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目前醫學界公認的絕大多數病因,是由臨近血管壓迫三叉神經引起的。這個血管可以是動脈,也可以是靜脈。同時,還有少數病例是由於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顱內和顱骨的腫瘤、血管畸形、蛛網膜粘連、多發性硬化和顱底畸形等原因。前來我院治療的病人中,還偶有腦梗塞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最後,也不排除有家族遺傳原因。曾有媒體報道過,一個家庭兄弟姊妹7人中,有6人患有三叉神經痛,其中2人是雙側;另一個家庭中,母親及6個子女中的3人患有三叉神經痛,其中2人為雙側。那麼,上述這些病因是如何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呢? 國內外學者比較公認的學說是短路學說。三叉神經受到血管壓迫或其它損害,發生脫髓鞘性改變(髓鞘就是神經傳導纖維的外保護層),使原來神經束的保護抑制作用減弱,相鄰兩纖維之間發生“短路”。輕微的觸覺刺激即可通過“短路”傳入中樞,而中樞傳出神經電衝動,也可再通過“短路”成為傳出衝動,達到痛覺神經元的閾值,引起疼痛。打個形象的比方:神經就如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線,是它把中樞的指令通過電流傳導到各家各戶。正常情況下,外面有絕緣層(髓鞘)包裹,電不會漏出來。但是隨著使用年限增多,絕緣層老化(絕大多數三叉神經痛病人都是老人),或者因為某些外在因素,如樹枝、飛鳥等壓迫,導致絕緣層損壞,電線就可能發生短路,發生電火花,這種電火花在人體的表現就是劇烈疼痛。
同時,還有人認為,三叉神經痛是大腦中樞發癲癇引起的,可能是一種感覺性癲癇發作。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具有觸發點、突然發作、持續時間短、抗癲癇藥物有效支持這一觀點,另外,有些病人的腦電圖異常也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生活中還有哪些因素與三叉神經痛有關呢?如何儘量避免呢?
1、控制血壓:血管就如同水管,血壓越高,管壁就越硬,一旦形成弧度,產生的張力就更大。這種情況下,如果血管靠近三叉神經,就非常容易造成神經的壓迫損傷,引發三叉神經痛。
2、避免精神刺激:越怕頭痛頭越痛,研究發現:在同樣疼痛刺激作用下,情緒鎮靜者比情緒緊張者的疼痛反應輕。同時,氣候變化也會導致三叉神經痛。被風吹到,或是乍熱乍寒,都可能使疼痛加劇。
3、減少觸及“扳機點”:約有一半患者的面部都有一個或多個特別敏感的“扳機點”,稍不注意就會觸動引發疼痛,並放射到全身。每個人“扳機點”的位置、大小各不相同,甚至小到只有一個點或一根鬍鬚,大多分佈在嘴唇、鼻翼、臉頰、口角、舌頭和眼睛等處。
4、莫吃刺激性食物:過冷過熱或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引發三叉神經痛。香菸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喝濃茶使神經興奮會引發小動脈痙攣。幹奶酪、醃魚和鹹菜等含有較多的酪氨酸,火腿中含有亞硝酸鹽等,這些都能引起腦血管擴張,刺激神經導致疼痛發作。此外,海產品、蛋類、牛奶、巧克力、啤酒、咖啡、橘子和西紅柿也會導致顱腦血管舒縮功能的失調。
5、確保正常營養攝入:很多患者由於“扳機點”在嘴角處,平時不敢說話、不敢吃飯、不敢喝水,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成分,引發疼痛。再加上心情煩躁,很可能加重症狀。神經是燃燒及消耗糖的組織,若缺乏維生素B1,會引起乳酸堆積侵入腦部,毒化中樞神經系統,使腦組織消耗氧的能力減弱,以至引起暫時性的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