膽囊切除術的病人跟正常人一樣生活。切除了病變膽囊,病人原來的症狀隨即消失,雖然失去了膽囊,沒了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但對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並無大的影響。科學研究表明,病人膽囊切除後的消化吸收功能與正常人差別不大。膽囊結石大多是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的病人在膽囊切除後,膽汁中膽汁酸的含量會逐漸增多,這樣就能使術前過飽和的膽汁逐步變成正常膽汁,過飽合的膽汁容易形成結石。因此,在切除膽囊時若能將膽管結石完全取出,一般膽固醇結石就不會再復發,所以,膽囊切除後,對身體健康和消化吸收不會帶來不利影響,沒有必要擔心。 另外膽囊切除後,由於沒了膽囊,膽管會代償性的擴大,膽管壁會代償性的增厚,膽管的粘液腺會增多,膽汁經常排入十二指腸,以代償膽囊的儲存膽汁功能,同時不至於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術後不必忌食油葷,如果人攝入脂肪過少,會對健康不利。當然,手術後身體的恢復及代償功能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動物性脂肪和雞蛋的攝入不宜太多,食物中脂肪含量也應慢慢地增加,使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