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8 13:01

   患者,女性,50歲。因“右上腹反覆不適5年,發現脾臟佔位1周”入院。B超、CT檢查診斷膽囊炎、膽囊結石、脾臟下極3釐米腫塊。腫瘤標誌物CA724升高。膽囊炎、膽囊結石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手術指徵明確。脾臟下極佔位伴腫瘤標誌物升高,術前腫塊良惡性診斷困難,有切除病理診斷必要性。
  目前脾臟外科認為整個脾臟切除易導致血小板升高、門靜脈血栓、免疫力降低等併發症。因此對於脾臟良性腫瘤建議行部分脾切除術,保留健康脾臟。目前國內部分脾切除術進行較少,腹腔鏡下部分脾切除術就更少。膽囊位於右上腹、脾臟位於左上腹,位置均較深,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部分脾切除術具有較高的手術難度。
  我們經過詳細的閱讀CT片,制定手術方案。採用腹部四孔法進行手術。分離出進入脾臟下極的血管,見到包括腫塊在內的明顯脾臟缺血區域,採用能量平臺ligasure沿缺血線斷離脾臟。完整切除包括腫塊在內的脾臟下極。取出腹腔。送冰凍病理檢查。再改變手術方向,進行膽囊切除術。病理報告未見惡性腫瘤證據。左側脾臟創面放置引流管。結束手術。
  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無出血、發熱、胰瘻、門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四孔法腹腔鏡下部分脾切除術+膽囊切除術很好的體現了微創外科的理念,採用儘量少的創傷解決患者的疾病。

四孔法腹腔鏡下部分脾切除術+膽囊切除術相關文章
我院肝膽三科李虎城主任帶領麾下眾人為一老年男性患者成功實施一孔三椎法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這是北京市第一次使用該項技術。區別於在臍部切開2.5公分切口,放置一個特殊三合一椎鞘,並在此椎鞘內置入三把手術器械的一椎三孔法,一孔三椎法僅僅是在一個1.5公分的切口中,放置3個5毫米的椎鞘。在器械使用方面,一孔三椎法完全使用原有的腹腔鏡設備,不需要增添任何新器械,而一椎三孔法則需要增加特殊的三孔椎鞘和購置一
發布於 2022-12-11 22:12
0評論
目的:介紹一種腹部看不出手術瘢痕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式。方法:在臍部作一個10mm戳孔,用作主操作孔和取出膽囊;在陰毛上緣之兩端各作一個5mm戳孔,一個供5mm腹腔鏡進出,另一個供抓鉗進出。主刀用5mm超聲刀離斷膽囊管和膽囊血管,然後用電凝鉤分離膽囊床,再用可吸收圈套線結紮膽囊管和超聲離斷膽囊管。切下的膽囊從臍部戳孔取出。最後,用可吸收線關閉臍孔,陰毛處戳孔用膠布拉攏覆蓋。結果:25例女性膽囊良性
發布於 2023-01-14 10:21
0評論
1、闌尾炎是甚麼疾病闌尾是人體退化殘留的消化道盲端,一旦管腔阻塞或者發生細菌入侵則會導致闌尾炎的發生,俗稱“盲腸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2、甚麼是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傳統的方法是在右下腹作切口行闌尾切除術,切口長約5-7釐米。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則在下腹部作3個分散的小孔,通過電視屏幕放大,在腔鏡下操作切除闌尾。3、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優點①術後疼痛輕;②住院時間短;③術後恢復快,較早恢復
發布於 2023-03-10 16:06
0評論
闌尾炎的微創手術近些年逐步受到重視,也是逐步得到認可的手術方式,相對於開放手術,切口小而隱蔽,切口感染的幾率大大降低,腹腔內處理空間更大,術中探查範圍更廣,有利於複雜性闌尾炎及疑似伴隨其他疾病的術中探查,對於嚴重的腹腔感染更利於腹腔滲出和膿液的處理,並減少術中腸管損傷,減輕術後腸粘連程度,對於術後患者自我感覺而言,開放手術依次切開了腹壁各層,破壞了腹壁完整性,因此術區瘢痕較大,對以後運動過程中產
發布於 2022-11-28 04:06
0評論
由於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時需要製造人工氣腹,會導致膽囊癌的轉移幾率增加;另外,膽囊癌一旦在鏡下切破了會沿著戳卡孔轉移。對於懷疑有惡變的膽囊病變不建議在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主要包括以下情況:1、單發的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尤其是廣基的;2、膽囊壁增厚(5mm以上),同時伴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膽囊結石直徑大於3cm,或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病史超過二十年,或年齡在60-70歲以上;3、腫瘤標記物增高,尤其是
發布於 2023-03-11 09:01
0評論
飲食調理:選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魚、家禽、瘦豬肉、蔬菜、水果、粗糧等。1、低脂飲食,忌油膩、煎炸食物。如:豬油、肥肉、、堅果類,植物油不必過分限制。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家禽皮、蛋黃、魚籽、蝦籽等。2、戒菸、戒酒。不飲濃茶、咖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3、術後一月,儘可能少吃易產氣的碳酸食物。如:牛奶、可樂等飲品。出現腹瀉的患者,
發布於 2023-01-15 03:56
0評論
腹腔鏡技術是膽囊疾病外科治療的首選手術方式,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壁疤痕明顯變小。然而該手術仍然會在上腹部遺留3到4個小疤痕。“隱疤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採用特殊的手術方法,巧妙的將腹壁上的疤痕隱藏在腹部的正常結構中,使疤痕難以被發現。符合現代人們對美的要求。該手術對主刀醫生在經驗和技巧上有一定的要求。近年來我院在大量常規腹腔鏡膽囊切除的基礎上,開展了隱疤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並已經積累了豐富的
發布於 2023-03-18 12:26
0評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具有創傷輕、對機體內環境影響小、術後疼痛輕、恢復正常活動快、外形美觀等特點,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病變的"金標準"。隨著LC技術的日益成熟,LC的適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展。根據LC的技術特點,國外一些醫療中心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探索門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0年代末,Kehl
發布於 2023-03-10 15:46
0評論
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簡介脾臟切除術廣泛應用於脾破裂、遊走脾(異位脾)、脾局部感染或腫瘤、囊腫、肝內型門靜脈高壓症合併脾功能亢進等引起充血性脾腫大等疾病。腹腔鏡脾切除術,是近年開展的新技術,是通過腹壁微小創口,使用微創器械,利用腹腔內窺鏡,腹腔內照明和電子攝像系統,在體內完成傳統開腹脾臟切除術。脾臟的解剖脾臟位於左上腹部,深居於肋弓之後,位於左季肋區後外方肋弓深處
發布於 2022-12-19 16:20
0評論
需要外科治療的脾臟疾病有多種。肝硬化門脈高壓常引起脾臟腫大、脾臟功能亢進並導致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傾向。血液病也可以導致脾臟腫大、血小板減少。脾臟自身實體腫瘤及囊腫有引起脾臟破裂出血的風險。外傷常導致脾臟破裂出血。以上情況均需要行脾臟切除手術。傳統的開腹脾臟切除術需要在左上腹切開皮膚20釐米左右,創傷較大,術後恢復慢。在熟練掌握傳統的開腹手術基礎上,目前我科廣泛開展了腹腔鏡微創脾臟切除手術,只需
發布於 2023-03-18 12:1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