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也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器官,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通過我們的視覺系統獲得的,正常的視覺功能可以使我們在不同的環境中對自身狀態進行調整,在複雜的環境中獲取正確的信息。
0~3歲是寶寶眼睛發育的最佳時期,3~6歲是幼兒眼睛調節能力發育的關鍵期。正常的視覺發育包括單眼視銳度、色覺、雙眼單視、雙眼協調運動等功能。兒童的眼睛更加嬌嫩,許多疾病如果不能在視覺發育期治療,即使成年後得到醫治,也不會獲得正常的視覺。
斜視是兒童常見的一類疾病,是因眼球位置或運動異常引起的雙眼視軸分離,使兩眼不能同時注視一個目標,造成視功能及外觀的異常。目前,我國兒童斜視發病率約3%~4%,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俗稱的“對眼”或“鬥雞眼”只是形象地描述了一種類型的斜視――內斜視,這種類型斜視的特點是,一隻眼正常,另一隻眼睛向內偏斜,外觀上看起來,兩隻眼睛的距離近了或者說“對”在一起了。而另外一種常見的斜視是,一隻眼睛正常,而另一隻眼睛向外偏斜了,即外斜視。還有上斜視和下斜視。
斜視的發生主要是眼外肌收縮功能不協調所導致的,那麼先讓我們瞭解一下眼外肌的功能。
每隻眼睛都有6條肌肉控制眼球的運動,學名稱為眼外肌。雙眼是在6對眼外肌的協同收縮下保持正位或聚焦目標的,如果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力量不平衡就會出現斜視。如果內側肌肉發育不良,收縮力量較弱,外側肌肉力量相對較強,就會出現外斜視,這時的治療就需要促進弱小的肌肉發育,增強肌力,眼睛就又回到正位了。內斜視的發生也是同樣道理。
兒童的眼球較小,存在著生理性遠視的現象。由於孩子2歲以後,看近物的需求逐漸增加,而且兒童眼的調節能力很強,眼外肌收縮力很好,如果從小就有看東西太近的習慣,使兩眼經常保持高度的調節,同時必然伴隨過多的雙眼球向內轉,這最容易引起內斜視。此外,先天因素和產傷,視神經發育不健全也會引起斜視。
斜視不僅會引起患兒視覺功能障礙和自我形象紊亂,還會造成其身心發展障礙,產生孤獨、自卑和社會焦慮等問題,從而影響其生活質量。研究表明,斜視患兒的負面情緒大約出現在5~6歲,且年齡超過6歲的斜視患兒常常不願意和其他同齡兒童一起玩耍與學習。
儘早干預,促進視覺功能的正常發育對兒童非常重要。
兒童斜視手術的難點在於手術的設計要有遠期預見性,因此從發育的角度來考慮手術並不是最佳手段。大量臨床病例分析發現,即便是手術治療後,還是需要進行康復訓練,才能達到矯正的目的。
治療斜視的最終目的是恢復雙眼視功能。斜視的主要病因是眼外肌的發育不良和收縮功能的不協調,因此促進患兒眼外肌的正常協調發育,訓練其協同收縮功能才是矯正斜視的關鍵。儘早進行眼外肌的康復治療,通過神經促通技術,促進眼外肌的發育,才能為雙眼單視的發育創造條件;只有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才能促進雙眼6對眼外肌的協同收縮,更好地聚焦目標,才能正視大千世界。為了孩子們有一雙明亮、可愛的大眼睛,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孩子的眼保健。