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是由寒冷引起的侷限性皮膚炎症損害。一般氣溫降至10℃以下就可發生凍瘡。輕者紅腫疼痛,遇熱瘙癢;重者還可出現水皰、糜爛或潰瘍,愈後留下色素沉著斑或疤痕。凍瘡好發於手足、面頰、耳廓等處,且多見於婦女和兒童。
凍瘡是“一年發病年年發”,儘管不是甚麼大病,但它會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諸多不便。凍瘡多為陽虛,機體陽氣不足,抵禦外寒的能力就會下降,自然界在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在此時達到了四季的最高峰,在三伏期間,藉助其旺盛之陽氣,配以藥物外搽,穴位敷貼等治療手段,起到鼓舞正氣,驅逐宿邪,疏通經絡,活血通脈,溫經散寒等作用,使人體陽氣充沛,抗寒能力增強,經絡氣血融會貫通,皮膚肌肉濡養溫煦而不發病。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之意,充分體現了中醫預防為主的思想。 “不治已病治未病”,在夏天治療凍瘡是為了提高皮膚的防寒能力,增強皮膚的機體抵抗力及皮膚的緻密度,避免寒冬季節再次出現凍瘡。大部分患者用藥後冬季再不患凍瘡,只有少數患者到了冬季輕微復發,這種敷貼治療凍瘡的方法也很經濟實惠。
凍瘡冬病夏治的特點是:
1、時間靈活,次數少,快捷便利。所謂“時間廣”,是指選擇治療的時間可以在三伏期間的任何一天,而不必侷限於一二三伏入伏的當天。所謂“次數少”,是指三伏期間只需敷貼一次,根據凍瘡的發病部位,選擇穴位敷貼藥膏。一般情況選擇2-4個穴位,持續敷貼2-4個小時,然後揭去藥膏,省時方便。
2、凍瘡除了敷貼以外,還有新鮮中草藥炮製而成的酊劑外搽,其具體方法是:將藥物直接塗搽於以往患凍瘡的部位,揉搓至局部發熱,中午及晚睡前各一次,連續用藥一週。中午搽藥時,需曬太陽3-5分鐘,搽藥後儘量不接觸水,使藥物能保持較長時間。凍瘡敷貼後應注意的問題首先,敷貼的部位不要沾水,以免影響敷貼的效果;其次,敷貼的部位不要著力,以免移動,影響穴位的準確性;
3、過敏性體質者,若敷貼部位出現紅腫癢疼等不適,可提前揭去藥膏,一般不需處理,可自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