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發生在結腸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有腹瀉、粘液膿血便、腹痛,以及伴隨的全身不適(如發熱、貧血、低蛋白血癥、營養不良)等。其原因和機制仍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腸黏膜炎症損傷。當前研究表明主要是由於腸腔內細菌/食物抗原,結合個體的基因易感性、腸黏膜屏障功能受損,環境因素改變(飲食、吸菸、空氣汙染、精神應激、心理改變)等因素,引起腸黏膜組織內固有性和獲得性免疫應答異常,腸黏膜組織內大量激活的T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浸潤,分泌高水平促炎症細胞因子(如TNF-a、IFN-g、IL-2、IL-17A),導致腸黏膜組織內免疫平衡失衡,誘導腸上皮細胞凋亡壞死,出現腸黏膜糜爛,潰瘍形成,腺窩膿腫等炎症損傷。上海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劉佔舉
近年來,隨著對UC病理生理機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內鏡診斷技術、病理組織學、微生物免疫學、以及分子生物技術在臨床上應用,對UC的診斷和治療有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從既往傳統的5-氨基水楊酸(5-ASA)製劑,逐步開始使用靶向生物免疫治療(如英夫利昔單抗,商品名:類克),給臨床治療帶來新的曙光,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一、重症UC的診斷
根據Truelove和Witts標準,重症UC診斷標準應符合以下情況:腹瀉 3 6次/d、伴明顯粘液血便,體溫 > 37.8℃,脈搏 > 90次/分,血紅蛋白 < 105g/L,血沉 > 30 mm/h,C反應蛋白(CRP)> 30 mg/L,這種評分系統較為粗糙,不能準確量化評分。近年來國際上大多使用Mayo評分系統,主要根據患者的大便次數、血便情況、內鏡下黏膜表現、醫生的評估四項內容進行積分,每一項的分數為0、1、2、3分。總分數≤2分為緩解期,3 - 5分為輕度,6 - 10分為中度,11 - 12分為重症。一般臨床上20%的UC患者為輕度,71%患者為中度,而9%的患者為重度。
活動期重症UC是一種致命性的疾病,死亡率高達15%,手術治療率仍很高,達35% - 40%。有10%的重症UC可能會發展成為中毒性巨結腸(TMC),預後差。因此,對於重症UC患者,應及時診斷,對臨床治療、預後轉歸尤其重要。
二、臨床治療策略
1. 一般臨床處理和治療
對於重症UC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必要時入住ICU監護;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一般主張正常飲食,嚴重者可接受腸內外營養治療;及時篩查食物不耐受(過敏原測定),避免有免疫反應的食物攝入;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貧血、低蛋白血癥;及時排除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梭狀芽胞桿菌)、病毒(如CMV)、寄生蟲(阿米巴、血吸蟲)等感染;一般不主張使用抗生素,但合併感染者需要使用;對於有血小板顯著增多,出現高凝狀態,甚至有可能出現靜脈血栓者,可考慮使用肝素皮下注射,預防血栓形成;慎用止痛、解痙、非甾體抗炎藥物,尤其是TMC患者禁用抗膽鹼藥物,麻醉藥,結腸鏡、鋇灌腸造影檢查。若出現腹痛,可以考慮使用熱敷、撲熱息痛片,杜冷丁等,避免抗膽鹼藥物;5-ASA類藥物在重症UC患者應暫停使用,待病情緩解後可以作為維持期治療;及時必要進行影像學檢查,排除腸穿孔、腸梗阻、TMC和肛周膿腫;若出現TMC,生命體徵穩定、無敗血症可以保守治療,若48 - 72h無緩解,立即手術。
2. 藥物治療
1)糖皮質激素: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糖皮質激素藥物有氫化考的松、強的松、甲強龍、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等,主要機制是通過結合免疫細胞表面的受體,抑制T細胞IL-2和IL-2R表達、阻止T細胞增殖分化,限制炎症介質(如IFN-g、TNF-a)釋放,有效地誘導病情緩解,控制病情發展。臨床觀察發現有60%的UC患者接受激素治療5天后臨床症狀消失,15%症狀得到改善,但仍有25%的患者對激素治療沒有反應。一般地對激素治療有效患者(50% - 75%)在1周內顯效,因此臨床上重點觀察開始治療前3 - 5天,若開始治療3 - 5天體溫仍不下降,提示可能無效,對於激素無效者,可能接受環孢黴素A(CyA)、生物製劑或手術治療。
對於重症UC患者,使用激素治療時一定要掌握好適應症,實時監測,動態觀察各系統變化,預防副作用發生。常見的副作用有代謝性系統(血糖升高、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低血鉀、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骨骼肌肉系統(骨質疏鬆、骨骼頭壞死、肌病、生長延遲),皮膚(座瘡、多血癥、皮紋),眼睛(白內障、青光眼),神經系統(神經病變、失眠、精神異常),感染,以及其他病變(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消化性潰瘍)。
2)CsA:CsA可以抑制T細胞激活和促炎症細胞因子(IL-2、TNF-a、IFN-g)分泌,降低腸黏膜炎症反應。最早是在美國紐約市Mt Sinai醫院開始對激素無效的重症UC患者中應用,靜脈注射CsA治療(4 mg/kg),發現對部分患者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平均應答時間為5.8天,使73%的重症患者免除腸道手術切除。後來國外通過臨床對比研究,發現CsA(4 mg/kg,iv)治療使64% - 73%重症UC患者臨床症狀緩解,無副作用出現。後來進一步研究發現靜脈使用2 mg/kg的CsA治療重症UC患者,與4 mg/kg劑量比較,達到相似的臨床效果,控制臨床症狀,誘導腸黏膜潰瘍癒合,同時降低CsA的毒副反應。
目前臨床上對重症UC患者,尤其是對激素無效或者依賴患者,提倡採用CsA治療。CsA起效快,一般1周顯效。對激素治療(7 - 10 d)無效者,使用CsA治療短期有效率達75%- 80%,長期有效率達60%。一般地,重症UC患者常規靜脈使用CsA劑量為2 - 4 mg/kg•d,1 - 2周,臨床研究顯示使用2 mg/kg/d有效,可降低其毒性;待症狀控制後,改為口服CsA治療(4 mg/kg•d),分2次服用,持續3月。在使用CsA過程中,密切監測血藥濃度,第1周靜脈使用應檢查2次,濃度維持在有效濃度。然後1次/周(前4周),然後1次/2周(後8周),直至停藥。通過放免檢測CsA的血藥濃度:150 - 250 ng/ml(2 mg/kg•d)或300 - 350 ng/ml(4 mg/kg•d)。CsA的毒副作用有皮膚感覺異常,多毛症,高血壓,抽搐發作,震顫,噁心,嘔吐,肝腎毒性,頭疼,感染,齒齦增生,過敏反應。在臨床使用時及時檢測血清鎂、膽固醇水平,預防毒副作用。使用之前要糾正低鎂(< 1.5 mg/dL)、低膽固醇血癥(< 120 mg/dL)。同時應密切監測,預防感染(如肺囊蟲)發生。
3)生物製劑:類克是首先應用於臨床上治療UC的生物製劑。它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合成的人-鼠嵌合型IgG1單抗,已在克羅恩病、UC、風溼性關節炎、銀屑病患者中臨床應用,顯示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國外文獻報道,類克治療可以誘導UC患者臨床症狀緩解,促使腸黏膜潰瘍癒合,維持臨床症狀緩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手術干預。在我國,類克已在克羅恩病患者得到大規模臨床應用,近年來在UC患者也嘗試臨床治療。其主要作用機制有直接中和血液循環和組織中的TNF-a生物活性,誘導炎症細胞凋亡和壞死,抑制促炎症細胞因子的釋放,降低腸黏膜組織內白細胞浸潤,誘導具有免疫調節效應的Treg和抑制性細胞因子分泌。
目前在臨床上,對活動期重症UC患者若對激素無效或依賴者,可選擇性類克治療,劑量為5 mg/kg(iv,2h),若無效可嘗試10 mg/kg,若仍無效則考慮手術治療。因此,類克治療可作為手術切除治療前的補救措施之一。近來,來自歐洲的胃腸病專家建議,對於UC患者儘早使用類克治療,尤其是症狀持續發作、激素依賴/無效、以及CRP升高者,以儘快達到臨床症狀緩解,促使腸黏膜潰瘍癒合,維持無激素狀態下的臨床緩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併發症,類克可作為外科手術治療前的一種補救治療方案。類克治療的副作用主要包括抗抗體(30% - 61%),靜脈輸液反應(如頭痛、眩暈、噁心、局部皮膚刺激、胸痛、消化不良等),抗dsDNA、ANA,類似藥物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T細胞淋巴瘤,偶有上呼吸道、泌尿系細菌感染、結核桿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神經脫髓鞘等。
3. 手術治療:雖然臨床上藥物治療UC有顯著進步,但仍有部分患者需要手術治療,臨床統計顯示有5% - 25%的UC患者需手術治療,這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引起死亡。外科手術絕對適應症有腸壁壞死大出血,腸穿孔,癌變,內科藥物治療無效;相對適應症有激素依賴,生長髮育遲緩,全身嚴重併發症,中毒性巨結腸。目前臨床上還沒有有效的指標來預測手術指證。雖然許多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是出現隱窩炎/隱窩膿腫、腸黏膜炎症潰瘍加重、激素不應答、CRP升高、病變範圍廣、血便加重、腹瀉次數增多等,來考慮是否接受手術治療,但大多數情況還是藥物治療失敗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最終選擇手術治療。
重症UC是一種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的致命性疾病,不能簡單地稱之為“良性病變”,不能簡單理解手術治療可以“根治”。一般地,對於藥物治療無效、依賴或重症UC患者,採用結直腸全切除(小腸腹壁造口術)或者回腸袋肛管吻合術(IPAA,迴腸J-儲袋成形術)治療。UC患者接受手術後常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包括大便習慣改變(次數增多、失禁、滲漏),貯袋炎,生育能力降低、性功能降低,小腸梗阻,術後出血,吻合口病變(狹窄、瘻管、膿腫、癌變),生活質量下降,醫療費用,甚至死亡。因此,在手術後需要密切護理管理,避免併發症出現,並告知患者“手術治療”是不能完全治癒該病的,術後應向患者詳細解釋併發症發生,以及如何處理預後轉歸等
三、規範化治療流程
近年來,隨著對UC發病機制的認識深入,對UC的臨床治療也帶來了新的曙光。對於重症患者,可以選擇糖皮質激素治療,若症狀緩解,可以使用常規的免疫抑制劑(硫唑嘌呤,AZA;6-巰基鳥嘌呤,6-MP)或5-ASA等藥物維持治療;若無效或依賴,可以轉變為CsA或IFX治療;若仍然無效,則需外科手術治療。
儘管近年來醫學科技有了很大的發展,但UC的發病機制仍不清楚,限制了對UC的早期診斷和有效治療。因此,我們應加強基礎研究,促使基礎研究成果向臨床治療的轉化,提高治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